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依靠智能化 每年精確節水4.5億方
作者:姜于海
來源:膠東在線消息
日期:2009-02-23 09:52:03
摘要:煙臺在廣泛使用噴灌、微灌等傳統節水技術的基礎上,又引進推廣重力式滴灌、灌區測水量水、墑情測報和自動控制系統及射頻卡技術等國際節水先進技術,從而提升了節水智能化水平。
開源更要節流。煙臺市在科學蓄水的同時更加注重節水技術的推廣。如今,噴灌、滴灌、微灌,這些傳統的節水方式,隨著煙臺市科技進步和經濟實力增長,正在向智能化、精確化轉變,使煙臺市在農業節水技術水平和節水灌溉面積始終保持了國內先進水平。
走進煙臺青葉農園的紫蘇種植大棚,很難看到任何傳統的灌溉方式。空氣濕度是通過風機口的水簾來調控,土壤的濕度則是通過鋪設在保溫膜下滴灌設施來完成。更重要的是,這些灌溉手段還由電腦來控制。煙臺青葉農園技術員鄧書巖介紹:“以前我們看棚里缺不缺水,苗子需不需要水的時候是通過感官來看,看土地裂縫了,摸起來土壤比較干的時候,再打開閥門開始澆水,通過上了這一套自動化控制設備以后,我們有一個土壤的水分含量感應器,還有一個頁面濕度的感應器,通過電腦控制,他能看出土里缺多少水,他就自動打開閥門補多少水。”
使用這套由我國自主研發的自動灌溉系統,不僅比傳統灌溉方式節水70%,節能40%,而且可以根據紫蘇生長要求控制水量,又能增產15%以上。因此,煙臺青葉農園的紫蘇產品實現國內質量最好而成本國內最低,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都供不應求。近幾年來,盡管煙臺市因為科學攔蓄,沒有出現農業灌溉用水緊張的局面,但是節水灌溉技術一直得到大力推廣。為了努力讓水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我市在廣泛使用噴灌、微灌等傳統節水技術的基礎上,又引進推廣重力式滴灌、灌區測水量水、墑情測報和自動控制系統及射頻卡技術等國際節水先進技術,從而提升了節水智能化水平。
目前,全市共建成各類高標準節水示范區100多處。2006年我市發展節水灌溉面積37萬畝,全市總的節水灌溉面積達到437萬畝,年節水能力超過4.5億立方米,年直接經濟效益可達4.5億元。煙臺市已連續5年保持了這一高速增長速度。全市已基本實現了糧田管灌噴灌化、果園微灌管灌化、大棚微噴滴灌化、渠道漿砌防滲化、農田灌溉科學化和工程管理企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