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卡終結公務消費腐敗時代?
近年我國行政管理費用瘋漲
“我國行政管理經費增長之快,行政成本之高,已經達到世界少有的地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行政管理費用的增長還在上升。”任玉嶺委員說。目前我國共有1.2億人口生活困難。而1978年至2003年25年間,我國的行政管理費用已增長87倍,高于同期財政收入增長和GDP增長。行政管理費用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僅為4.71%,到2003年上升到19.03%。將2003年行政管理費用同2000年相比,三年內增長1923億元,平均每年增長23%。
公務消費現金支付 為腐敗提供便利
傳統的公務小額支付采取現金支付方式,不僅對財務管理和公務人員使用帶來極大不便,同時,由于現金支付難于監管,這部分公務支出透明度低,不利于管理和監督,甚至發生財務報銷環節出現湊票報銷,多開、虛開報銷發票的現象,一些單位還通過各種方式套取現金,設置賬外賬,規避監管。推行公務卡,實現支付信息的電子化,不僅方便了公務小額支付,而且財政部門可以將公務支出信息統一納入動態監控的范圍,保證每一筆財政支出都公開透明。
“大量現金的使用,為偷稅漏稅、貪污腐敗、行賄受賄、金融犯罪在客觀上提供了便利。”蘇寧說,實行公務卡結算方式后,財政部門通過國庫集中支付動態監控系統對行政事業單位提取現金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通過公務卡交易的電子信息對本單位日常公務支出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可以有效堵塞各種管理漏洞,減少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推行公務卡制度,以公務卡及電子轉賬支付系統為媒介,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以現代財政國庫管理信息系統為支撐,逐步實現使用公務卡辦理公務支出,最大程度地減少單位現金支付結算,強化財政動態監控,有利于從源頭上堵住現金支付漏洞,實現透明消費,切實把公務支出置于陽光之下。
目前,除了中央預算單位啟動試點以外,用公務卡取代現金支付公務消費制度也已經在重慶、四川、山東、浙江和江蘇等地開始試行。財政部將在今年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范圍,力爭到2008年在所有的中央預算單位推行公務卡管理,并逐步擴大到各地,到2010年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公務卡制度。
公務卡嚴防公務腐敗,增加財政支出透明度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在全國公務卡應用推廣會上表示,目前我國已初步制定了公務卡管理的制度辦法,財政部正在會同央行抓緊出臺有關制度,爭取2007年下半年啟動試點工作。從本月起在中紀委、中科院和宋慶齡基金會三家單位首批試行中央預算單位公務卡制度,并力爭到2008年在所有的中央預算單位推行公務卡管理。另據新京報報道,中科院是首批試點公務卡的三家單位之一,目前中科院正根據財政部和人民銀行的規定,制定本院的公務刷卡的管理辦法。在具體操作上根據干部不同的的級別,設有大約兩種不同額度的卡。最高消費額度按規定為5萬元。
550)this.style.width=550;" border=0>
中央預算單位公務卡試點啟動
我國是以現金等傳統支付手段為主的國家。長期以來,一些預算單位存在大量提取和使用現金現象,不僅給預算單位財務管理和公務人員使用帶來極大不便,而且現金支付透明度較低,難于監管,容易誘發現金使用不規范甚至腐敗問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后,財政資金支付使用日益規范,但現金結算使用仍然缺乏有效監控。
根據暫行辦法,公務卡實行“銀行授信額度,個人持卡支付,單位報銷還款,財政實時監控”的操作方式,對于差旅費、會議費、招待費和5萬元以下的零星購買支出等,使用公務卡支付結算。
中央單位人員出差立新規:按等級乘坐
2007年1月1日施行的規定,出差人員要按照規定等級乘坐交通工具,憑據報銷。
新聞背景:
公務卡是指財政預算單位工作人員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務支出和財務報銷業務的信用卡。
持卡人在日常公務支出時,使用公務卡刷卡消費并取得交易憑證和發票,據此到本單位財務部門報銷。到期還款時,由單位財務部門將款項直接支付給發卡銀行。
