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揚州沿江開發區:崛起新興產業高地

作者:揚州日報
來源:中國江蘇網
日期:2008-06-11 08:48:20
摘要:4月19日,總投資9800萬美元的永道無線射頻標簽、總投資2000萬美元的昱翔光電科技、總投資4980萬美元的偉創光伏、總投資9000萬美元的中信阿波羅新能源等一批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為揚州開發區做大做強“三新”產業注入了新鮮血液。

  全國第六個國家級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全國首個光電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主要經濟指標綜合排名全省省級經濟開發區第五,集約化發展水平、環境綜合指標均列第三,科技實力發展速度排名第二……  

  在沿江大開發震天鼓聲中,揚州經濟開發區突出發展LED、太陽能光伏、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加快推進發展轉型,演繹出令人矚目的“揚州故事”。  

  幾年前,臺灣知名  

  企業永豐余集團來揚州經濟開發區“試水”,投資了第一家規模不大的企業,幾年過去了,該集團不僅在開發區先后投資了川奇光電、先豐光電等近10個項目,而且近期正在計劃將其在大陸的總部從上海遷至揚州。  

  永豐余的選擇,再一次印證揚州開發區正成為新興產業新高地。  

  不“拷貝”他人的發展思路,將一個項目放大成“三新”產業  

  4月19日,總投資9800萬美元的永道無線射頻標簽、總投資2000萬美元的昱翔光電科技、總投資4980萬美元的偉創光伏、總投資9000萬美元的中信阿波羅新能源等一批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為揚州開發區做大做強“三新”產業注入了新鮮血液。  

  而這樣的場景,對于揚州開發區來說,是水到渠成的事——“三新”產業的集聚發展,已經使這里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光谷”。  

  開發區產業定位如此清晰和精準還是最近幾年的事。“跟在人家后面搞開發區,‘拷貝’人家的發展模式,永遠落在別人后面。只有錯位發展,我們才能確立自己的優勢。”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季允豐說。  

  怎么辦?幾年前的一個項目讓開發區人打開了發展的思路。2002年,臺灣商人曾金穗博士帶著他的半導體芯片項目進駐開發區,成立了華夏光電公司。那時人們對發光二極管“LED”知之甚少,開發區在為該項目服務的過程中,逐步了解到半導體照明將為照明領域帶來一次革命,是一個有著巨大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于是,敏銳的開發區人將這一項目“放在市場的手術臺上解剖”,弄清了LED產業的上、中、下游的構成,并以華夏光電為原點、支點,有的放矢地進行產業鏈招商,加快新興產業的集聚。  

  短短幾年間,開發區先后引進了川奇光電、立奇光電、先豐光電、尚揚電子、國宇電子、永豐余RFID等一批核心企業,并在國內打造出一條“藍寶石襯底—外延片—芯片—封裝—應用”較為完整的LED產業鏈條。同樣,以順大半導體公司為支點,先后引進晶澳太陽能等一批項目,形成了“多晶硅—單晶硅—單晶硅片—電池芯片—電池組—太陽能燈具”完整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條。  

  更讓人驚喜的是,這兩個產業正在“鏈接”,形成更具有競爭力的太陽能半導體照明產業。去年,以LED、太陽能光伏、新材料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區工業總量的35%左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中科院院士蔣民華評價說,這兩個新興產業的崛起,真正推動了“揚州制造”升級為“揚州創造”!  

  10多個國內知名科研機構的落戶,迸發強勁發展原動力  

  去年底,在認證揚州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時,專家組成員在現場考察后贊不絕口,并在認證意見書中特別寫道:該基地建設了多家高水平的高端產品和前沿技術研發機構及技術服務平臺。時過一周,科技部認定揚州為全國第六個國家級“光谷”。  

  “開發區必須集聚一流的人才和科研資源,為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做大做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基于此,揚州開發區將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藍寶石襯底材料是LED產業的最上游產品,誰擁有了這個產品,誰就掌握了這個產業的話語權。于是,開發區人將目光聚焦國內一流科研機構,尋求技術合作,最終促使華夏光電和中科院上海光電研究所“聯姻”,生產出藍寶石襯底材料,該項目被列入省科技重大成果轉化專項,奠定了揚州開發區在全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的龍頭地位。  

  近兩年來,市開發區一方面充分利用揚州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揚州留學生創業園、中國國際人才市場揚州市場等平臺和載體,吸引優秀人才;另一方面,大力推進院地院企合作,打造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區內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和科技支撐。  

  目前,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科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等國內一流的高等院校、科研單位與開發區合作建立了國家級光電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半導體研究中心、江蘇省半導體照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10多家。  

  一批國內知名科研機構的落戶,不僅輻射帶動區內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同時也成為該區新興產業對外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去年,全區半導體照明、太陽能光伏產業就引進項目共47個,合同利用外資3.74億美元。  

  獨辟“綠”徑,循環經濟、生態經濟促進園區永續發展  

  今年2月底,又一家太陽能光伏企業在開發區開工,與別的光伏企業略有不同的是,這家企業是來“吃”硅漿的,然后再“吐”出高純度硅材料。這在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尚屬首家。  

  這家名叫麥拓卡夫特光伏漿料回收公司的企業,是由擁有世界頂級的工藝技術和豐富的生產經驗的挪威麥拓卡夫特公司投資創辦的,一期總投資2500萬美元,年生產能力2萬噸左右,到2010年可達4萬噸。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在加快工業化進程中,我們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了。”開發區人說,環保已經成為產業鏈條的重要環節,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生態經濟,建立能源資源良性循環體系,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從而實現開發區永續發展。  

  于是,揚州開發區給自己加了一道緊箍,在項目洽談、審批過程中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  

  吞下的是煤灰、污泥、樹皮,吐出的是水泥、電能、煤灰磚……亞東水泥、二電廠看似兩個不相關聯的企業,在開發區卻結成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隨著“煤—電—粉煤灰—脫硫石膏—水泥”、“煤—電—脫硫石膏—石膏板”、“煤—電—粉煤灰—新型墻材”等生態“互聯網”的建成,開發區形成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日前,開發區的10多家企業和單位發起組成了循環經濟產業聯盟。  

  于是,全省第一家通過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論證的光環,照在了揚州經濟開發區的頭上。  

  據開發區提供的數據:去年,該區每萬元GDP能耗為0.68噸標煤,每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1.18噸標煤。這項指標在全省120多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中位居前列(由低到高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