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信息產業要率先化危為機加快發展
作者:中國電子報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9-02-13 09:08:55
                    摘要:2月11日,廣東省信息產業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傳達了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充分肯定了2008年廣東省信息產業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研究部署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任務。  
                    
                        2月11日,廣東省信息產業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傳達了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充分肯定了2008年廣東省信息產業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研究部署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任務。   
廣東省副省長佟星出席會議并講話,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廳長溫國輝在會上做了工作報告。
佟星指出,2009年將是新世紀以來廣東省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廣東省信息產業所面臨的形勢是“挑戰嚴峻,要清醒認識;危中有機,要善于把握;事關全局,要加快發展”。在廣東省國民經濟各領域中,信息產業最有希望率先化危為機,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權。做好今年的信息產業工作,對于廣東省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目標,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同時,今年也是廣東省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重要的開局之年?!毒V要》中首次提出了構建“數字珠江三角洲”的目標,信息產業發展和信息化建設在《綱要》中占有很重的分量,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全省信息產業工作要緊緊圍繞《綱要》中的四個關鍵詞來展開,盡快找準突破口,切實做好基礎性的工作。
一是要加快建設現代信息產業基地。著力推進自主創新,著力突破高端核心產品,著力培育壯大新興戰略產業,通過引進一批新的龍頭項目帶動形成上下游產業鏈。
二是要努力打造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努力樹行業品牌、促移動商務、引龍頭聚集,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積極營造促進廣東省電子商務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是要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力爭在關鍵核心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催生新興產業和促進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等兩化融合的四個領域有突破性進展。
四是要構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網絡體系。率先在構建“隨時隨地隨需”的信息網絡、推進“三網融合”、發展“物聯網”和信息資源開發共享等四個方面走在全國前面。
佟星要求,全省信息產業系統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強化落實工作責任,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信心、加快信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強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普及應用,努力開創廣東省信息產業工作新局面。
溫國輝在工作報告中指出,2009年是抓落實年,廣東省已初步確定全省生產總值增長8.5%、工業增加值增長10%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信息產業部門要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抓落實年的部署要求,具體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以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做好協調服務為重點,在促進信息產業平穩較快增長方面取得明顯實效。
結合信息產業工作實際,組織實施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加快落實省級現代信息服務業專項資金的投資,加快推進家電下鄉工作,抓住3G牌照發放契機,加快發展3G產業,進一步加強對經濟運行的監測預警和調節。
以發展新興高增長產業為重點,在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方面取得明顯實效。重點發展新顯示(新型顯示器件)、新能源(太陽能光伏)、新光源(半導體發光)、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以及軟件產業等“四新一軟”高增長行業,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以做強兩個優勢產業、培育三大新興產業為重點,在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方面取得明顯實效。做強兩個優勢產業:一是提升電信增值服務業,抓住3G發展機遇,開發基于無線寬帶網的增值業務;二是發展影視和多媒體娛樂信息服務業,開發一批充滿活力、健康向上的影視、動漫與網絡游戲產品。培育三大新興產業:發展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應用服務,完善RFID產業鏈布局;培育空間地理信息服務業;培育電子商務新型服務。積極建設和提升一批支撐生產制造、工業設計、數字城鎮等方面應用的信息服務平臺;創造信息服務業良好環境,吸引高端信息服務業集聚。
以項目技術攻關、平臺建設為重點,在產業技術創新方面取得明顯實效。
著力發揮信息技術創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廣、滲透性最強的特點,重點在信息產業和創新支撐平臺方面建設若干重大項目:一是組織重大項目攻關。爭取工業和信息化部支持,以骨干企業為主體,承接“核心電子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突破關鍵技術和產品。二是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強化現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作用,繼續完善中小企業信息化、無線射頻識別、數字家庭、衛星導航等公共技術支持平臺。要充分發揮和強化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作用,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承擔本行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大力支持大中型企業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三是繼續加強“招央企、引院所”。組織廣東省液晶平板研究院、OLED(有機發光顯示技術)研究院與電子四所等國家級科研院所合作開展技術攻關,進一步發揮廣東省無線電型號核準機構、平板顯示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光電產品檢驗檢測中心等公共平臺的支撐服務作用。
以“4個100”示范工程為突破口,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方面取得明顯實效。
實施“4個100”示范工程:第一,開展傳統工業數字化改造示范工程,圍繞改造生產設備、提高設計能力、優化生產過程、改進管理模式等環節,培育100家數字化改造示范企業。第二,開展裝備制造數字化示范工程,以工業產品信息化、管理控制智能化為重點,培育100個裝備制造數字化示范項目。第三,開展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信息技術應用項目示范,重點在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產業轉移園區、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帶,培育100家清潔生產示范項目和100個節能減排示范項目。
