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標準IC卡 ATM有作為
主 持 人:本報記者 鄭申
特邀嘉賓:中國銀聯風險總監兼風險管理部總經理 彭桂林
中國工商銀行個人金融業務部總經理助理 涂曉光
中國銀行個人金融總部技術總監 劉晶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渠道管理部總經理 羅志安
廣電運通副總經理、廣州穗通總經理 陳振光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十二五”期間在全國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這將對加速我國金融電子化進程、提高用卡安全、打擊金融犯罪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也為我國金融自助設備產業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近年來,中國ATM產業發展迅速,安全與創新始終為業界關注。那么,在推進金融IC卡的工作中,ATM需要如何跟進?服務外包有什么具體問題?近日,本報記者就當前ATM發展的有關熱點問題采訪了有關機構的負責人。
IC卡提高用卡安全
主持人:人民銀行已經開始部署銀行卡從磁條卡升級到IC卡,與磁條卡相比,IC卡有什么優勢?
彭桂林:IC卡由于加載了芯片,在安全性能、功能等方面,都有磁條卡無法比擬的優勢。安全、方便、快捷是其特點。IC卡保護機制很完善,在防止偽卡欺詐方面作用明顯。同時,與社保、公交等多行業應用結合,將給持卡人帶來方便。傳統的磁條卡都是聯機進行處理的,IC卡則既可以聯機處理,也可以脫機處理。
涂曉光:對于IC卡的持卡人,首先來說就是用卡更為安全。IC卡具有較難復制的特點,可以大大提高卡片安全性,降低偽卡風險,更能保證持卡人的用卡安全,目前工商銀行發行的IC卡,還沒有發現IC卡偽卡和被別人盜取信息的事情。實踐證明,IC卡的安全性要比磁條卡高很多,IC卡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高安全性。其次,從方便、快捷的角度來說,IC卡可以進行脫機支付,在加油站、公共娛樂設施、公共汽車等場合,可以通過IC卡實現支付和消費。同時,IC卡也支持非接觸式的支付方式,這比磁條卡劃卡、輸密碼需要幾個步驟要快很多。最后,IC卡還可以滿足持卡人個性化產品需求。芯片卡產品可以設計成各種形狀,比如掛鏈等方式,改變大家對傳統銀行卡的想象,滿足持卡人對銀行卡產品個性化的需求。
目前工商銀行發行了很多IC卡,尚未發現IC卡出現偽卡和被別人盜取信息的現象。從其他地區比較成熟的IC卡升級情況來看,我國臺灣地區、馬來西亞等在實施了EMV遷移后,其銀行卡欺詐案件比率下降了90%以上。
羅志安:IC卡除了銀行本身的應用和結算以外,和其他的行業應用結合以后將會非常廣泛。比如,社保卡、電影卡、繳費、充值、公交一卡通等方面。今后銀行發行的銀行卡也可以統一起來。
陳振光:單就IC卡本身的安全性來講,目前還沒有技術風險。因為IC卡是有集成電路的,它在處理信息時是有安全算法進行保障的,這種算法目前不容易破解。
發卡成本有待解決
主持人:雖然IC卡有各種優勢,但換卡成本是目前各金融機構所關注的。不僅是IC卡片的成本很高,而且ATM、POS機具的升級改造成本同樣很高,業界怎么考量換“芯”行動?
