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星期八”門禁成擺設 各種智能系統不能用


天津北方網訊:在信息化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們對于住宅的要求已經不再局限于居室大小、周邊交通、地點等,安全防范、信息服務、物業管理……這些高科技設施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智能化小區應運而生。然而,雖然小區越建越高檔,但面對外表光鮮的智能化系統,復雜的操作過程讓不少居民“犯了難”。陽光星期八的業主陳先生告訴記者,自從入住后,先進的智能服務系統就一直沒能正常使用過,樓道大門更是大敞四開,門禁形同虛設。對此,該小區的物業也是“一肚子委屈”,“修理的速度趕不上破壞的速度。”工作人員說。
業主質疑 智能系統是個“擺設”
“我們小區智能系統特別全,安保、服務、可視電話、監控攝像頭、門禁等應有盡有,但就是全都不能用,跟擺設一樣。”昨天,市民陳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時稱,他家住在河東區陽光星期八小區。當初購房時,開發商承諾小區在交付使用后,將會全智能化運作,全方位保護居民安全。但自從2008年11月入住以來,各種智能系統就一直不能使用。
“門禁也只在剛入住時正常使用了一個月,此后便都是大敞四開,現在閉門器早就壞了,門禁根本起不到作用。散發小廣告的人隨便進出,門上樓道里貼的全都是廣告,居民們感覺不安全。”陳先生說,小區內的監控攝像頭也是個擺設,“電子眼里面連接的電路是斷的,并不能起到監控作用。”
“除了門禁不能使用之外,你看這個智能面板上的連接燈都不亮,各種按鍵按下去也沒反應,說明根本就不能用。”可以看到,陳先生家房廳墻壁上的智能面板上設有“外出、在家、求救、撤防”按鈕,上面一層厚厚的灰塵顯示著,這里已經“塵封”很久了。陳先生表示,他曾多次找物業對智能系統進行報修,物業也曾派工作人員修理過,但最終也沒修好。“我入住兩年了,開發商承諾的智能化小區幾乎沒有享受到。”
物業委屈 修理速度不及破壞速度
管理陽光星期八小區的是陽光怡然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他們對小區智能設施的損壞是否了解?又是如何維護的呢?記者昨日采訪了該物業公司的負責人。負責人表示,陽光星期八的業主大多數都是外來人口,每棟樓里均有100多住戶,居民的素質參差不齊,破壞小區設施的現象時有發生。“就拿門禁來說,100多戶人,有的住戶愿意關門,有的住戶覺得關門開門太麻煩,就用磚頭等把門墊住。開始時保安見到沒有關閉的大門都會上前關閉,但個別業主為了不讓大門關上,就進行人為破壞,很多樓棟的門都被砸變形了。”負責人說。
負責人表示,《物權法》規定,在國家規定的保修期限內,物業由開發建設單位負責維修。保修期限屆滿后,業主對專有部分負責維修、養護;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由物業負責維修、養護。也就是說,戶門以外的歸物業負責,戶門之內的由業主自行維修。“當初開發商在和我們交接時,只對監控室等智能系統進行了交接,而用戶家中的智能系統該由開發商和用戶進行交接。屬于用戶的專有部分,按規定不屬于物業的維修范圍。但住戶有要求,我們就會負責維修,可由于技術等原因,并沒有修好,用戶可以找開發商進行交涉。”
“只要業主報修,物業都會依次進行維修。但可能1號樓剛修好,在我們修2號樓時,1號樓的設施又被破壞了,但按照順序,應該對3號樓進行維修,所以延緩了維修速度。其實物業也有很多無奈之處,物業修理的速度趕不上業主破壞的速度。”記者史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