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網購指紋膜應對考勤打卡制度 恐會留后患

網絡上的制作指紋教材 本報記者 張杰 攝
“怎么辦呢?我昨天早上上班遲到了,沒趕上在單位用指紋打卡,真是郁悶啊。”在城南上班的小黃本來還為此一籌莫展,可是同事給他出了一招,讓他在網上買個指紋膜應對打卡,并說很管用。
新年遇新規 單位裝了指紋打卡機
小黃家住城東,在城南一家公司上班,每天上班路程近1個小時,經常因為堵車遲到。今年春節前,單位給各個部門買了指紋打卡機,要求從春節后開始實行指紋打卡考勤,一個月遲到3次將影響業績考核,這下小黃可犯了難。2月9日節后上班第一天,小黃就遲到了20分鐘。
小黃的一個同事說,網上有賣“指紋”的,很方便,如果哪天有事來晚了,可以讓來得早的同事幫忙打卡。
小黃上網一查,原來在網上這種“指紋膜”很是暢銷,好評如潮。小黃說,如果大家都以這種方式應對,那么單位的這種考勤辦法不是沒有意義嘛。
網上很暢銷 指紋膜克隆手指應對打卡機
昨日,記者在網上找到了多家銷售指紋膜的賣家。山東一位賣家說,他們系列產品有A套餐和B套餐,A套餐就是由他們提供制作材料和制作工具,及其制作說明書,買家自己制作,包教會。這種方式不存在泄露個人指紋信息。B套餐就是由賣家為其制作指紋膜。
江西一位賣家已賣出65件產品,在網頁的宣傳中有這樣的廣告詞,“指紋膜一個就可以逃避考勤,讓很多白領受益匪淺”。在買家的評論中,一位買家說:“已買了三次,很好用。又給朋友買的。”但也有個別買家說“沒有通過”。
據介紹,所謂的指紋膜是用仿人體膠硅制作的,價格不一,在指紋考勤機上的通過率幾乎能達到100%,一般售價在100元左右。
律師說法 不要圖一時方便 留下后患
雖然為了應對考勤打卡制度,很多人選擇在網上購買了“指紋膜”、“指紋套”,但也有不少人擔心,讓別人用自己的指紋代打卡,會不會存在安全隱患。
陜西尚文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麗萍說,指紋信息作為個人生物信息的一種,確實應該引起人們足夠的保護意識。在法律上,并沒有明文規定指紋信息不許買賣,但明確規定人體器官不能買賣;在社會各界呼吁的《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法》中,人們關注比較多的也是個人基本信息,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物識別技術將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比如門禁制度、銀行內部授權制度等,原來很多銀行內部授權都是通過輸密碼來完成,但是現在已有通過指紋識別授權的,因此,指紋信息保護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不要圖了一時方便,給自己留下后患,當心個人信息被不法者利用。
單位態度 投機取巧沒必要
在事業單位上班的張先生說,去年年初,他們單位也實行了指紋打卡,因為他早上送兒子上學,每天到單位比較早,同事把打卡的活兒都托付給他了,第一次采集指紋信息時,他的6個手指頭都被同事“借”走了,后來打卡制度也只能流于形式,最終被取消了。
一家房地產公司辦公室主任說,他專門負責考勤,2005年進入單位后,他發現員工紀律性不強,就引進了指紋打卡制度,效果非常明顯。聽說網上有賣指紋膜的,他顯得很詫異,他說,當初他還專門做過實驗,就是在白紙上按下指紋然后掃描,但是不能錄入,因為指紋打卡機不僅識別指紋,還能感應一定的體溫,但是沒想到有人發明了指紋膜。對此,他表示,考勤制度是要加強員工個人的紀律意識和時間觀念,讓其形成自我約束,如果如此投機取巧就實在沒有必要了。本報記者張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