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P在歐洲實現汽車部件集裝箱追蹤
貨盤和集裝箱備用物資提供商 CHEP 現在試行一個 RFID 項目,用于追蹤的歐洲汽車廠的可退回集裝箱,據 CHEP EMEA (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 RFID 服務主管 Floris Kleijn 稱。
這種被稱為 FLC(可折疊大集裝箱,Foldable Large Containers)的工業級塑料集裝箱,用于運送供應商大型的汽車部件到車輛集裝廠。CHEP 在其服務中心發出、收集和調整集裝箱。
當 CHEP 啟動這個項目時,公司希望集裝箱追蹤不僅能給公司帶來利益,汽車供應商也能從中獲益,如提高在供應鏈定位貨品的能力。
CHEP 選擇在讓客戶參與 RFID 系統的開發和運營之前,公司先自已實施和測試該應用。目前,CHEP 與顧客分享集裝箱進出工廠的信息,將來,公司希望為供應商提供基于 RFID 的追蹤服務。
CHEP 在 2008 年 5 月在實際運營中啟動集裝箱追蹤應用,現有已有 150,000 個貼標的 FLC 投入使用。由 RF Identics 生產的標簽含 Impinj EPC Gen 2 芯片,貼在集裝箱下側,兩張條形碼標簽貼要集裝箱外面,使運營商能肉眼區別貼標集裝箱和未貼標集裝箱。在德國、匈牙利、英國、土耳其、波蘭、西班牙和法國的 9 個工廠安裝 Sirit 生產閱讀器。平均每個工廠都有兩個堆場門式閱讀器,整套系統共采用了 14 個手持機。
CHEP 集裝箱追蹤過程包括四個讀取點,發貨、接貨,檢測和后檢修。首先,當裝載在叉車上的貼標集裝箱經過堆場門式閱讀器,準備發往 CHEP 顧客(汽車部件供應商)時,標簽被讀取。叉車司機在車載電腦的觸摸屏幕查看 SAP 軟件的工作單。從工作單的單號上可識別集裝箱將要發往的公司,從而將集裝箱和顧客相對應。空集裝箱被送回 CHEP 時也要經歷相同的反向流程。
送回的集裝箱必須被檢測看是否有必要檢修。工作人員把集裝箱分散放在地板上,采用帶有觸摸屏的手持機讀取標簽。如果發現任何損環,工作人員通過屏幕菜單選擇損環類型,并在系統里標注。
一旦集裝箱被修好,運營商利用手持機讀取標簽,記錄已完成的工作。因為系統了解集裝箱所發往的對象,公司可以判斷集裝箱循環渠道,或收集損環數據。
“分析損壞數據的差異,我們可以跟顧客交流如何避免損壞,”Kleijn稱,“幫助消除供應鏈不必要成本的浪費”
項目的最初目標是證實 CHEP 在可退回資產上采用 RFID 可獲得利益,這樣公司可以與顧客開展關于利擴展的對話。Kleijn 稱,實際上,這個項目為集裝箱提供更好責任所屬制,包括那些損環的集裝箱,為 CHEP 提供更好品牌認可度,有利于汽車制造商返回完好的集裝箱。另外,系統讓 CHEP 更容易追蹤檢修和修復數據。在 RFID 應用實施之前,集裝箱(單個價值 188 美元),并不能被單獨識別。
CHEP 負責實施 RFID 項目,并得到了系統集成商 Infosys 的協助,后者為該應用編寫軟件代碼,基于Microsoft 的 BizTalk 和 SAP 的 Auto ID Infrastructure (AII) 和 Event Management (EM) 軟件。CHEP的下一個應用挑戰是將項目擴展應用到顧客的領域。
通過實施該項目,CHEP 為供應商提供他們貨物在供應鏈的實時位置信息,從而幫助他們減少庫存,并靈活應對需求變動。
Kleijn稱,這套系統運行良好,我們很滿意,它充分展示了 RFID 能提高汽車供應鏈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