公務卡具有一般銀行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費等共同屬性,持卡人能夠方便快捷地辦理支付結算業務;同時又具有財政財務管理的獨特屬性,能夠將財政財務管理的有關要求與銀行卡的獨特優勢相結合,是一種新型的財政財務管理工具和手段。
我國力爭在2010年前建立較完善的公務卡管理制度
市間交通費。未按規定等級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自理。
7日在中央國家機關出差和會議定點飯店政府采購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財政部公布的《中央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差旅費管理辦法》,對中央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出差人員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級作出了規定。
《管理辦法》指出,出差人員乘坐飛機要從嚴控制,出差路途較遠或出差任務緊急的,經單位司局以上領導批準方可乘坐飛機。單位級別在司局級以下的,需經本單位領導批準方可乘坐飛機。副部長以及相當職務的人員出差,因工作需要,隨行一人可以乘坐火車軟席或輪船一等艙、飛機頭等艙。
《管理辦法》規定,乘坐火車,從當日晚8時至次日晨7時乘車6小時以上的,或連續乘車超過12小時的,可購同席臥鋪票。符合規定而未購買臥鋪票的,按實際乘坐的硬座票價的80%給予補助。可以乘坐軟臥而改乘硬臥的,不再給予補助。
重慶市將推行公務卡結算制 增加財政支出透明度
公務支出要報賬,銀行刷卡記錄來作證。在28日的研討會上,重慶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透露,公務卡結算制度有望在全市各級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推行,以增加財政支出的透明度和財務辦公效率。目前,《重慶市公務卡使用管理辦法》正在研究制定中。
此前,重慶市財政局、工商局和一些區縣政府已經試行了豈?鹿?%?公務卡結算制度。據了解,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以來,財政收入直接納入國庫或財政專戶,支出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單位,但一些零星的或者支付給個人的支出還是不得不使用現金。市財政局有關人士說,過去,公務消費的特征之一就是“現金支付,先開支后報賬”,這在管理上存在一定漏洞,財務報銷環節中存在著多開、虛開發票報銷的現象,使一些國家資金不知不覺地流入了個人腰包。使用公務卡后,銀行每月提供給單位的對賬單上,將清楚地顯示資金開支情況,“領導干部每筆錢是怎么花的,花了多少,在什么地方花的,都很容易查到。”
550)this.style.width=550;" border=0>
江蘇推行“公務卡”防腐 廳局以上可透支5萬元
明年1月1日起,江蘇省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省級單位,將全面推行“公務卡”結算方式。這意味著今后省級行政事業單位的職工將利用信用卡來進行公務消費與轉賬,此舉將減少預算單位大量支用現金帶來的監管困難,防止公務腐敗。
據了解,“公務卡”分為“單位卡”和“個人卡”。“單位卡”賬戶資金實行備用金管理,如果產生公務費用后,經辦職工提供發票,單位財務部即從“單位卡”向“個人卡”劃轉資金。
“個人卡”的透支額度參考標準為:廳局級以上領導干部每年為5萬元,處級干部每年為3萬元,科級及科以下干部職工每年為2萬元。
從源頭防堵公務消費腐敗的新探索
公務卡是為滿足企事業單位差旅及其他公務消費管理需要而設計的,不得用于私人用途。持卡人在日常公務支出時,使用公務卡刷卡消費并取得交易憑證和發票,據此到本單位財務部門報銷。到期還款時,由單位財務部門將款項直接支付給發卡銀行。
與現行的現金支付、先開支后報賬的公務消費制度相比,公務卡制度一方面能夠快捷地辦理支付結算業務,另一方面又具有財政財務管理的獨特屬性。啟用公務卡后,每一筆公務消費記錄都可以查詢到,在證實真實交易后,才能予以報銷。
采用公務卡可以有效地杜絕公務消費中的一些腐敗行為,包括使用虛假發票報銷或虛開報銷發票等,對深化公共財政改革,加強財政支出監督管理,提高財政支出的透明度都具有積極作用。
人民時評:公務卡難擔反公款濫用與腐敗重任
550)this.style.width=550;" border=0>
這一期許未免過于樂觀。誠然,與現金的提取和使用相比,公務卡的推行是一個明顯的進步。比如,不僅能夠快捷地辦理支付結算業務,而且變得相對透明。也就是每一筆消費記錄都可以查詢,強化了財政動態監控,有利于堵住現金支付的漏洞,如防止家屬私人支出開發票讓財政報銷等。但是,即使堵住了現金支付漏洞,公務卡本身就沒有漏洞了嗎?
