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支付時代來臨 南昌消費望進入“刷”時代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江西日報
日期:2010-12-15 09:28:33
摘要:晃一晃手機就可以乘坐地鐵,約上好友看電影也可以刷手機買票,進麥當勞吃東西、去商場“血拼”……眾多的日常消費用手機輕輕一刷都可以輕松完成。
晃一晃手機就可以乘坐地鐵,約上好友看電影也可以刷手機買票,進麥當勞吃東西、去商場“血拼”……眾多的日常消費用手機輕輕一刷都可以輕松完成。
如今,手機支付成為幾大電信運營商垂涎爭搶的大蛋糕。“只帶手機不帶錢包”的全新生活方式,很快在各大城市普及。在上海世博會上,園區內提供手機刷卡消費,用戶使用這種手機在特約商戶的收銀POS機上輕輕一刷,就能安全快速地進行付款;在深圳,不少廣東移動用戶用手機代替交通卡,他們還能在麥當勞和一些便利店、電影院用“刷手機”的方式購買商品。
購物進入“刷手機”時代
剛剛步入職場的小閩是個典型的潮人,平時就喜歡用手機上網、聽歌、看小說。每次逛街,路過南昌八一大道移動營業廳,她總是要上去逛一圈,看看有沒有什么新業務、新活動,臨走總是不忘用手機支付買上一包零食。時尚的她常笑話朋友說:“還在刷卡?現在都流行刷手機!”
這一新型的手機支付形式,被形象地稱作“電子錢包”,它包括遠程電子商務和現場手機錢包兩類。就目前的國內市場而言,遠程支付功能的使用已經相對普遍,例如利用手機轉賬充值、繳納水電煤費用、預訂酒店和機票、網上購物等。
今年1月1日起,上海移動啟動了刷手機進地鐵的業務,并陸續在各個地鐵站安裝相關設備,檢票閘機口也貼上了“手機錢包專用通道”的標識,上海也是國內首個將該業務大規模商用的城市。
“手機刷卡”乘坐地鐵則屬于現場“手機錢包”,在辦理相應支付業務后,用戶需要更換專用的、基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內置SIM卡,即可在裝有專用POS機的商家刷手機買單了。如在上海要實現刷手機進地鐵,乘客首先要在手機上更換一張帶有RFID技術的SIM卡,在開通“手機錢包”賬戶并充值之后,即可使用。
“手機刷卡”已開始在國內大行其道。上海、北京、南京、南昌……都有許多“手機支付”平臺。南昌移動最近就開展了“移動手機支付、引領時尚消費”的活動,針對2010年8月1日前入網的客戶,首次開通手機支付賬戶立即贈送5元紅包。活動期間,全省計劃發放100萬個紅包,所贈送的紅包目前可用于體驗福彩手機投注,以后還支持更多的業務體驗。
業內人士認為,“手機支付”未來的發展總趨勢是走向多卡融合,技術融合導致了業務融合,中國也將可能一步邁入信用社會,這對我國的信用建設是大為有利的。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要把這一平臺建設當作現代服務業來經營,而不是簡單的應用。
國內第三方支付巨頭青睞
市場研究機構艾瑞咨詢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手機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達98億元,比2009年增長308%。手機支付在未來兩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2012年中國手機支付的交易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顯然,手機支付市場將成為未來三年移動運營商爭奪金融市場的新戰場。
財付通近日在上海舉行開放平臺交流會,吸引了150個軟件開發公司參加。財付通總經理劉穎麒對記者表示,財付通開放平臺中的第三方應用嵌入手機支付解決方案后,用戶只需在手機上安裝一個財付通客戶端,就可以使用各種豐富的生活服務應用,這既會給用戶提供方便,也會給第三方軟件開發公司帶去更多的生意。
“手機支付涉及的生活服務應用既可以是某個大學的飯卡充值,也可以是某個城市的報刊訂閱、公交卡充值、醫院掛號、影院購票。”財付通產品運營總監金星介紹,這些提供手機支付功能的服務具有區域性、交易總額小、可持續消費的特征。
而支付寶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內,也與手機芯片商、系統方案商、手機硬件商、手機應用商等60多家廠商聯合成立“安全支付產業聯盟”,并針對移動互聯網發布手機安全支付產品,為手機應用軟件的開發者提供一個開放式隱形平臺。
拋開沉重的提包,擺脫卡的奴役,只要一部手機,支付便可輕松應對。“刷手機”——一種全新的消費手段,將開啟更為高效簡單的新生活。
如今,手機支付成為幾大電信運營商垂涎爭搶的大蛋糕。“只帶手機不帶錢包”的全新生活方式,很快在各大城市普及。在上海世博會上,園區內提供手機刷卡消費,用戶使用這種手機在特約商戶的收銀POS機上輕輕一刷,就能安全快速地進行付款;在深圳,不少廣東移動用戶用手機代替交通卡,他們還能在麥當勞和一些便利店、電影院用“刷手機”的方式購買商品。
購物進入“刷手機”時代
剛剛步入職場的小閩是個典型的潮人,平時就喜歡用手機上網、聽歌、看小說。每次逛街,路過南昌八一大道移動營業廳,她總是要上去逛一圈,看看有沒有什么新業務、新活動,臨走總是不忘用手機支付買上一包零食。時尚的她常笑話朋友說:“還在刷卡?現在都流行刷手機!”
