新加坡科研局將設一站式起步平臺推廣RFID技術
這個中心暫時取名Exploit RFID Centre@ SIMTECH,將設于南洋理工大學校園內的新加坡制造技術研究院(SIMTech),并由該研究院負責管理。它最終將遷移到緯壹科技城中的啟匯資訊傳媒園(Fusionpolis)。
同時,科技研究局也宣布推出一個新的入門網站,在網站上分享業者使用RFID的經驗和實例,讓有意采納RFID技術者從別人的失敗中吸取經驗,也協助潛在用戶評估有關技術的適用及可行性。
該網站的網址是www.exploit-rfid.com,目前收錄本地18個RFID項目案例,及世界其他地方的70個案例。
科技研究局董事經理文傳甫昨天在第三屆EPCglobal/RFID論壇上作上述宣布。
他說,新的RFID中心將是一個全國性的RFID主導中心,并將把本地現有的其他RFID組織或試驗中心聯系起來,包括技術開發及供應商、測試中心、潛在用戶如政府部門、教育學院、咨詢公司及研究機構。
文傳甫預料,這個中心有望吸引領先的RFID科技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前來新加坡投資,而在全面的融資和支援配套下,相信也能夠吸引本地企業的參與。
與RFID中心相關的融資計劃等細節,將在接下來幾個月內宣布。
新加坡這幾年來正積極推動RFID的發展,希望成為RFID的領先使用者。自2004年以來,科技研究局及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DA)已宣布撥出共2000萬元的預算,來資助RFID的試驗項目。
至今RFID試驗項目已在本地物流業、服務與接待業、零售業、制造業及國防業等推行,
據悉,科技研究局接下來將積極推動本地宇航業采納RFID技術。
文傳甫昨天在論壇上演講時說,企業在考慮采納這個技術時,往往會顧慮到投資回報的問題。其實,要取得預期的投資回報,技術使用者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充分發揮RFID的效益,而不是只作表面功夫。
他說,RFID是一個簡化作業流程的有效方法,并且讓企業對貨品流動有更清晰的概念。因此,業者在使用RFID技術時也必須考慮流程再造及業務模式的改造,才能夠從中取得更高的價值。
EPCglobal標準是RFID技術普遍采納的最常見標準之一。EPCglobal是國際商品編碼協會和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聯合設立的機構,是一個受業界委托而成立的非盈利組織,負責開發產品電子代碼(EPC)的全球化標準。
國際大企業加速采用RFID
由于無線射頻識別(RFID)有助于企業實現近乎完全自動化的物流操作形式,從而降低人為的出錯率,并提高貨物追蹤和紀錄的準確性,不少國際大型企業因此加速采用RFID技術的腳步。
本地一家中小型企業也不落人后,該公司過去兩年來已著手推行RFID標簽計劃,此舉估計可為公司每年省下37萬5000元左右。
從事木托盤(pallet)租賃活動的本地企業金協利(Kim Hiap Lee)私人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葉美思受訪時說,在使用RFID標簽之前,公司每年估計會遺失1萬5000到兩萬個木托盤。她說,RFID標簽的使用有助于把遺失的木托盤數目減少,從而降低公司的損失。
此外,金協利之前需要5個員工來負責追蹤和紀錄木托盤的流通情況,現在采用了RFID后只需3個人來負責,因此工資成本也減少了。
葉美思說,金協利在使用RFID技術方面的投資額達70萬元,其中一部分來自IDA的資助。
金協利是掛牌公司聯合木業控股(LHT Holdings)的一家子公司。
新加坡商品編號理事會執行董事陳仁順預期,在本地將看到更多跨國企業及類似金協利的中小型企業采納RFID。該理事會將通過舉行講座和研討會來協助本地商界了解并跟進RFID的全球發展和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