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賽西科技公司張暉:物聯網標準問題與標準化現狀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通信世界網
                        日期:2011-06-15 16:14:25
                    摘要:目前,物聯網已成為國際新一輪信息技術競爭的關鍵點和制高點。加快發展物聯網產業,不僅是各地提升信息產業綜合競爭力、培育新增長點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隨之而來的與物聯網相關的行業技術,例如傳感器技術,無線傳感網技術等也越來越得到重視。
                    
                           6月14日消息 目前,物聯網已成為國際新一輪信息技術競爭的關鍵點和制高點。加快發展物聯網產業,不僅是各地提升信息產業綜合競爭力、培育新增長點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隨之而來的與物聯網相關的行業技術,例如傳感器技術,無線傳感網技術等也越來越得到重視。 
在中關村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之下,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國際ZigBee聯盟攜手打造“2011 中關村物聯網與ZigBee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于2011年6月14日在北京京儀大酒店隆重召開。
  
張暉:各位專家,中午好!非常榮幸今天在這個場合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作為標準化機構,對于物聯網標準問題和標準問題的一個看法,今天上午我非常的榮幸代表北京賽西科技公司和咱們的這個ZigBee聯盟簽署了一個合作錄,其實我們的合作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了。今天我的介紹首先第一部分,我想介紹一下,中國對目前物聯網的標準化需求以及現在的物聯網標準化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大家都知道,物聯網有著應用非常非常廣泛的這么一個特點,可以說他的應用是無所不在的,但是我們國家目前在發展物聯網的時候,有面臨著無從入手的一個困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由于標準可以統一技術體制,標準可以規范物聯網的技術設施,標準可以使不同的系統間達到互操作,所以在物聯網的產業比較過程當中,標準必然要扮演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對于中國目前物聯網的產業發展,我們認為需要突破標準化的有幾個問題。
一、分離性。
現在國際化標準化組織之間的溝通比較少,國家的基礎標準、基礎、資源、標準,融合是比較少的。
二、復雜性、物聯網由于涉及到信息產業的方方面面,標準非常的復雜多樣、針對同一個問題,國內制訂的很多標準是互不兼容的。
三、不同步性。
 
物聯網的部分應用建設已經陸續展開了,各個標準組織同不同的廣度和深度開展不同的工作,不能及時地對目前開展的示范應用,進行一個有效的指導工作。
四、應用和標準的不一致性。
這個不一致性,影響了應用的互動性,阻礙了物聯網的產業大規模發展,我們認為以上就是存在的主要的問題。
面臨的挑戰,就是從標準、影響、產業三的方面來說。
從標準來看,缺乏統一的物聯網產業的支撐。
從應用來看是孤立應用,從而對產業影響了產業的快速應用。
下面我說一下,從我們的標準化機構來看物聯網的技術體系架構,物聯網的技術體系架構,現在國內外都有一個共識,把物聯網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感知層就包括了傳感器的一些應用,網絡層主要涉及到了現在的移動通信網,行業網和,應用層可以劃分為一些子層和對上的服務。這是物聯網的指示體系架構圖。
那么根據標準,是對技術一個固化,標準體系也由這幾個部分組成
1、體系和供給的標準。
2、感知層。
3、網絡層。
4、服務支撐層。
5、應用層的標準。
我們認為,物聯網的標準化的工作,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需要重點解決的是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超高端口的WFI接口的應用。
  
二、職能傳感器的標準。
三、M2M的標準。
四、傳感器主網和協同處理的標準。
從物聯網的標準體系框架來看第一部分就是總體性的共性的標準,他是負責對物聯網的一些通用系統、體系結構既有數據參考模型進行數據規范,目前需要立和制訂以下一些國家標準。