這一新型的手機支付形式,被形象地稱作“電子錢包”,它包括遠程電子商務和現場手機錢包兩類。就目前的國內市場而言,遠程支付功能的使用已經相對普遍,例如利用手機轉賬充值、繳納水電煤費用、預訂酒店和機票、網上購物等。
今年1月1日起,上海移動啟動了刷手機進地鐵的業務,并陸續在各個地鐵站安裝相關設備,檢票閘機口也貼上了“手機錢包專用通道”的標識,上海也是國內首個將該業務大規模商用的城市。
“手機刷卡”乘坐地鐵則屬于現場“手機錢包”,在辦理相應支付業務后,用戶需要更換專用的、基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內置SIM卡,即可在裝有專用POS機的商家刷手機買單了。如在上海要實現刷手機進地鐵,乘客首先要在手機上更換一張帶有RFID技術的SIM卡,在開通“手機錢包”賬戶并充值之后,即可使用。
“手機刷卡”已開始在國內大行其道。上海、北京、南京、南昌……都有許多“手機支付”平臺。南昌移動最近就開展了“移動手機支付、引領時尚消費”的活動,針對2010年8月1日前入網的客戶,首次開通手機支付賬戶立即贈送5元紅包。活動期間,全省計劃發放100萬個紅包,所贈送的紅包目前可用于體驗福彩手機投注,以后還支持更多的業務體驗。
業內人士認為,“手機支付”未來的發展總趨勢是走向多卡融合,技術融合導致了業務融合,中國也將可能一步邁入信用社會,這對我國的信用建設是大為有利的。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要把這一平臺建設當作現代服務業來經營,而不是簡單的應用。
國內第三方支付巨頭青睞
市場研究機構艾瑞咨詢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手機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達98億元,比2009年增長308%。手機支付在未來兩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2012年中國手機支付的交易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顯然,手機支付市場將成為未來三年移動運營商爭奪金融市場的新戰場。
財付通近日在上海舉行開放平臺交流會,吸引了150個軟件開發公司參加。財付通總經理劉穎麒對記者表示,財付通開放平臺中的第三方應用嵌入手機支付解決方案后,用戶只需在手機上安裝一個財付通客戶端,就可以使用各種豐富的生活服務應用,這既會給用戶提供方便,也會給第三方軟件開發公司帶去更多的生意。
“手機支付涉及的生活服務應用既可以是某個大學的飯卡充值,也可以是某個城市的報刊訂閱、公交卡充值、醫院掛號、影院購票。”財付通產品運營總監金星介紹,這些提供手機支付功能的服務具有區域性、交易總額小、可持續消費的特征。
而支付寶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內,也與手機芯片商、系統方案商、手機硬件商、手機應用商等60多家廠商聯合成立“安全支付產業聯盟”,并針對移動互聯網發布手機安全支付產品,為手機應用軟件的開發者提供一個開放式隱形平臺。
拋開沉重的提包,擺脫卡的奴役,只要一部手機,支付便可輕松應對。“刷手機”——一種全新的消費手段,將開啟更為高效簡單的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