現代化的公務卡出現可以想得見的漏洞,卻不是這種現代技術能夠解決的。其根源在于公務消費制度的本身。有人戲言,公務消費是個框,什么消費往里裝,想干啥就干啥,真叫一個爽!有專家對部分地方政府的調查數據表明,職務消費已經在財政支出里面占到70%到80%的比例,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各種接待支出,公車消費大概占兩成,最后一部分是差旅費用和公務費用。
這種公務消費制度的資金來源,還是預算內支出,還是有監管的。那么,缺乏監管的預算外資金呢?顯然正如專家擔憂的,公務卡更難以控制。而預算外資金決不是小數,有關專家就曾指出,“比如一些城市土地出讓金全部屬于地方稅收,也就是預算外收入,當地政府既可以用來發展,也可以用于各種招待,當中的自由裁量空間巨大。”
公務卡難擔反公款濫用與腐敗重任,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它僅僅是一張攜帶和使用方便的卡而已,順應的是電子貨幣支付手段和現代化管理的趨勢。如果不加快推進公務消費改革,不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在遏制公款濫用與腐敗問題上,公務卡是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專家視點:公務卡防腐敗 只能起一定的作用
550)this.style.width=550;" border=0>
任建明:公務卡不能從根本上防止公務行政腐敗
財政部及時推出公務卡,對預防公務亂消費的問題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現金支付方式很容易產生腐敗,公務卡在這個方面可以杜絕這部分發生在發票上的腐敗。但是他對預防公務支出的嚴重浪費情況顯得很有限了,像公務接待消費是公務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假如在飯店請客人吃飯消費,雖然用公務卡結賬,但結賬時并不能保證這頓餐費有沒有浪費情況;結帳的人或者公務卡簽字的人有沒有虛開發票。在這個環節上他還是不能做到完全透明。所以并不能只是依靠用公務卡來完全預防公務腐敗的問題。
如果不能觸及現有的預算制度,公務員或者領導干部的裁量權過大的問題就無法解決。從根源上杜絕公務行政腐敗,只有讓公務財務支出預算的透明度進一步增加,公開政府的財務預算。隨著新的技術的不斷運用,在預防公務行政腐敗問題上也會取得很大的效果。
專家簡介:
任建明,清華大學公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紀檢監察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政府職能轉型,政府機構改革,腐敗制度預防,公共組織領導。
李燕:公務卡制度是有益的探索 它使公款用途更加透明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的李燕教授
認為,公務卡制度無疑是一項有益的探索,它使公款的用途更加透明,也便于額度控制,一定程度上對遏制公款濫用有積極作用。,也便于額度控制,一定程度上對遏制公款濫用有積極作用。采用公務卡可以有效地杜絕公務消費中的一些腐敗行為,包括使用虛假發票報銷或虛開報銷發票等,對深化公共財政改革,加強財政支出監督管理,提高財政支出的透明度都具有積極作用。
但李燕也指出,財政管理制度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公務卡的使用是其中的一個手段,并非抑制職務腐敗、防堵現金支付漏洞的萬能卡。
媒體視點:預防公務腐敗 規范公務消費需完善財政體制
規范公務消費要完善財政體制
公務高消費之風蔓延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公共財政體制的缺陷。我國現行的財政體制,從資金的安排,部門預算的編制、審查、監督,到經費的使用和管理,都存在較大的漏洞。同時,由于現有的財政預算是一種軟約束,預算一經批準,對預算的執行過程幾乎沒有什么監督和約束
針對造成公務消費豪奢風氣盛行的病根,我們要逐步推進公共財政體制的制度建設,包括各級政府的預算編制制度、預算審查和監督制度,預算執行以后的審計制度。政府部門的所有開支,都要編制預算,預算編制要科學化,要細化,每一個項目,每一筆開支,都必須細化并且明確;要接受各級人大的預算審查和監督
公共財政要實行“陽光預算”,全面實行公開化,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和約束,接受新聞傳媒的監督。對于那些超標準建造辦公大樓、配備辦公設備等公務高消費行為,以及揮霍浪費國家資財的豪奢之風,一經查實,就應嚴格依法懲治。
公務卡能否卡死“公款私用”
550)this.style.width=550;" border=0>
持公務卡消費,因為卡上清楚地記錄了消費時間、地點、金額等信息,看起來確實增強了公務支出的“透明度”,但未必能夠杜絕所有弊端。因為用現金付賬,發票上也一樣可以將這些信息記錄得清清楚楚。信用卡是受人控制的,對私賬充公者來說,仍有可能實現“個人消費單位買單”的目的。雖然他們不能像過去那樣“現場拿回扣”,但完全可以故意多刷卡,然后回單位“據實報銷”。等單位財務部門將款項支付給發卡銀行后,再到相關賓館餐館拿回扣。現實中不少黑導游就是這樣做的,操作起來并不困難。
總之,公務卡消費雖然對堵塞財務漏洞會起到一定作用,但萬不可以為一實行公務卡消費就萬事大吉了。真正杜絕公款私用降低公款消費,還需要從源頭抓起。比如,核定公務支出總量、實施獎懲制度、徹底清除小金庫等;最重要的,是對公款私用行為嚴肅處理并公開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