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2008年度 “百人計劃”招聘啟事
作者:微電子研究所
來源:中國科學院
日期:2008-03-20 09:14:08
摘要: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已成為國內微電子領域最重要的研發機構之一。為了加強學科的發展,現誠聘相關專業“百人計劃”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已成為國內微電子領域最重要的研發機構之一。為了加強學科的發展,現誠聘相關專業“百人計劃”研究員。
一、研究方向
(一)、硅器件與集成技術研究室
該研究室早期一直致力于集成電路主流工藝技術研究,具有很強的工藝研發能力。近年來進行了重大調整,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SOI CMOS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和亞50nm CMOS關鍵工藝及新器件結構、下一代光刻及掩模技、MEMS微細加工新技術。
(二)、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研究室
主要從事射頻、模擬和數字深亞微米集成電路設計實現及信息處理和無線收發系統集成的研究和開發。包括高性能可重構處理器、超寬帶無線系統與芯片、移動手持電視基帶芯片、射頻電子標簽(RFID)、CMOS射頻前端芯片、高速高精度ADC芯片、低功耗芯片設計等集成電路和系統應用開發工作。
(三)、微細加工與納米技術研究室
該研究室在國內最早開展亞微米微細加工技術研究,研究室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堅持自主創新的特色,開展廣泛的國內外合作,積極推進科研成果的轉化。主要研究方向為:納米加工及先進IC設備;納米器件及集成技術;分子電子器件及集成;高線密度光學元件制作及檢測;微納傳感器及集成等,同時對外提供光學掩模制版服務。
(四)、微波器件與集或電路研究室
該研究室主要從事GaAs、GaN、InP等化合物半導體微波器件、電路及模塊的研究與開發。下設“4英寸化合物半導體工藝線”、“微波單片集成電路( MMIC)設計和測試”、“光電模塊研究”三個研究平臺。其研究方向包括:化合物半導體器件和電路研究、超高速數模混合電路研究、微波大功率GaN基器件和電路、微波單片集成電路(MMIC)設計和測試、微波混合電路(MIC、)和模塊、光電模塊和SOP技術微波大功率器件、電路及模塊與導航系統中射頻電路和模塊是其研究重點。
(五)、通信與多媒體SOC研究室
通信與多媒體SOC研究室圍繞國家科研任務和產業界需求,開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1)先進導航定位基帶算法及SOC沒計,(2)寬帶無線通信系統基帶信號處理算法及SOC芯片設計.(3)多媒體信號處理算法及SOC芯片設計.(4)嵌入式處理器設計.(5)數?;旌想娐吩O計。近幾年來,先后完成了國家“863”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重人創新項目等科研任務同時培養了多名優秀研究生。
(六)、電子系統總體研究室.
主要從事現代新型通信、導航系統的關鍵技術和關鍵模塊與元器件的研究與開發。提出國家急需的各種系統集成電路芯片與高性能模塊的解決方案,協調微電子所各室完成從天線、微波高頻芯片到基帶芯片的系統級專題研究項目。研究室分為導航、模塊器件、通信三個研究課題組。室領導和主要科研骨干有多年海外學習和工作的經驗。研究室已經在導航、移動通信、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與器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績。
(七)電子設計平臺與共性技術研究室
該研究室基于中國科學院EDA中心提供的國際一流電子設計平臺,主要從事電子設計領域、尤其是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所面臨的一些共性技術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為:高性能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技術、集成電路低功耗設計技術。
(八)微電子設備技術研究室
研究室綜合利用本所微電子工藝優勢和多年的設備研制經驗進行微電子成套設備技術研究,以實現微電子設備國產化。主要的研究方向為:32-22納米技術代新原理裝備研究、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及工藝研究、利用微細加工和集成技術研究創新型原理裝備;微細加工技術標準化研究等。
二、 應聘條件
國內“百人計劃”應聘的人員在國內(院外)單位應獲得研究員(教授)職位,并在本學科領域已取得有影響的科研成果。海外應聘人員獲得博士學位后有連續4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經歷,一般應在國外獲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職位或其他相應職位。符合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三期“百人計劃”管理實施細則規定的招聘條件。詳細情況可登錄(http://www.caspe.ac.cn/)網站介紹。
