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物流產業運用RFID方能發揮強效
但其實,物流產業使用RFID的效益也不容小覷。物流產業的工作繁且雜,而且業者必須在短時間內將大量貨柜按照一定流程處理完畢,就算是已經在貨物上設置條形碼可供讀取,但沒有建立全自動化的清點制度,半人工式的作業其實還是有發生疏漏的危險;一旦每個貨柜都安裝上超高頻、被動式標簽時,可讓讀取器先行感測,初步掌握到貨柜的狀況,讓物流點貨工作,得以真正邁向全自動化。
物流業者并非不了解RFID的好處,臺灣多數物流產業對于RFID的導入抱持觀望,主因是RFID的導入所費不貲,之所以要價高昂,一方面是因為卷標價格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廠商的導入技術費用要價也不低,為了讓導入RFID的成本下降,物流業者不斷尋求更便宜的卷標與導入價格。
RFID標簽可因業界普遍采用產生降價空間,使用者不應該期望更低的導入價格,要讓RFID的感應、讀取順暢進行,廠商的技術實力相當關鍵,從RFID本身的讀取設計、到貨柜裝載的細節,都必須完全掌握,才能讓讀取率達到或接近100%。
以物流產業最重要的貨柜清點流程為例,要以RFID掌握貨柜各階段狀況,從貨柜進港的卸船準備作業、貨柜點收查驗、鍵錄劃位、整船進場、集中查驗作業、放行提領作業、申請提柜、貨柜出場等步驟,其中包含吊柜、卸柜的動作,使貨柜與讀取器之間的方位不斷在改變,為了符合這些流程,卷標與讀取器的置放就很重要。另外,標簽容易受到水和金屬的干擾,在潮濕的港口、以及眾多機械的環境中,如何提升讀取成功率,也是專業所在。
臺灣的企業對于廠商服務往往有種迷思,認為服務是低價甚至不需價錢的。但是,牽涉到龐大系統運作的RFID,其實非常需要專業的咨詢與導入經驗,才能讓企業的環境與讀取器材充分互動,進而發生管理上的成效。因此,想要導入RFID的物流產業,或許應該先放下成本的考慮,改從技術純熟度來評判廠商優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