涂曉光:IC卡取代磁條卡是一種趨勢。從工商銀行來講,我們IC卡研發和啟動還是比較早的,目前為止,工行IC卡的發卡量已經超過1000萬張,這在業界是領先的。我們認為,IC卡發卡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解決IC卡受理環境問題。工行作為中國金融IC卡的先行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目前成本都由工行自己承擔,沒有向客戶收取費用。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IC卡的升級不僅僅是一種商業行為,同時也具有維護金融穩定和社會穩定的社會意義。下一步IC卡的費用將如何收取,還需要整個社會來共同研究。
羅志安:IC卡的成本主要是系統改造的成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發卡系統,磁條卡的成本和IC卡是不一樣的。另外,還有受理系統的改造、終端系統的改造。不過,關鍵是卡片的成本,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郵儲銀行現在有3億張存量卡,就算以最低20元計算,也需要60億元的換卡成本,由銀行自己承擔,這筆支出是很大的。因此,IC卡的升級和換卡不僅僅是銀行的事,站在社會安全、金融環境的層面來講,我們希望從國家、銀行、社會、客戶四方進行成本控制,這樣更有利于IC卡的推行。
劉晶:IC卡的成本基本上可以從發卡的平臺和后臺大量的系統改造、受理環境支持IC卡的應用、卡片的成本這三個組成部分來分析。第一,從磁條卡到IC卡的轉型,中國的市場并不是第一個。雖然也有過爭論,但是最后很多國家還是將銀行卡升級換代,因此,會有一些不能簡單地用數字去評估的因素。第二,銀行卡換“芯”這也是銀行的一個社會責任,這事關國家的金融安全,并涉及到千家萬戶,銀行有責任與整個社會、國家一起來保證金融環境安全。第三,由于IC卡的信息存儲量大、支持多應用,這會給銀行帶來新的收益。
彭桂林:既然IC卡是一個全面的升級換代,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雖然早期推廣過程中的成本比較高,但隨著大規模的商業應用以及技術工藝的不斷改進,IC卡單位成本將來肯定是下降的。因此,成本問題應從兩方面考慮:第一,在產業鏈里面的各個環節,都會在產業升級換代中得到一定的利益,那么,利益方是不是應該要建立一個合理的分擔機制。第二,中國銀聯會撥出相應的資金給進行改造的專業化機構,特別是給予終端改造一些補貼。為了推動受理環境更快地改善,也減輕各個銀行的壓力,銀聯力所能及地在物力方面進行支持。
陳振光:作為終端設備的提供商,磁條卡的升級換代也直接跟我們的終端設備有密切關系。廣電運通在研發ATM設備時,在設計初期已經考慮到未來銀行卡的發展趨勢,所以在產品出廠前,基本上已經具備了讀寫IC卡的功能。在2007年出廠的產品硬件不需要任何改造,只需要做軟件的升級。
標準統一利于發展
主持人:在今年6月底前,國內7家銀行將全部開始發行IC卡,在升級改造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或者問題是什么呢?
羅志安:發行IC卡將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我認為應該先將IC卡的標準統一。現在IC卡有社保卡、交通卡等,但是目前這些卡的標準是各自為政,下一步應該從國家的層面或者社會的層面推進整個IC卡標準的一致,這樣才能夠在銀行卡的基礎上,把諸多行業應用進行整合。
劉晶:所謂標準應該有兩個含義:第一,是金融界本身的標準,有中國人民銀行關于PBOC2.0的標準、中國銀聯聯網通用的標準,這些標準各個銀行會共同遵守。第二,除了金融應用以外,現實生活中有很多IC卡承載的是其他的第三方的應用,比如可以用在圖書館、餐廳、校園園區卡、社保卡。由于現在沒有統一的IC卡標準,在這些領域,人民銀行或者是銀聯的標準他們是沒有義務去遵守的,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造成IC卡市場一定程度上的混亂。應該有一個國家的IC卡標準,這樣會對整合跨行業的應用更方便。
ATM管理需要提升
主持人:之前有很多關于自助設備取現、存款出現問題,甚至會取出假幣等報道。作為銀行方面的管理者,目前ATM數量的增長是不是給ATM的管理也帶來了一些壓力?業界做了哪些工作?