二、物聯網感知層的標準,這個就涉及到了二維條碼等技術,從智能傳感器來看,目前也是發展的非常迅速的,目前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傳感。目前在國外、智能傳感器的國際化標準,主要是由TCSC65這個組織來制訂的。在國內,進行標準化傳感器的結構,主要是由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委會來負責傳感器標準的研究和制訂工作。對RFID技術方面,相對比較成熟,技術還是發展比較快的在超高頻和微博目前中國的技術比較薄弱,已經開展了自主創新和通用接口標準的研發。
在RFID國際標準化這一塊,主要是由ISC6來制訂的。對于物聯網的感知層標準,其中傳感器網絡的短距離傳輸和自主知識主網,目前有以下的一些組織再進行標準的研制工作,原來ISC6進行了一些標準的研究,他的研究機構,涉及到傳感器的接口技術、控口技術和網絡的應用服務技術還有網絡的中間件兒技術,安全與認證技術七個方面,剛才這張圖就是GTCE他對網絡傳感器的一個標準化的范圍。
還有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咱們今天進行活動的ZigBee主體聯盟,還有基于154網絡的開發,另外在工業的控制領域是RCI等組織在推進這個方面的傳感企業家,中國的傳感器標準化,主要是從2006年開始啟動的,信表委開始組織的,到2009年的時候,正式成立了中國傳感器工作組,當時分了八個組,開展國家標準的制訂工作,現在已經發展到成員單位有100多家,其中中科院、上海威系統研究單位是作為主單位的,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是作為研究單位,目前已經包括了國際化的推進,通信信息交互等13個領域,目前中國正在制訂的傳感器網絡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大概有以下幾項,其中有九項國家準,包含了接口、安全、中間件等等的,行業涉及到了防入侵和大型建筑的節能控制等等的。對于物聯網標準體系中承載網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跟計算機網絡相關的標準,與移動通信網相關的標準,和一網融合相關的標準。
這些,相對比較成熟了,在這里我再具體介紹了。
對于M2M就包括智能交通和醫療等行業的應用。國內運營商在M2M這個領域也開展了幾個領域的工作,四大運營商都有這些業務,但是M2M的業務,也存在著目前有幾個問題,一個是用戶的認知度目前還比較低,第二是商業模式不清晰,第三是技術規范不統一,這也是M2M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對支撐服務這一塊,這一塊主要是云計算和SOA云計算在國際標準化,大概啟動于2008年,主要是由ETSI、CIA、MIST等等的一些標準化組織來開展研究工作的。對于在中國國內的ISO的標準化工作,是由ISA標準工作組來開展工作的,因為SOA可以作為云計算的一個主要的機構。中國目前對SOA的標準化,總體工作涉及一些工程標準、測試標準另外還有SOA的標準化服務。
下面一個內容,我介紹一下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這個工作組是去年的11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國家發改委共同發起成立的,大家可以看到,這是這么兩家發起標準化工作組正式的一個文件,這個工作組成立的一個主要的宗旨,就是為了推進物聯網標準化的建設,當時國標委和發改委聯合各個部委也啟動了五大應用示范工程,這五個示范工程,都緊密地與一個行業的標準化應用標準工作組進行對接,其中包括智能交通行業、智能城市公共管理,等等五個標準工作組,這五個分別是由林業局、農業部、環保局、公安部等等的部門來組織成立的,同時與發改委推進的五大示范工程緊密地銜接。國家基礎標準工作組和這五個工作組是一個什么聯系呢?從這張圖大家可以看出來,國家基礎標準工作組,負責基礎技術的標準制訂工作,希望為各種行業的應用,提供一些共性的標準基礎的支撐,在指定的過程當中,剛才我提到了目前咱們國家在存在的標準化的推進問題過程當中,就提到了,現在主要是一些行業在推進應用示范的時候,標準化工作沒有實時的跟進,所以根據這個問題,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需要跟五個行業進行緊密的對接。在先期我們準備啟動三個,一個是系統結構,另外一個是物聯網的信息安全,還有一個項目組是物聯網的標識項目組。后續我們還會成立,其他領域的多個物聯網的基礎標準項目組,上周,我們剛剛跟國內各個物聯網的產業聯盟,進行了溝通,當時向各個產業聯盟發出了一個征求、征集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系統結構項目組成員單位的一個函,我想建寧也已經收到我們的這個函了,所以我希望今天參會的各個企業和院校的一些代表,能夠積極地投入到物聯網基礎標準的構架當中,參加這個項目組。
最后我想做一個總結,第一個標準復雜不統一,第二個各組織相互交叉重復的現象比較普遍,第三目前國際上缺乏對物聯網總體標準的研究,中國面臨著一個機遇。第四,發達國家在這個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以上我就簡要地介紹了一下我們在物聯網標準工作的一些大概的情況,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跟建寧前聯,參加我們的國家物聯網標準基礎工作組的工作,謝謝大家!
