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業:應用創新培育增長點
作者:安勇龍 梁紅兵    
                        來源:新浪
                        日期:2007-09-05 11:31:44
                    摘要: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乃至整個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的今天,中國IC產業要想趕上世界的腳步并實現超越,沒有創新是不可能實現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追逐技術、產品乃至管理模式上的創新,而在目前以市場為導向的產業環境下,應用創新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近日在深圳舉辦的以“推動產品創新應用,促進產業協調發展”為宗旨的IC China 2007展會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關鍵詞:IC卡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乃至整個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的今天,中國IC產業要想趕上世界的腳步并實現超越,沒有創新是不可能實現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追逐技術、產品乃至管理模式上的創新,而在目前以市場為導向的產業環境下,應用創新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近日在深圳舉辦的以“推動產品創新應用,促進產業協調發展”為宗旨的IC China 2007展會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創新是立業之本
“創新為立業之本。”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王芹生用一句話總結了創新對于中國IC業的重要作用。她認為,集成電路產業的創新和其他創新一樣,在保持開放和動態的心態下,還要注意文化層面、技術層面、產品層面、資本層面、商務層面、管理層面、企業層面和政策層面等諸多層面的創新。她預測,今后集成電路技術將沿兩個方向發展,一是“自上而下”繼續縮小加工尺寸,二是“自下而上”采用分子、原子自組裝方式構建新型集成電路。這兩種方式的交匯點極有可能產生集成電路技術和產業的重大變革,其時間預計在本世紀30年代。
飛思卡爾公司亞太區主席姚天從認為,在中國從“全球制造中心”邁向“創新之國”的過程中,研究開發和新產品設計是必經之路。決定成功的關鍵因素包括:提倡創新教育,引進領先技術,加強國際交流,發展知識產權和創造國際品牌。
對于創新的階段性,中國本土企業有自己的認識。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偉平認為,企業必須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體制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創新發展思路,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可喜的是,中國IC產業對于創新的認識不斷加強。以專利申請數量為例,根據上海硅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提供的數據,1985年-2006年,中國集成電路專利申請量由7件增加到10689件。中芯國際首席執行官張汝京滿懷信心地展望說:“在提供適當的工具、培訓和機會下,中國人的創新能力將再度被發掘,我們深信21世紀里中國的創新又將突飛猛進地發展!”
產業鏈聯動是關鍵
IC China 2007展會旨在推進半導體設備、材料與IC產業聯動,推進IC設計與制造、封裝測試聯動,推進IC設計產品與整機聯動,倡導產業合作,帶動整體產業鏈的發展。而上述宗旨恰恰正中中國IC產業發展的要害:要加強聯動。
從我國集成電路銷售收入完成情況來看,2002年,中國IC設計、制造和封裝測試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8.1%、17.6%和74.3%,2006年,這一數字變為18.5%、30.7%和50.8%。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徐小田認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初步形成設計業、芯片制造業和封裝測試業三業并舉、協調發展的格局。不過,與國際上公認的3∶4∶3的三業比例相比,中國封裝測試強而設計弱的格局還有待改善。
王芹生理事長認為,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發展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立足本土的優勢領域,如政府采購、IC卡市場、多媒體、新型文化(如動漫)、新型能源領域(光伏、風力、地熱、“干空氣”等);
積極參與國際化競爭,通過開拓國際市場,把規模做大;樹立本土技術、產品和應用標準,搶占市場先機。她說:“解決這一切問題的核心在于創新。”
中國芯片制造業在中芯國際、無錫HynixST等大項目投資的帶動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01年,中國內地只有1條8英寸和3條6英寸生產線,而截止到今年6月,中國內地已經擁有2條12英寸、8條8英寸和13條6英寸生產線。2006年,在全球前10大純代工廠商中,中芯國際、華虹NEC和蘇州和艦分別列入第4名、第7名和第9名。
站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封裝測試業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向中國轉移得最好的環節,今年上半年國內封裝測試業實現銷售收入327億元,同比增幅高達36%。不過,正如南通富士通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石明達所言,在附加價值高的高端封測市場,本土企業剛剛起步,我們還在微處理器、存儲器、顯示驅動IC封測市場外徘徊。
IC設計業成為中國IC業亟待加強的環節。石明達認為,很明顯,起到行業龍頭或眼睛作用的國內設計公司目前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技術層面上給封測企業提供的做大做強的機會還不太多。作為產業鏈中不同環節的設計、制造、封裝三方面協同整體發展非常重要,哪一塊有所突破,對其他兩塊都能起到帶動作用;哪一塊滯后,對其他兩塊也會帶來負面影響。他呼吁在設計、制造、封裝業中建立更緊密的策略/戰略聯盟以加快共同發展、做大做強。
