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RFID應用何時井噴?

作者:it168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04 11:46:42
摘要:RFID沒能大行其道并不是因為技術不成熟,而是業界在推廣RFID時用錯了勁:他們過分側重成本,而忽略了向最終用戶強調RFID所帶來的價值。

     RFID(射頻識別技術)進入商業化應用才十幾年,就已被評價為最有發展潛力的信息技術之一。但到目前為止,RFID的應用還局限于幾個行業。盡管RFID的產業規模已經相當可觀,但這與市場的預期(廠商的設想是它在許多行業都能普及)仍然差了一大截。RFID沒能大行其道并不是因為技術不成熟,而是業界在推廣RFID時用錯了勁:他們過分側重成本,而忽略了向最終用戶強調RFID所帶來的價值。
 
“少年得志”是RFID的不幸
 
  大多數IT技術在萌芽和成長階段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為市場對新技術通常持保留態度,因此廠商在開始時總要費盡心思強調新技術的性價比、投資回報率(ROI)等因素,經歷一個潛移默化的市場培育過程;等到某種技術完全成熟時,最終用戶對此已有很高的接受度。
 
  而RFID推向市場卻并不按照這個軌跡走。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商業化應用以來,它在數據自動化采集方面的出色表現很早就得到了用戶的肯定,并被認為在物流、防偽、實時定位、動物防疫等應用領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根據IT行業調研機構Gartner 的預測,這個產業在2010年將達到30億美元的規模;在中國,RFID也已經進入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電子證照與商品防偽、牲畜養殖及現代物流等領域。
 
  就算困擾許多IT技術的標準問題,對RFID來說也沒有造成很大的障礙。在RFID發展的早期,業界一直盛傳著“RFID是一種專有技術,沒有任何標準可循”的錯誤觀念。而如今,已經有不同標準確保各種頻率和應用的順利進行,RFID標準廣泛應用于貨物管理、物流集裝箱、費用卡(fare cards)、動物跟蹤、輪胎和車輪識別以及許多其他領域。不少國家級的行業標準都建立在ISO或EPCglobal標準之上,如美國ANSI標準為MH10.8.4,用于可回收的集裝箱辨別(是建立在ISO基礎上的)。根據定義,ISO標準能夠在世界各地通用,并且已經被許多國家采納為國家標準;EPCglobal第二代(Gen2)UHF標準也已經提交了ISO組織,并且有望成為ISO-18000系列標準的一部分。
 
  RFID的成長過程可以用“少年得志”來形容,就是因為它的技術優點沒有太大的爭議,有關人士誤以為市場對RFID所能帶來的價值已經了然于胸,不需要多廢唇舌。而這其實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用戶認同一種技術在理論上有很多優點,并不等于他們相信這種技術有巨大的實用價值。

    RFID“油井”何時“井噴”?
 
  恰恰由于RFID業界對市場的價值觀理解有偏差,又做出了另一個錯誤判斷,以為妨礙最終用戶廣泛采用RFID的因素是成本。過去業內有一個流行的說法,就是當每個RFID標簽的成本價下降到5美分時,RFID的應用就會到達“井噴”的臨界點。現在RFID標簽的成本早已下降到這個水平,然而這口油井還絲毫沒有噴的跡象。
 
  更令廠商大惑不解的是有些用戶竟愿意付出更高的總擁有成本(TCO)來部署RFID方案,例如美國的鐵路行業采用了每個價值為50美元的RFID標簽來追蹤鐵路卡車,這是5美分的1,000倍,顯然RFID成本不是其單一的考慮條件。
 
  事實上,企業衡量一項投資“值不值”是有一個天平的,一端是投入成本,另一端是可能得到的經濟效益,必須是在后者超過前者時才會支持這項投資。現在RFID廠商只著眼成本而忽略強調其價值,自然得不到大多數行業的青睞;只有那些慧眼識英雄、深具遠見的企業才會主動部署RFID方案。
 
  另一方面,RFID廠商單純強調成本也是吃力不討好的。RFID系統包括標簽、讀寫器和軟件三個部件,由于一個作業系統(例如整個物流輸送鏈)有多個站點需要用到這些部件,因此其總體設備投入成本不會特別低。如果不在經濟效益這一端加加砝碼,企業心中的天平肯定倒向另一邊,他們對RFID的評價將永遠是:投入成本高于經濟效益。
 
  據悉,Unisys公司專有的3D-VE方法論就可以幫助廠商向用戶清楚展示RFID方案所能帶來的價值。3D-VE將為公司管理人員規劃一個“業務藍圖” (Business Blueprint),這個藍圖涵蓋業務的四個層次:策略、流程、程序及基礎架構,即提供從勾畫大方向到落實執行的所有技術,幫用戶分析采用RFID或其它IT方案對企業帶來的全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