                    
                在中關村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之下,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國際ZigBee聯盟攜手打造“2011 中關村物聯網與ZigBee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于2011年6月14日在北京京儀大酒店隆重召開。

圖為北京賽西科技公司張暉演講
張暉:各位專家,中午好!非常榮幸今天在這個場合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作為標準化機構,對于物聯網標準問題和標準問題的一個看法,今天上午我非常的榮幸代表北京賽西科技公司和咱們的這個ZigBee聯盟簽署了一個合作錄,其實我們的合作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了。今天我的介紹首先第一部分,我想介紹一下,中國對目前物聯網的標準化需求以及現在的物聯網標準化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大家都知道,物聯網有著應用非常非常廣泛的這么一個特點,可以說他的應用是無所不在的,但是我們國家目前在發展物聯網的時候,有面臨著無從入手的一個困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由于標準可以統一技術體制,標準可以規范物聯網的技術設施,標準可以使不同的系統間達到互操作,所以在物聯網的產業比較過程當中,標準必然要扮演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對于中國目前物聯網的產業發展,我們認為需要突破標準化的有幾個問題。
一、分離性。
現在國際化標準化組織之間的溝通比較少,國家的基礎標準、基礎、資源、標準,融合是比較少的。
二、復雜性、物聯網由于涉及到信息產業的方方面面,標準非常的復雜多樣、針對同一個問題,國內制訂的很多標準是互不兼容的。
三、不同步性。
物聯網的部分應用建設已經陸續展開了,各個標準組織同不同的廣度和深度開展不同的工作,不能及時地對目前開展的示范應用,進行一個有效的指導工作。
四、應用和標準的不一致性。
這個不一致性,影響了應用的互動性,阻礙了物聯網的產業大規模發展,我們認為以上就是存在的主要的問題。
面臨的挑戰,就是從標準、影響、產業三的方面來說。
從標準來看,缺乏統一的物聯網產業的支撐。
從應用來看是孤立應用,從而對產業影響了產業的快速應用。
下面我說一下,從我們的標準化機構來看物聯網的技術體系架構,物聯網的技術體系架構,現在國內外都有一個共識,把物聯網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感知層就包括了傳感器的一些應用,網絡層主要涉及到了現在的移動通信網,行業網和,應用層可以劃分為一些子層和對上的服務。這是物聯網的指示體系架構圖。
那么根據標準,是對技術一個固化,標準體系也由這幾個部分組成
1、體系和供給的標準。
2、感知層。
3、網絡層。
4、服務支撐層。
5、應用層的標準。
我們認為,物聯網的標準化的工作,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需要重點解決的是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超高端口的WFI接口的應用。
二、職能傳感器的標準。
三、M2M的標準。
四、傳感器主網和協同處理的標準。
從物聯網的標準體系框架來看第一部分就是總體性的共性的標準,他是負責對物聯網的一些通用系統、體系結構既有數據參考模型進行數據規范,目前需要立和制訂以下一些國家標準。
二、物聯網感知層的標準,這個就涉及到了二維條碼等技術,從智能傳感器來看,目前也是發展的非常迅速的,目前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傳感。目前在國外、智能傳感器的國際化標準,主要是由TCSC65這個組織來制訂的。在國內,進行標準化傳感器的結構,主要是由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委會來負責傳感器標準的研究和制訂工作。對RFID技術方面,相對比較成熟,技術還是發展比較快的在超高頻和微博目前中國的技術比較薄弱,已經開展了自主創新和通用接口標準的研發。
在RFID國際標準化這一塊,主要是由ISC6來制訂的。對于物聯網的感知層標準,其中傳感器網絡的短距離傳輸和自主知識主網,目前有以下的一些組織再進行標準的研制工作,原來ISC6進行了一些標準的研究,他的研究機構,涉及到傳感器的接口技術、控口技術和網絡的應用服務技術還有網絡的中間件兒技術,安全與認證技術七個方面,剛才這張圖就是GTCE他對網絡傳感器的一個標準化的范圍。
