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射頻識別發展歷史

作者:晶元翼
日期:2009-05-18 17:41:03
摘要: 任何新技術的產生和發展都源于實際應用的需要。RFID技術也不例外。RFID技術是無線電廣播技術和雷達技術的結合。
  任何新技術的產生和發展都源于實際應用的需要。RFID技術也不例外。RFID技術是無線電廣播技術和雷達技術的結合。雷達采用的是無線電波的反射和回射理論,而無線電廣播技術是關于如何用無線電波發射,傳播和接收語音,圖像,數字和符號的技術。 

       雷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應用極大地促進了雷達理論的發展,也為RFID的產生奠定了基礎。RFID的誕生源于戰爭的需要。1942年,因為被德軍占領的法國海岸線離英國只有25英里,英國空軍為了識別返航的飛機是我機還是敵機,就在盟軍的飛機上裝備了一個無線電收發器。當控制塔上的探詢器向返航的飛機發射一個詢問信號,飛機上的收發器接收到這個信號后,回傳一個信號給探詢器,探詢器根據接收到的回傳信號來識別敵我機。這是有記錄的第一個RFID敵我識別系統,也是RFID的第一次實際應用。這一技術至今還在商業和私人航空控制系統中使用。 

       1945年,Leon Theremin為俄羅斯政府發明了第一個基於RFID技術的間諜用裝置。

       1948年,Harry Stockman發表的論文“用能量反射的方法進行通信”(無線電工程師協會(IEEE的前身)論文集,1196頁-1204頁,1948年10月)是RFID理論發展的里程碑。Stockman預言:“顯然,在能量反射通信中的其它基本問題得到解決之前,在開辟它的實際應用領域之前,我們還要做相當多的研究和發展工作。”事實正如他所預言。在RFID成為現實之前,人類花了大約三十年時間才解決了他所說的問題。 

       1950年代是RFID技術和應用的探索階段。遠距離信號轉發器的發明擴大了敵我識別系統的識別范圍。D. B. Harris的“使用可模式化的被動反應器的無線電波傳送系統”提出了信號模式化的理論和被動標簽的概念。 

       1961-1980年期間RFID變成了現實。回射(Backscatter)理論以及其它電子技術如集成電路和微處理器的發展為RFID技術的商業應用奠定了基礎。1960年代出現了RFID技術的第一個商業應用系統 --- 商品電子監視器(EAS)。貴重商品被貼上了“一位”碼的電子標簽,并在商店門口裝置一個探測器。當顧客攜帶被盜的商品經過門口的探測器時,探測器會自動報警。1977年,美國的RCA公司運用RFID技術開發了“機動車電子牌照”。另外,RFID在動物追蹤,車輛追蹤,監獄囚犯管理,公路自動收費以及工廠自動化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 

       1990年代,RFID技術在美國的公路自動收費系統得到了廣泛應用。1991年,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開放式公路自動收費系統。裝有RFID標簽的汽車在經過收費站時無需減速停車,按正常速度通過,固定在收費站的閱讀機識別車輛后自動從帳戶上扣費。這個系統的好處是消除了因為減速停車造成的交通堵塞。RFID公路自動收費系統在許多國家都得到了應用。RFID的其它應用包括汽車門遙控開關,停車場管理,社區和校園大門控制系統,等等。1990年代末,隨著RFID應用的擴大,為了保證不同RFID設備和系統的相互兼容,人們開始認識到建立一個統一的RFID技術標準的重要性。EPCglobal(全球電子產品碼協會)就應運而生了。EPCglobal是由UCC(北美統一碼協會)和EAN(歐洲商品編碼協會)共同發起組建的專責RFID技術標準的機構。 

       進入21世紀初,RFID標準已經初步形成,第二代標準即將公布。2003年11月4日,世界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宣布,它將采用RFID技術追蹤其供應鏈系統中的商品,并要求其前100大供應商從2005年1月起將所有發運到沃爾瑪的貨盤和外包裝箱貼上RFID標簽。沃爾瑪的這一重大舉動揭開了RFID在開放系統中運用的序幕。 中國是世界的工廠,物流的源頭。在這一波RFID沖擊波效應影響下,中國已經認識到RFID技術在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性。中國已要求加入RFID世界標準的建立,并將建立中國自己的標準。 

       展望未來,我們相信RFID技術將在21世紀掀起一場新的技術革命。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當RFID標簽的價格降到5美分時,RFID將會取代條形碼,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