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今年供暖期大連市民將體驗物聯網技術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半島晨報
日期:2011-06-17 11:01:53
摘要:在今年的軟交會上,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行業間被廣泛探討。今年冬天,大連市民就有望體驗物聯網技術在供暖測溫方面帶來的好處——將有3000套用戶測溫采集設備在本市上崗。使用該測溫采集設備后,以往令人棘手的測溫問題將得到解決。
      在今年的軟交會上,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行業間被廣泛探討。今年冬天,大連市民就有望體驗物聯網技術在供暖測溫方面帶來的好處——將有3000套用戶測溫采集設備在本市上崗。使用該測溫采集設備后,以往令人棘手的測溫問題將得到解決。

  今冬大連3000套用戶測溫采集設備上崗

  每年的供暖期,居民家里的溫度是否達標常常是供熱單位和住戶之間產生矛盾的焦點。今年,大連市民有望體驗物聯網技術在供暖測溫方面所帶來的好處——由大連海心信息工程有限公司開發的3000套用戶測溫采集設備,將于今冬在大連供熱行業投入使用。使用該測溫采集設備后,以往令人棘手的測溫問題將會得到解決。



軟交會將信息技術理念實際應用于人們的生活。攝影記者孫振芳 

  在第九屆軟交會上舉行的“2011供熱生產技術和企業管理論壇暨經驗交流會”上,大連海心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昌輝介紹說,遠程傳輸測溫采集設備大約和移動硬盤一樣大,定位后不可移動。設備采取實時監測的方式,每隔10分鐘左右自動將測量所得數據上傳一次,避免了人工測溫的誤差。

  交流會上,記者了解到,今年,供熱管控信息系統、供熱行業監管信息系統、熱力站無人值守系統、等物聯網技術系列產品都將被應用于供熱行業中。對于企業而言,新技術的運用將比傳統建設節省90%的成本。對于住戶而言,5年內有望實現供暖按需用熱、按熱交錢。

  物聯網可根據交通狀況決定“誰先走”

  隨著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及汽車的日漸普及,全國的許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出現了日益嚴重的堵車問題。在昨天的“綠色智能交通暨2011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上,記者獲悉,物聯網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將科學地解決交通擁堵等問題。

  交通管理部門應用ITMS(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技術執行交通法規,可以第一時間準確地搜集到違反交通法規事件的信息,在不影響正常交通運行的前提下自動或人工執行相應的處理措施。該系統還能交通規劃者提供有關路網交通流和交通需求的數據,并提供實現路網交通規劃計算、評估以及仿真的有效手段,從而得到路網交通流分配的優化策略。

  物聯網的運用可利用城市地理和人口分布信息,合理設計和優化公交運營線路,并協助制定調度規劃和經營計劃,為實際運營的線路進行效能分析,根據交通狀況完成公交優先服務。

      此外,物聯網服務還能利用現代通信、檢測及圖像識別技術,對城市道路交通中的偶發事件(如交通事故、車輛拋錨、貨物掉落、自然災害等)進行檢測和預報,并能通聯相關部門和機構間的協調與合作,對事件進行有效地處理以減少事件對公路交通的影響時間,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記者孫健恩

  概念

  物聯網 英文名稱是 “The Internet of things”,

  即“物物相連的互聯網”,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采集其聲、光等各種需要的信息,與互聯網結合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其目的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所有的物品與網絡的連接,方便識別、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