一、研究方向
(一)、硅器件與集成技術研究室
該研究室早期一直致力于集成電路主流工藝技術研究,具有很強的工藝研發能力。近年來進行了重大調整,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SOI CMOS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和亞50nm CMOS關鍵工藝及新器件結構、下一代光刻及掩模技、MEMS微細加工新技術。
(二)、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研究室
主要從事射頻、模擬和數字深亞微米集成電路設計實現及信息處理和無線收發系統集成的研究和開發。包括高性能可重構處理器、超寬帶無線系統與芯片、移動手持電視基帶芯片、射頻電子標簽(RFID)、CMOS射頻前端芯片、高速高精度ADC芯片、低功耗芯片設計等集成電路和系統應用開發工作。
(三)、微細加工與納米技術研究室
該研究室在國內最早開展亞微米微細加工技術研究,研究室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堅持自主創新的特色,開展廣泛的國內外合作,積極推進科研成果的轉化。主要研究方向為:納米加工及先進IC設備;納米器件及集成技術;分子電子器件及集成;高線密度光學元件制作及檢測;微納傳感器及集成等,同時對外提供光學掩模制版服務。
(四)、微波器件與集或電路研究室
該研究室主要從事GaAs、GaN、InP等化合物半導體微波器件、電路及模塊的研究與開發。下設“4英寸化合物半導體工藝線”、“微波單片集成電路( MMIC)設計和測試”、“光電模塊研究”三個研究平臺。其研究方向包括:化合物半導體器件和電路研究、超高速數模混合電路研究、微波大功率GaN基器件和電路、微波單片集成電路(MMIC)設計和測試、微波混合電路(MIC、)和模塊、光電模塊和SOP技術微波大功率器件、電路及模塊與導航系統中射頻電路和模塊是其研究重點。
(五)、通信與多媒體SOC研究室
通信與多媒體SOC研究室圍繞國家科研任務和產業界需求,開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1)先進導航定位基帶算法及SOC沒計,(2)寬帶無線通信系統基帶信號處理算法及SOC芯片設計.(3)多媒體信號處理算法及SOC芯片設計.(4)嵌入式處理器設計.(5)數?;旌想娐吩O計。近幾年來,先后完成了國家“863”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重人創新項目等科研任務同時培養了多名優秀研究生。
(六)、電子系統總體研究室.
主要從事現代新型通信、導航系統的關鍵技術和關鍵模塊與元器件的研究與開發。提出國家急需的各種系統集成電路芯片與高性能模塊的解決方案,協調微電子所各室完成從天線、微波高頻芯片到基帶芯片的系統級專題研究項目。研究室分為導航、模塊器件、通信三個研究課題組。室領導和主要科研骨干有多年海外學習和工作的經驗。研究室已經在導航、移動通信、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與器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績。
(七)電子設計平臺與共性技術研究室
該研究室基于中國科學院EDA中心提供的國際一流電子設計平臺,主要從事電子設計領域、尤其是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所面臨的一些共性技術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為:高性能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技術、集成電路低功耗設計技術。
(八)微電子設備技術研究室
研究室綜合利用本所微電子工藝優勢和多年的設備研制經驗進行微電子成套設備技術研究,以實現微電子設備國產化。主要的研究方向為:32-22納米技術代新原理裝備研究、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及工藝研究、利用微細加工和集成技術研究創新型原理裝備;微細加工技術標準化研究等。
二、 應聘條件
國內“百人計劃”應聘的人員在國內(院外)單位應獲得研究員(教授)職位,并在本學科領域已取得有影響的科研成果。海外應聘人員獲得博士學位后有連續4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經歷,一般應在國外獲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職位或其他相應職位。符合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三期“百人計劃”管理實施細則規定的招聘條件。詳細情況可登錄(http://www.caspe.ac.cn/)網站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