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物聯網 讓城市變聰明(經濟聚焦)

作者:潘少軍
來源:人民網
日期:2010-02-11 08:21:44
摘要:城市是物聯網發展的主要平臺。如何進行戰略布局?如何選擇切入口,實現由點、線到面的突破?在將物聯網從概念推向實用的過程中,這是我國城市面臨的現實問題。
  物聯網,作為一種利用傳感技術、信息網絡技術來促進產業升級、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新興網絡,目前已上升到國家經濟、科技戰略層面,成為世界各國布局“后金融危機時代”必爭的制高點。 

  城市是物聯網發展的主要平臺。如何進行戰略布局?如何選擇切入口,實現由點、線到面的突破?在將物聯網從概念推向實用的過程中,這是我國城市面臨的現實問題。 

  “發展物聯網,主要有產業和應用兩個方面。” 作為我國最早提出物聯網概念的學者之一,北京同方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周洪波表示,物聯網產業有萬億元市場容量,發展潛力巨大,有相關產業基礎的城市應加強技術研發儲備、加緊完善產業鏈;對于不具備產業發展條件的城市,更實際的選擇應該是在物聯網的應用上著力。 

  據介紹,目前,北京、江蘇、福建、廣東、重慶等地正在籌劃和建設物聯網,其他許多省市也在開展相關調研、論證工作。以北京、江蘇無錫等為龍頭城市打造產業基地和應用示范基地,其他城市跟進的物聯網城市發展趨勢正在形成之中。  

  物聯網已有部分應用進入了人們的生活。當把針對井蓋、垃圾站、出租車等進行管理的小網絡聯起來,就建起了一個市政管理的物聯網。

  中國城市發展物聯網,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此前的信息化建設成果。 

  從本世紀初開始,我國就在大力推進“數字城市”、“電子政務”、“應急平臺”等具有物聯網概念的信息化工程。實際上,物聯網已有部分應用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如“一卡通”、路燈智能管理、污染排放在線監測等。 

  周洪波認為,打破“信息孤島”制約,對相關資源進行規劃、整合和量化等,是發展物聯網的目的。中國城市發展物聯網,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此前的信息化建設成果,快速、高效、節約地建網。 

  例如,通過發展“數字城市”建立的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就可以在物聯網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查詢地理信息系統,可以發現一個井蓋在哪里;如果在此處加裝一個智能感應器,就可以知道這個井蓋是否被搬移或偷竊;當把所有的城市井蓋都加以定位并加裝感應器,就形成了一個對城市井蓋進行統一管理的小物聯網;當把針對井蓋、垃圾站、火警點、出租車等進行管理的各類小網絡聯起來,就建起了一個市政管理的物聯網。”周洪波說。 

  目前,業界比較統一的觀點是,物聯網應分為三個層面:一是設備層,如電子標簽、激光掃描器、智能卡、手機等信息傳感設備,用于感知和獲取信息;二是連接層,即通過無線或有線方式,利用互聯網或移動通訊網來傳輸獲取信息;三是應用層,即用于控制和管理獲取信息的軟件系統。 

  “因此,除了重新開發建設外,原有的一些傳感器、網絡傳輸系統、軟件系統開發平臺還可以利用,不必推倒重來。” 北京同方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經理劉奕君說。 

  從物聯網應用來看,其主要貢獻在于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效率、加強節約。

  比如,我國的一名司機將貨物運抵目的地后,往往空車返回,而國外司機卻滿載而歸。因此,建立物流業的物聯網,可以明顯提高行業效率 

  日前,福建省龍巖市政府與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物聯網項目建設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即將啟動覆蓋全市的物聯網建設工程。作為我國首個地級市物聯網,龍巖不像北京、無錫,在物聯網產業發展和技術研發方面還不具備條件。“所以我們在應用方面尋求突破,通過應用,將來還有可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龍巖市市長黃曉炎介紹,龍巖將從數字城管、公共應急、“無水港”等三個方面入手,探索發展并逐步完善城市物聯網。 

  “從物聯網應用來看,其本身并不能直接對GDP做貢獻,更多的貢獻在于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效率、加強節約等。”周洪波說。 

  “以物流業為例,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物流業成本只占GDP總量的9%,而我國卻占到了18%。” 北京同方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行業應用組技術總監趙英說,我國物流業管理粗放,導致運營成本過高。“我國的一名司機將貨物運抵目的地后,往往空車返回,而國外司機卻滿載而歸。因此,建立物流業的物聯網,可以明顯提高行業效率。” 

  物聯網發展目前仍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如標準、技術、商業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還不成熟  。

  發展城市物聯網,涉及城市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將機場、公路、港口、建筑等物理基礎設施和電腦、寬帶、數據中心等IT基礎設施結合起來,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然而,在各種新舊系統的對接和融合中,會出現許多技術性接口問題。“以龍巖為例,當地原有一些數字安保系統、環境監測系統和交通管理系統等,都是在不同的平臺上開發出的,如果與新建的物聯網對接,就有可能出現不兼容的現象。這些都需要建立統一標準,在技術上加以解決。”劉奕君說。此外,信息隱私、信息安全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黃曉炎表示,物聯網是一個新概念、新興產業,目前它的發展仍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如標準、技術、商業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還沒有成熟,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但這是一個大趨勢,未來三到五年,物聯網一定會全面進入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