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訪談報道  >  正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物聯網帶人們進入“智慧生活”

作者:陳章升
來源:中國寧波網
日期:2010-09-19 14:12:50
摘要:9月18日下午,2010浙江省科協年會暨寧波市第六屆學術大會院士主題報告會在南苑飯店舉行。



潘云鶴:物聯網帶人們進入“智慧生活”

     9月18日下午,2010浙江省科協年會暨寧波市第六屆學術大會院士主題報告會在南苑飯店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應用專家潘云鶴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圍繞“低碳生活、綠色經濟”的年會主題作特邀報告。潘云鶴在題為《物聯網的發展趨勢》報告中指出,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未來10年,物聯網將大規模普及,其神奇效應將令人驚嘆。 

  物聯網:物物相連的互聯網 

  物聯網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潘云鶴認為,可以用“C3SD”來總括物聯網,也就是通訊系統、感知系統、計算系統、控制系統和數據海等五大技術支撐系統共同組成了“物聯網”的含義。物聯網正在推動人類歷史上第三次信息流形成的大浪潮。 

  物聯網就像是生活中升起的一朵“云”,自動照看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而這“云”里面包含了云計算、云識別等各種模式,也就是通過各種數據組合之后,它可以代替人,或者協助人進行判斷和管理。 



報告會現場

      物聯網:帶人們進入“智慧生活” 

  潘云鶴認為,物聯網將會深刻改變人類生活,未來的物聯網將廣泛應用在電網、物流、家居、醫療、農業、國防、軍事等眾多領域,將呈現廣泛感知、海量聚合、智能處理、高效流通、及時調節等特點。 

  例如農業生態環境監測,潘云鶴舉例說,美國加州從上世紀80年代起,建設了百余個農業氣象站,監測太陽輻射、地下水、大氣溫度、大氣濕度、降雨量、風速、土壤濕度等信息。通過測定不同區域的基礎蒸發量,并通過互聯網發布,使農民隨時可以獲得不同地區合理灌溉農田的建議,年節水1.3億立方米。 

  潘云鶴:大力培養綜合型創新人才 

  報告最后,潘云鶴院士建議,面對信息流變化的新潮流,必須把握物聯網的發展機遇,推動新發展。從經濟的角度上看,要做好物聯網和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促進信息在其中的高效流通,激發各行各業的創新活力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從社會發展角度看,要對物聯網提供的眾多微觀數據進行宏觀化發掘、梳理和整合,為市場運行、政府決策、社會科學發展提供數據和知識支撐。 

  “要大力培養“C3SD+X”的綜合型創新人才(X是指工業、農業、服務業、軍事、政治等各領域),促進即將到來的創新大潮。”潘云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