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訪談報道  >  正文

陸波:物聯網標準需要在項目實踐中提煉

作者:詹富敏
來源:高工傳感
日期:2011-07-20 10:28:17
摘要:如何將傳感器、RFID、智能卡等前端產品相結合是形成物聯網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在物聯網的初期,既有系統集成能力更有自主研發的綜合型的公司將扮演重要的角色。中科怡海高新技術發展江蘇股份公司正是這樣一家致力于物聯網產業發展、示范項目行業推廣的高科技公司。本刊記者就物聯網產業發展、示范項目實踐等話題采訪了該公司董事長陸波先生。
    如何將傳感器、RFID、智能卡等前端產品相結合是形成物聯網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在物聯網的初期,既有系統集成能力更有自主研發的綜合型的公司將扮演重要的角色。中科怡海高新技術發展江蘇股份公司正是這樣一家致力于物聯網產業發展、示范項目行業推廣的高科技公司。本刊記者就物聯網產業發展、示范項目實踐等話題采訪了該公司董事長陸波先生。



      中科怡海董事長 陸波 

      爭取更早進入物聯網第二階段

  高工傳感:所謂3G時代還未普及,如今又跑步進入物聯網時代?

  陸波:首先我需要指出的是,你所謂的“跑步進入物聯網時代”,似乎有些冒進跟風的意思。其實物聯網這種理念、技術其實已經出現了十年,像起步比較早的日本1999年制定了E-Japan戰略,大力發展信息化業務。2004年日本政府在E-Japan戰略基礎上,提出了U-Japan戰略,成為最早采用“無所不在”一詞描述信息化戰略并構建泛在信息社會的國家。物聯網之所以現在才被國人所知,其實是因為世界各國都已經對物聯網有相應的戰略規劃,中國也必須要迎頭趕上。

  在我看來3G技術和物聯網其實不僅不沖突,而且它們還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3G只是一種通訊技術或者是手段,而前期3G由運營商推廣的效果一般。一方面是民眾適應和接受3G需要一個過程,而3G網絡本身也需要改善通信性能,另一方面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內容服務的匱乏,手機支付、視頻通話這些服務其實長遠看只是3G內容服務很小的一部分,運營商主打這些功能其實就是想突破3G服務提供的口子,但是比較乏力。這個時候物聯網正式進入了運營商的視野,電信運營商往往從M2M的角度理解物聯網,M2M未來會幫助運營商將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玩等一切的活動納入到3G業務中,會是相當巨大的市場空間。這也是為什么國內三大運營商追捧物聯網的原因。也就是說物聯網幫助運營商為3G提供內容服務,同樣3G技術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這也是為什么我認為物聯網的第三個階段是由電信運營商來搭建物聯網大平臺的原因。

  高工傳感:目前無錫市截止7月底已簽約物聯網項目為119個,相關企業為248家,您是怎樣看待這個數據的?

  陸波:首先我認為無錫快速凝聚一大堆優秀企業和示范工程,說明無錫作為“感知中國“中心的氛圍已經形成,這就是市場發展所需要的。

  其次,涌入的企業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種促進,物聯網的發展有幾個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由于大家對物聯網都不清楚,這就需要有一家公司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并快速的完成實施,讓大家來感知這個新興事物,中科怡海正好擅長這方面,也就在第一階段中脫穎而出了。第二階段隨著應用帶動產業,大量的傳感器以及物聯網產業中產品化東西快速、大量的進入市場。第三階段是既有完整方案,又有豐富的產品,這就更關注服務,更關注運營,這個時候可以由企業來投公共項目,通過運營的商業模式發展。這次進入無錫的這些企業都很好,都有自己的定位,對我們公司來講也是促進。中科怡海在第一階段的工作,也給了這些企業巨大的商機與方向,而中科怡海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和同行一起組成更堅實的產業鏈,做大做強。我們希望在無錫這個“感知中國”中心能聚集更多的物聯網企業,我們一起聯合起來,形成有創新、有合作、有促進的產業生態鏈并快速成長,這樣才能和國外同樣優秀的物聯網產業聯盟平等對話。

  高工傳感:物聯網產業可以說目前還只是初級階段,您認為如何才能走向成熟?

  陸波:在我看來,物聯網產業初期和政府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先從政府的應用起步,以應用帶動產業。當然,下一步就是一定要飛入尋常百姓家,要讓億萬民眾能接受價廉物美的產品。

  高工傳感: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中科怡海的優勢有哪些?

  陸波:首先,我們的優勢就是對于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及市場應用有著深刻的認識。我是做企業,我更關注的是市場需要什么•我們的方案、產品、服務能為客戶解決什么?

