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圖書館“一證通”圖書可異地借還
作者:萬潤龍 周宇麟 
                        來源:文匯報
                        日期:2007-08-06 09:05:58
                    摘要:杭州下城區三塘苑社區居委會文體主任鄧曉紅與社區圖書管理員這些天正忙著為社區圖書館的3000多本圖書登記造冊。他們已經接到杭州市圖書館的通知:全市城鄉各基層圖書館的藏書全部進入杭州市圖書館的數據庫,讀者一旦在圖書數據庫中選中某本圖書,只需輕點鼠標,不管這本圖書在市圖書館還是在社區圖書館,都會有送書員將這本書送到借書者家中,其中市區不會超過24小時,郊縣不會超過48小時。
                    
                    杭州下城區三塘苑社區居委會文體主任鄧曉紅與社區圖書管理員這些天正忙著為社區圖書館的3000多本圖書登記造冊。他們已經接到杭州市圖書館的通知:全市城鄉各基層圖書館的藏書全部進入杭州市圖書館的數據庫,讀者一旦在圖書數據庫中選中某本圖書,只需輕點鼠標,不管這本圖書在市圖書館還是在社區圖書館,都會有送書員將這本書送到借書者家中,其中市區不會超過24小時,郊縣不會超過48小時。 
     
這就是杭州市獨創的借書“一證通”制度。這項制度被國內圖書館界專家認為是一項“革命性的創舉”。杭州市圖書館館長褚樹青向本報記者介紹,“一證通”工程是以杭州圖書館為中心,區、縣圖書館為分中心,街道、鄉鎮圖書館\文化站為基層中心,社區、村圖書室為基層服務點的四級圖書信息網絡體系,實現全市圖書資源的共建共享。杭州全市9家公共圖書館、75家社區圖書館、14家鄉鎮(村)圖書館已經組成圖書聯盟,統一使用杭州圖書館網站(http://www.hangtu.com),所有圖書納入“一證通”運行體系。全市從城市居民到農民、外來民工都可憑電子借書證在全市城鄉所有圖書館免費借閱圖書,并可A地借,B地還。去年6月,杭州市向社會宣布取消借書收費,在全市范圍實施“一證通”。
     
杭州市文廣新局局長陳建一表示,“一證通”使狹義的文獻信息服務拓展為廣義的公共文化服務,圖書館資源從傳統的以“藏”為主變為以“用”為主,而跨地區、跨部門的圖書資源共享使每個圖書館的圖書從昔日的數千冊至20萬冊陡然增至277.7萬冊,昔日的圖書館內部管理也迅即轉為行業管理。
     
南開大學于良芝教授、北京大學吳慰慈教授表示,我國圖書館城鄉差別大,基層圖書館資源貧乏,我國有借書證的人數僅占總人數的千分之五,而發達國家則達到60%。這說明我國公共圖書館還存在小眾化、精英化的弊端。而“一證通”制度使圖書館這座“知識的殿堂”變成“百姓的書房”,此舉值得在全國推廣。
                    
                這就是杭州市獨創的借書“一證通”制度。這項制度被國內圖書館界專家認為是一項“革命性的創舉”。杭州市圖書館館長褚樹青向本報記者介紹,“一證通”工程是以杭州圖書館為中心,區、縣圖書館為分中心,街道、鄉鎮圖書館\文化站為基層中心,社區、村圖書室為基層服務點的四級圖書信息網絡體系,實現全市圖書資源的共建共享。杭州全市9家公共圖書館、75家社區圖書館、14家鄉鎮(村)圖書館已經組成圖書聯盟,統一使用杭州圖書館網站(http://www.hangtu.com),所有圖書納入“一證通”運行體系。全市從城市居民到農民、外來民工都可憑電子借書證在全市城鄉所有圖書館免費借閱圖書,并可A地借,B地還。去年6月,杭州市向社會宣布取消借書收費,在全市范圍實施“一證通”。
杭州市文廣新局局長陳建一表示,“一證通”使狹義的文獻信息服務拓展為廣義的公共文化服務,圖書館資源從傳統的以“藏”為主變為以“用”為主,而跨地區、跨部門的圖書資源共享使每個圖書館的圖書從昔日的數千冊至20萬冊陡然增至277.7萬冊,昔日的圖書館內部管理也迅即轉為行業管理。
南開大學于良芝教授、北京大學吳慰慈教授表示,我國圖書館城鄉差別大,基層圖書館資源貧乏,我國有借書證的人數僅占總人數的千分之五,而發達國家則達到60%。這說明我國公共圖書館還存在小眾化、精英化的弊端。而“一證通”制度使圖書館這座“知識的殿堂”變成“百姓的書房”,此舉值得在全國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