劉晶:從中行的角度來看,我們做了兩方面工作:第一,在管理方面,中行現在推行的是集中管理。是以城市為中心,在每個城市的分行設立一個ATM的管理中心,由該中心進行統一管理,統籌全行在該城市的ATM,包括清理、加鈔、外包等工作。第二,在技術上,中行推動了三個標準化平臺的建設,全行實行統一的ATM政策,推廣統一版本的ATM。中行正在建設ATM的平臺,該平臺能夠記錄ATM事件,通過事件管理,可以盡早實現ATM管理統一。
羅志安:郵儲銀行有3萬多臺ATM,管理起來會有一些困難。從郵儲銀行的角度來講,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是運鈔、配鈔以及故障維護,這些方面需要第三方服務商來提供服務。
涂曉光:工行從ATM運行環境和運行方式來講,在各二級分行建立ATM中心專門負責管理離行式ATM。從ATM的監控管理平臺上,工行的系統已經全部實現了對ATM的監督和控制。從運行環節來說,安全運行和風險防范也是非常重要的,所有ATM安放的地方都有攝像頭、報警、防盜的裝置。這幾年針對不法分子克隆卡、盜取客戶信息的情況,我們在全部ATM機身上設置兩個裝置,一個是防窺密碼罩,另一個是抖動式進卡口。
彭桂林:要立體地構建ATM的安全環境:第一,ATM的安全技術。在技術上不斷改進,讓ATM更安全。第二,安全的環境。現在很多ATM都安裝了攝像頭、防窺罩等。第三,安全管理。除了技術、環境外,在管理上也很重要。現在各行都在建立集中監控中心,還有24小時監控錄像,并輔以專人巡查。第四,安全用卡。這點是從持卡人的角度來說的,持卡人在使用銀行卡時,一些用卡基本常識要了解。
陳振光:我舉兩個例子:第一,持卡人如果在取款的時候遮擋住本人正常的臉部,或者是戴著墨鏡甚至口罩,ATM會提示要取掉阻擋物才能夠進行交易。第二,針對假幣的糾紛,我們應用物聯網概念,對每一張持卡人取出的和存進去的鈔票會有跟蹤功能。ATM會將每一張鈔票的序列號掃描,整個系統在存取過程中會把數據輸送到后臺,我們通過監控可以看到持卡人在ATM上所取的人民幣的序列號。
服務外包仍需探索
主持人:從國內銀行ATM的使用情況來看,ATM服務外包在哪些方面還需要改進?
涂曉光:目前國外ATM服務一般采取外包的形式,已經比較成熟。從我們國內的銀行來講,服務外包還處于創新、探索、嘗試的階段。關于服務外包,目前銀行最關注兩個問題:第一,風險防范。第二,成本費用。
另外,服務外包從宏觀層面看還有兩個制約因素:一是金融管理部門對服務外包沒有一個明確的政策支持。二是服務外包目前來看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資質認證和行業標準。
我們也認為ATM服務外包是一個趨勢,未來各銀行為降低運營成本,獲得專業化的服務,可能都將探索嘗試外包服務。如果能夠有有效的、明確的政策支持和行業的管理辦法,以及外包服務的行業標準和資質認證,從各家銀行來講,都會積極地探索和嘗試。
陳振光:我國的ATM外包服務現在處于起步階段,因此還需要國家政策上的支持。從服務外包角度講,我們承接的外包服務,通過專業化的技術、規模化的運作和集約化的管理,增強銀行綜合競爭實力和服務質量并且使銀行綜合運營成本降低15%,且隨著行業的不斷成熟、產業的不斷發展,運行成本有進一步降低的空間。
劉晶:外包是未來銀行面臨的一個重大決策。國外發達國家的銀行,他們的非核心業務大多數都是外包的。目前為止在外包市場上資質的認定方面沒有固定的標準,對銀行來說,這就意味著風險。如何選擇放心的外包廠商,并不是件簡單的事。
羅志安:郵儲銀行在ATM服務外包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可以說有優勢,也有風險。優勢是借助外包公司的專業力量,能夠更大范圍地為客戶提供一些服務。但也存在一些風險,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服務方面。因為外包服務是第三方公司,是以盈利為目標的,在選擇布放ATM地點時,考慮更多的是利潤和跨行手續費的收益,這與有些地方比如校園內學生的需求會有沖突。二是客戶信息方面。服務外包公司會接觸到一些銀行客戶信息,保密工作做得怎么樣,存在一定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