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醫生將用“千里眼”全天候看病

作者:李祎
來源:早報
日期:2010-10-18 08:53:33
摘要:所謂物聯網醫學,即利用傳感技術,將一枚大至手機、小到指甲片大小的傳感器貼在患者身上,傳感器的一個終端嵌入和裝備到醫療檢測設備中,醫生通過自己的手機或電腦連接到另一終端后,可隨時隨地實現對病人的檢查、診斷和治療。
   所謂物聯網醫學,即利用傳感技術,將一枚大至手機、小到指甲片大小的傳感器貼在患者身上,傳感器的一個終端嵌入和裝備到醫療檢測設備中,醫生通過自己的手機或電腦連接到另一終端后,可隨時隨地實現對病人的檢查、診斷和治療。 

  醫院利用無線傳感技術,實現對居家病人的全天候檢查和診斷。據悉,遠程看病,兩三年內就有可能實現。

  昨天,亞太地區最高學術水平會議——第七屆上海國際呼吸病研討會開幕,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首次向國內醫學界倡導“物聯網醫學”,即利用無線傳感技術,實現對居家病人的全天候檢查和診斷。據悉,這項技術將于2-3年內在國內展開應用。

  相隔萬里也能實時診斷  中山醫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學教授介紹,由中山醫院領軍負責的該項目研發組,目前已經成功嘗試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肺功能監測上。“所謂物聯網醫學,即利用云計算和傳感技術,將一枚大至手機、小到指甲片大小的傳感器貼在患者身上,傳感器的一個終端嵌入和裝備到醫療檢測設備中,醫生通過自己的手機或電腦連接到另一終端后,可隨時隨地實現對病人的檢查、診斷和治療。”

  據介紹,通過無線傳感技術,醫學專家與病患即使相隔萬里,也同樣能實現實時診斷。“目前已經確定的診斷包括為病人做心電圖、心電監護、肺功能和呼吸音監測,特別適合跨區域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危重醫學會診,此外類似慢肺阻、哮喘、睡眠障礙等慢性病人可實現在家接受長期病情隨訪。”白春學表示,遠程傳送監測數據的時間只需1-2秒,整個診斷處理的時間只需5分鐘。

  英國已實現技術應用

  與會國內外專家對該技術紛紛表示極大關注,認為該技術有望將現有的“病發后到醫院”的被動治療模式改良為“在家預警和及早主動治療”的現代醫學模式,同時可以達到降低門診就診次數和就診費用的目的。據悉,目前全球發達國家中已有英國實現這一技術應用,英國社區門診量為此減少了40%。

  據悉,今后國內可能建立起一個計算能力超強的中心計算機集群,對整個網絡內的全國醫生、病人和設備實現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