作為支撐產業的IC設備業的同步發展是促進產業鏈聯動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格蘭達公司董事長林宜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談到,封測廠需要設備商支持,設備商更需要封測廠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密切合作是行業發展的潤滑劑和催化劑。
應用創新最重要
對于應用的重要性,王芹生理事長打了個形象的比喻。她說:“應用是江河,市場是大海,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應用,以應用為本。”IC China 2007的參展商及其產品為這句話提供了最好的注腳。無論是IC設計、制造還是封裝測試業者都在傳遞一個信號:找到合適的應用贏利才是最重要的。
                    
                創新是立業之本
“創新為立業之本。”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王芹生用一句話總結了創新對于中國IC業的重要作用。她認為,集成電路產業的創新和其他創新一樣,在保持開放和動態的心態下,還要注意文化層面、技術層面、產品層面、資本層面、商務層面、管理層面、企業層面和政策層面等諸多層面的創新。她預測,今后集成電路技術將沿兩個方向發展,一是“自上而下”繼續縮小加工尺寸,二是“自下而上”采用分子、原子自組裝方式構建新型集成電路。這兩種方式的交匯點極有可能產生集成電路技術和產業的重大變革,其時間預計在本世紀30年代。
飛思卡爾公司亞太區主席姚天從認為,在中國從“全球制造中心”邁向“創新之國”的過程中,研究開發和新產品設計是必經之路。決定成功的關鍵因素包括:提倡創新教育,引進領先技術,加強國際交流,發展知識產權和創造國際品牌。
對于創新的階段性,中國本土企業有自己的認識。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偉平認為,企業必須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體制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創新發展思路,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可喜的是,中國IC產業對于創新的認識不斷加強。以專利申請數量為例,根據上海硅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提供的數據,1985年-2006年,中國集成電路專利申請量由7件增加到10689件。中芯國際首席執行官張汝京滿懷信心地展望說:“在提供適當的工具、培訓和機會下,中國人的創新能力將再度被發掘,我們深信21世紀里中國的創新又將突飛猛進地發展!”
產業鏈聯動是關鍵
IC China 2007展會旨在推進半導體設備、材料與IC產業聯動,推進IC設計與制造、封裝測試聯動,推進IC設計產品與整機聯動,倡導產業合作,帶動整體產業鏈的發展。而上述宗旨恰恰正中中國IC產業發展的要害:要加強聯動。
從我國集成電路銷售收入完成情況來看,2002年,中國IC設計、制造和封裝測試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8.1%、17.6%和74.3%,2006年,這一數字變為18.5%、30.7%和50.8%。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徐小田認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初步形成設計業、芯片制造業和封裝測試業三業并舉、協調發展的格局。不過,與國際上公認的3∶4∶3的三業比例相比,中國封裝測試強而設計弱的格局還有待改善。
王芹生理事長認為,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發展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立足本土的優勢領域,如政府采購、IC卡市場、多媒體、新型文化(如動漫)、新型能源領域(光伏、風力、地熱、“干空氣”等);
積極參與國際化競爭,通過開拓國際市場,把規模做大;樹立本土技術、產品和應用標準,搶占市場先機。她說:“解決這一切問題的核心在于創新。”
中國芯片制造業在中芯國際、無錫HynixST等大項目投資的帶動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01年,中國內地只有1條8英寸和3條6英寸生產線,而截止到今年6月,中國內地已經擁有2條12英寸、8條8英寸和13條6英寸生產線。2006年,在全球前10大純代工廠商中,中芯國際、華虹NEC和蘇州和艦分別列入第4名、第7名和第9名。
站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封裝測試業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向中國轉移得最好的環節,今年上半年國內封裝測試業實現銷售收入327億元,同比增幅高達36%。不過,正如南通富士通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石明達所言,在附加價值高的高端封測市場,本土企業剛剛起步,我們還在微處理器、存儲器、顯示驅動IC封測市場外徘徊。
IC設計業成為中國IC業亟待加強的環節。石明達認為,很明顯,起到行業龍頭或眼睛作用的國內設計公司目前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技術層面上給封測企業提供的做大做強的機會還不太多。作為產業鏈中不同環節的設計、制造、封裝三方面協同整體發展非常重要,哪一塊有所突破,對其他兩塊都能起到帶動作用;哪一塊滯后,對其他兩塊也會帶來負面影響。他呼吁在設計、制造、封裝業中建立更緊密的策略/戰略聯盟以加快共同發展、做大做強。
作為支撐產業的IC設備業的同步發展是促進產業鏈聯動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格蘭達公司董事長林宜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談到,封測廠需要設備商支持,設備商更需要封測廠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密切合作是行業發展的潤滑劑和催化劑。
應用創新最重要
對于應用的重要性,王芹生理事長打了個形象的比喻。她說:“應用是江河,市場是大海,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應用,以應用為本。”IC China 2007的參展商及其產品為這句話提供了最好的注腳。無論是IC設計、制造還是封裝測試業者都在傳遞一個信號:找到合適的應用贏利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