以服務民生為重點,在信息技術普及應用方面取得明顯實效。用足用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賦予的先行先試權,開展試點示范,著力突破區劃、部門、行業界限和體制性障礙,率先推進“三網融合”,率先發展“物聯網”,深化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各領域的普及應用。
廣東省各地級市分管副市長,信息產業、信息化和無線電主管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省有關單位負責人以及相關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此次大會。
                    
                廣東省副省長佟星出席會議并講話,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廳長溫國輝在會上做了工作報告。
佟星指出,2009年將是新世紀以來廣東省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廣東省信息產業所面臨的形勢是“挑戰嚴峻,要清醒認識;危中有機,要善于把握;事關全局,要加快發展”。在廣東省國民經濟各領域中,信息產業最有希望率先化危為機,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權。做好今年的信息產業工作,對于廣東省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目標,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同時,今年也是廣東省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重要的開局之年?!毒V要》中首次提出了構建“數字珠江三角洲”的目標,信息產業發展和信息化建設在《綱要》中占有很重的分量,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全省信息產業工作要緊緊圍繞《綱要》中的四個關鍵詞來展開,盡快找準突破口,切實做好基礎性的工作。
一是要加快建設現代信息產業基地。著力推進自主創新,著力突破高端核心產品,著力培育壯大新興戰略產業,通過引進一批新的龍頭項目帶動形成上下游產業鏈。
二是要努力打造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努力樹行業品牌、促移動商務、引龍頭聚集,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積極營造促進廣東省電子商務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是要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力爭在關鍵核心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催生新興產業和促進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等兩化融合的四個領域有突破性進展。
四是要構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網絡體系。率先在構建“隨時隨地隨需”的信息網絡、推進“三網融合”、發展“物聯網”和信息資源開發共享等四個方面走在全國前面。
佟星要求,全省信息產業系統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強化落實工作責任,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信心、加快信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強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普及應用,努力開創廣東省信息產業工作新局面。
溫國輝在工作報告中指出,2009年是抓落實年,廣東省已初步確定全省生產總值增長8.5%、工業增加值增長10%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信息產業部門要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抓落實年的部署要求,具體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以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做好協調服務為重點,在促進信息產業平穩較快增長方面取得明顯實效。
結合信息產業工作實際,組織實施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加快落實省級現代信息服務業專項資金的投資,加快推進家電下鄉工作,抓住3G牌照發放契機,加快發展3G產業,進一步加強對經濟運行的監測預警和調節。
以發展新興高增長產業為重點,在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方面取得明顯實效。重點發展新顯示(新型顯示器件)、新能源(太陽能光伏)、新光源(半導體發光)、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以及軟件產業等“四新一軟”高增長行業,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以做強兩個優勢產業、培育三大新興產業為重點,在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方面取得明顯實效。做強兩個優勢產業:一是提升電信增值服務業,抓住3G發展機遇,開發基于無線寬帶網的增值業務;二是發展影視和多媒體娛樂信息服務業,開發一批充滿活力、健康向上的影視、動漫與網絡游戲產品。培育三大新興產業:發展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應用服務,完善RFID產業鏈布局;培育空間地理信息服務業;培育電子商務新型服務。積極建設和提升一批支撐生產制造、工業設計、數字城鎮等方面應用的信息服務平臺;創造信息服務業良好環境,吸引高端信息服務業集聚。
以項目技術攻關、平臺建設為重點,在產業技術創新方面取得明顯實效。
著力發揮信息技術創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廣、滲透性最強的特點,重點在信息產業和創新支撐平臺方面建設若干重大項目:一是組織重大項目攻關。爭取工業和信息化部支持,以骨干企業為主體,承接“核心電子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突破關鍵技術和產品。二是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強化現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作用,繼續完善中小企業信息化、無線射頻識別、數字家庭、衛星導航等公共技術支持平臺。要充分發揮和強化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作用,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承擔本行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大力支持大中型企業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三是繼續加強“招央企、引院所”。組織廣東省液晶平板研究院、OLED(有機發光顯示技術)研究院與電子四所等國家級科研院所合作開展技術攻關,進一步發揮廣東省無線電型號核準機構、平板顯示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光電產品檢驗檢測中心等公共平臺的支撐服務作用。
以“4個100”示范工程為突破口,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方面取得明顯實效。
實施“4個100”示范工程:第一,開展傳統工業數字化改造示范工程,圍繞改造生產設備、提高設計能力、優化生產過程、改進管理模式等環節,培育100家數字化改造示范企業。第二,開展裝備制造數字化示范工程,以工業產品信息化、管理控制智能化為重點,培育100個裝備制造數字化示范項目。第三,開展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信息技術應用項目示范,重點在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產業轉移園區、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帶,培育100家清潔生產示范項目和100個節能減排示范項目。
以服務民生為重點,在信息技術普及應用方面取得明顯實效。用足用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賦予的先行先試權,開展試點示范,著力突破區劃、部門、行業界限和體制性障礙,率先推進“三網融合”,率先發展“物聯網”,深化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各領域的普及應用。
廣東省各地級市分管副市長,信息產業、信息化和無線電主管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省有關單位負責人以及相關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此次大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