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通信:以“軍轉民”戰略進軍物聯網
近日,海格通信(002465)將登陸中小板。作為一家帶有一些神秘色彩的軍工企業,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就一些投資者關注的熱門問題采訪了公司董事長楊海洲。楊海洲表示,海格通信將借力資本市場,進一步實現專業化整合、產業化發展,使企業效益得以持續穩定增長,將海格通信建設成為世界軍用通信、導航領域知名的現代企業。
證券時報記者:請問公司在軍用通信領域有哪些競爭優勢?
楊海洲:歸納起來,公司在五個方面擁有非常突出的競爭優勢。第一是體制、機制的優勢。公司2000年成立時就引入體制機制創新,使得企業貼近市場,骨干隊伍穩定;第二是市場優勢。公司擁有包括陸、海、空等各軍兵種在內的一批長期穩定優質客戶,有國內軍品市場、國際市場拓展、民品市場拓展三大市場空間;第三是技術優勢。海格通信同時擁有系列齊全的無線通信產品、衛星通信產品、衛星導航產品,以及數字集群等其它產品,是行業內用戶覆蓋最廣、產品頻段覆蓋最寬、產品系列最齊全的企業;第四是人才優勢。公司是行業內擁有最多的技術開發人員和博士,并擁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第五是品牌優勢。公司在汶川地震、國慶閱兵及各類重大軍事演習中,為我軍提供了可靠、穩定的通信導航設備產品和保障服務。
證券時報記者:目前公司產品在行業內的市場份額如何?未來的成長性如何?
楊海洲:海格通信是全軍應急通信指揮網的技術總成單位,承擔其中的短波通信設備、網絡管理設備、網絡控制設備等核心產品的研制任務。2010-2012年該項目將進行首期工程建設。海格通信在該建設項目中短波固定通信基礎設施市場占有份額約90%,短波機動通信系統市場占有份額超過25%。該系統建成后,按照軍用通信裝備通常5-10年的使用周期,未來若干年還將持續進行維護維修、升級改造、新裝備換裝等工作,形成一個長期可持續的市場空間。未來幾年軍方將形成每年超過1萬臺套的超短波電臺市場空間,這將為海格通信的業績持續穩定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證券時報記者:公司衛星通信產品的市場前景如何?
楊海洲:目前我國整個衛星產業的年總量不超過100億,市場發展的空間很大。海格通信已有一個衛星產品型號研制項目,未來3-5年內,衛星通信產品將成為公司又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
證券時報記者:公司的軍用和民用的衛星導航產品有何獨特的競爭優勢?
楊海洲:海格通信在導航領域有50多年的技術積累,研制的系列導航產品在軍用導航裝備市場中占有較高份額,“十二五”期間公司將進一步構筑產品競爭優勢,擴大軍用導航市場份額。同時公司將通過實施導航產品“軍轉民”戰略,積極拓展民用導航市場,培植導航產品新的經濟增長點。海格通信將在北斗導航芯片的基礎上,以物聯網中感知與標識的導航定位為切入點,結合公司在通信和系統集成領域的網絡技術優勢,拓展物聯網業務。
證券時報記者:公司在數字集群產業化方面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楊海洲:2009年,海格通信與世界第一的數字集群供應商摩托羅拉簽訂了數字集群戰略合作協議,在數字集群領域全面開展市場、技術、生產的本地化合作。目前,海格通信已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數字集群終端項目中取得豐碩的成果,按照當前市場進展,預計將占有廣州數字集群共網終端市場80%以上的份額。未來,海格通信將建成世界先進的數字集群研發和產業化基地。
證券時報記者:公司的盈利能力與其他的軍工類上市公司相比如何?
楊海洲:近三年海格通信主營業務毛利率保持50%以上,盈利能力較強,遠高于其他軍工類上市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