  其次,中科怡海從事物聯網應用有著良好的基礎,有中科院計算所強大的科研平臺,有怡海本身也有著完整的信息系統集成、自主軟件研發、工程項目實施產業鏈,更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各友好企業、科研院所的鼎力相助。

  最后,中科怡海的執行力很強,我們一支能在快速運動中完成戰斗任務的子弟兵。“感知中國”從“感知太湖”開始,中科怡海在物聯網產業化方面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感知太湖 智慧水利 80%自主產權

  高工傳感:傳統系統集成與物聯網時代的系統集成有什么不同?

  陸波:我們現在的系統集成已經進入WEB2.0和WEB3.0 的階段了,現在物聯網的系統集成和傳統的系統集成公司已經不一樣了,原來的系統集還處在設備級的

  組合,而現在的物聯網已經發展到芯片級或者各個層次的(通訊層和傳感層)之間的應用,這里面的工作量不像原來的那么簡單了。

  集成傳感器的優勢是傳統傳感器無法達到的,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傳感器,其將輔助電路中的元件與傳感元件集成在一塊芯片上,使之具有校準、補償、自診斷和網絡通訊的功能。像我們的“感知太湖,智慧水利”項目,需要實時監測的包括溫度、PH值、溶解氧、硝酸鹽等近10種水質參數,中科怡海不僅僅將這些不同的傳感器良好地集成起來,將所有參數的數據無差錯傳送到遠程實時監控系統,而且還要通過3G傳輸方式、太陽能電池板供電、傳感器與視頻識別技術相結合等手段綜合構建每個監測點,使得監測點在維護、運轉方面獨立性強,安全性高、實時性好。

      高工傳感:請給我們介紹一下“感知太湖,智慧水利”這個項目及其特點。

  陸波:在無錫,太湖就是我們的母親湖,是我們無錫的財富,但是由于無錫及周邊的快速發展使得太湖的水資源受到破壞。07年的時候無錫發生了水危機,當時太湖水系牽動著無錫人民甚至是全國同胞,我們通過物聯網(傳感網)技術參與到太湖水冶理的工程當中,這也是水利工程當中對水環境治理的一個重要板塊。

  說到水利系統的特點,我想目前我們的一期工程已經達到實時監控、預警,并且構建了車船調度的一個大平臺,真正實現智能化調度,而不是依靠調度室的人工操作。該項目整體上基于無錫水利局信息中心現有先進指揮控制平臺,利用物聯網技術對藍藻湖泛發生進行感知和智能車船調度,并實現相關業務數據的集中管理,最終建設一個具有智能感知、智能調度和智能管理能力的一體化綜合管理及服務系統。

  高工傳感:目前這個系統的穩定性如何?

  陸波:水利項目時效性極強,無錫市水利局要求我們必須在6月份要完工,因為夏天是藍藻活躍的時期,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是整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非常注重細節,對質量檢測也是一絲不茍。

  可以說,這個項目的穩定性可以算是一流的,我們也沒想到第一個項目就做的這么順利。能取得這樣的成功,我要感謝無錫市委市政府、無錫市水利局領導給我們提供了這個機會,同時也給我們創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同時也要感謝中科院計算所的李國杰院士、隋雪青副所長、謝高崗主任、崔莉副主任及中科院的其他專家,他們確實在這個項目投入了很多精力;還要感謝我們公司的全體員工,他們很努力,可以說那幾個月他們都是白天接著晚上干,這個項目做成之后,公司的技術水平也提升了一個臺階。一般來說像這樣的大工程,很多技術都是第一次在實施,肯定會有些不穩定;但是事實上整個系統的很穩定,到目前為止,基本上沒有產生誤報現象,非常精確。

  高工傳感:系統中是否選用了無錫本地廠家生產的傳感器?

  陸波:我們已經和本地的一些公司進行了友好的、富有建設性的合作。當然傳感器是一個很豐富的產業群,各個企業也各有所長,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某一家公司全部都可以做的,當然隨著物聯網的發展肯定會有這樣的公司生產這些專業的傳感器。我們和國內的優秀廠商一起合作,為水利這個項目我們定制了一些傳感設備,也有部分是采購或采購后再加工的,但我們測算這個項目80%以上可以說是我們的自主產權了。

  在傳感器研發方面,我們公司現在也是投入了巨額資金。如果純粹作為一個商業項目來做,我們可以選最成熟的產品進行組合。但是考慮到物聯網將來的發展及將來更多的,如安全問題等,從對國家的戰略負責的角度看,我們掌握一些核心的東西,要有自主研發的傳感器,和中國的企業一起在物聯網的產業中發展;物聯網也不僅僅是針對信息產業這一塊,它還可以帶動各個產業的共同發展。

  標準需要在實踐中提煉

  高工傳感:在您看來,中科怡海目前的機遇和挑戰分別是什么?