還有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咱們今天進行活動的ZigBee主體聯盟,還有基于154網絡的開發,另外在工業的控制領域是RCI等組織在推進這個方面的傳感企業家,中國的傳感器標準化,主要是從2006年開始啟動的,信表委開始組織的,到2009年的時候,正式成立了中國傳感器工作組,當時分了八個組,開展國家標準的制訂工作,現在已經發展到成員單位有100多家,其中中科院、上海威系統研究單位是作為主單位的,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是作為研究單位,目前已經包括了國際化的推進,通信信息交互等13個領域,目前中國正在制訂的傳感器網絡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大概有以下幾項,其中有九項國家準,包含了接口、安全、中間件等等的,行業涉及到了防入侵和大型建筑的節能控制等等的。對于物聯網標準體系中承載網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跟計算機網絡相關的標準,與移動通信網相關的標準,和一網融合相關的標準。
這些,相對比較成熟了,在這里我再具體介紹了。
對于M2M就包括智能交通和醫療等行業的應用。國內運營商在M2M這個領域也開展了幾個領域的工作,四大運營商都有這些業務,但是M2M的業務,也存在著目前有幾個問題,一個是用戶的認知度目前還比較低,第二是商業模式不清晰,第三是技術規范不統一,這也是M2M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對支撐服務這一塊,這一塊主要是云計算和SOA云計算在國際標準化,大概啟動于2008年,主要是由ETSI、CIA、MIST等等的一些標準化組織來開展研究工作的。對于在中國國內的ISO的標準化工作,是由ISA標準工作組來開展工作的,因為SOA可以作為云計算的一個主要的機構。中國目前對SOA的標準化,總體工作涉及一些工程標準、測試標準另外還有SOA的標準化服務。
下面一個內容,我介紹一下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這個工作組是去年的11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國家發改委共同發起成立的,大家可以看到,這是這么兩家發起標準化工作組正式的一個文件,這個工作組成立的一個主要的宗旨,就是為了推進物聯網標準化的建設,當時國標委和發改委聯合各個部委也啟動了五大應用示范工程,這五個示范工程,都緊密地與一個行業的標準化應用標準工作組進行對接,其中包括智能交通行業、智能城市公共管理,等等五個標準工作組,這五個分別是由林業局、農業部、環保局、公安部等等的部門來組織成立的,同時與發改委推進的五大示范工程緊密地銜接。國家基礎標準工作組和這五個工作組是一個什么聯系呢?從這張圖大家可以看出來,國家基礎標準工作組,負責基礎技術的標準制訂工作,希望為各種行業的應用,提供一些共性的標準基礎的支撐,在指定的過程當中,剛才我提到了目前咱們國家在存在的標準化的推進問題過程當中,就提到了,現在主要是一些行業在推進應用示范的時候,標準化工作沒有實時的跟進,所以根據這個問題,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需要跟五個行業進行緊密的對接。在先期我們準備啟動三個,一個是系統結構,另外一個是物聯網的信息安全,還有一個項目組是物聯網的標識項目組。后續我們還會成立,其他領域的多個物聯網的基礎標準項目組,上周,我們剛剛跟國內各個物聯網的產業聯盟,進行了溝通,當時向各個產業聯盟發出了一個征求、征集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系統結構項目組成員單位的一個函,我想建寧也已經收到我們的這個函了,所以我希望今天參會的各個企業和院校的一些代表,能夠積極地投入到物聯網基礎標準的構架當中,參加這個項目組。
最后我想做一個總結,第一個標準復雜不統一,第二個各組織相互交叉重復的現象比較普遍,第三目前國際上缺乏對物聯網總體標準的研究,中國面臨著一個機遇。第四,發達國家在這個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以上我就簡要地介紹了一下我們在物聯網標準工作的一些大概的情況,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跟建寧前聯,參加我們的國家物聯網標準基礎工作組的工作,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