  陸波:我們的挑戰來自于客觀環境也來自于自身的要求。客觀環境指的是物聯網產業還處于初級階段,物聯網產業本身的很多問題都是我們需要重視的:第一,資金和成本問題,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物聯網的發展將受到限制。第二,技術問題。目前的國產傳感器對外部環境指標要求比較高,特別是對濕度、溫度的要求,一旦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其工作效率可能就要打折扣。第三,標準問題。物聯網的發展必然涉及通信的技術標準,而各類層次通信協議標準如何統一則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中國涉及到物聯網的各種行業門類眾多,標準化但至今仍未有統一說法。第四,產業化問題。物聯網的產業鏈復雜龐大,其產業化必然需要芯片商、傳感設備商、系統解決方案廠商、移動運營商等上下游廠商的通力配合,而在各方利益機制及商業模式尚未統一的背景下,物聯網產業發展將不會一帆風順。

  高工傳感:關于標準方面,中科怡海有什么考慮?

  陸波:這項工作是我們非常重視的,中科怡海正在做的事情,都是目前國內、國際上沒有做的事情,我要求技術人員承擔起物聯網應用的同時,時刻要求自己學會總結學會演進,將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行業標準從中提煉出來。

  高工傳感:物聯網時代其實也是信息產業爆發的時代,對于IPV4資源枯竭IPV6發展跟不上的現狀,如何解決物物相聯的互聯網時代每個相聯物的地址分配問題?通過軟件系統?

  陸波:我認為將每個物體都加上地址還是個比較遠的問題,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按理說,物體的IP化在目前的技術來看,是一種最理想的解決方式。但目前物聯網范圍內的很多企業還在大量通過條形碼來為物體編號,那么以后他們愿意將編號的方式改變嗎,這其中已經形成的巨大產業能夠“華麗地轉身”嗎•

  而且這個問題類似于目前備受關注的三網融合,IP編號和傳統的條形碼都是一種方式,只有問題和矛盾愈加嚴重時才會考慮進行融合。但是,等到需要融合的時候,說不定出現比IP技術更加先進的技術來取代它了。這里面不確定的因素很多。IPV6你說發展跟不上時代,但我覺得現階段還是可以用的,只是需要外圍的各種技術都要參與進來支持它。

  “感知中國”一定要有一顆中國心

  高工傳感:目前的物聯網項目開發成本與市場效益是什么情況?

  陸波:做物聯網,不能指望前幾年就快速盈利,如果我們純粹從商業性質考慮,我們可以較快盈利,為了這個項目我去找產品,不管它是國內還是國外廠家的,我都把它拿過來使用,這種方式去做我肯定會有利潤的,但是既然我們開始決定從事“感知中國”的發展,對我來說也是企業家責任的升華,我們更多的或者說有意的把自己研發的東西投入進去。

  舉個例子來說:在水中投5個傳感器,國外進口的一個傳感器只需要20萬,而我們自己研發的傳感器成本可能遠遠大于20萬。如果只是購置,或許很簡單;但是從長遠考慮,我還是決定投入資金研發,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有話語權。而且正因為中國有了,或許也會讓國外的價格降下來。所以說中科怡海現在的市場效益還在投入階段,如果一定要站在盈利的角度來講,我只能說盈利是在未來,可能是在一年兩年之后,但是作為中國的企業,這一步是一定要走的。“感知中國”我們一定要有一顆中國心。我們做的產品一定更要有中國的產權。

  高工傳感:請您談一下中科怡海未來的發展遠景是怎樣的規劃?

  陸波:物聯網給了我們企業一個很好的機遇,后面我們將專注于物聯網產業,一方面通過物聯網完整的解決方案去帶動我公司的對外發展,我們可以走出無錫,打造中國一個又一個的“感知城市”,我們自己用完整的解決方案建設智慧的城市,為物聯網的行業應用提供實施方案。同時怡海要快速的形成傳感器產品線,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主產品,通過產品來幫助其他企業的方案商或者系統集成商把物聯網產業快速的發展起來,應用到生活當中去,使得將來的物聯網產品像現在的手機一樣,是人人買得起的產品。

  中科怡海欲借中國物聯網產業中心之天時、聚中國工商業發祥寶地之地利、凝太湖之濱政府企業界之人和,秉承“引領物聯網、感知中國心”的經營管理理念,踐行“誠信務實、快速執行、創新超越、團隊制勝”的企業文化觀念,努力成為受人景仰的企業集團,讓全中國人都能享受到中科怡海人創造的科技成果。中科怡海爭取三至五年上市,以更好的在物聯網產業中快速、持續的發展。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