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預付卡多數已提交牌照申請
共享一卡通、新華一城卡、大眾商務卡、紐斯達卡等均在申請之列
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發放已經一月有余,現在距離9月1日大限僅剩下兩個月。雖然央行也在網站上不斷更新公示名單,但是記者發現一些上海預付卡企業仍未在央行網站上“亮相”,不過這些企業普遍很有信心在大限之前獲得預付卡發行的資格。
預付卡企業“不擔心”
除了隨處可見的聯華OK卡、杉德卡等,世面上還流通著不少色彩繽紛的卡,雖然這些卡的名氣不大,但作為多用途卡的發行商,也必須拿下牌照才能讓自己在這個市場上立足。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部分企業都已經向央行提出了申請。“我們3月份就開始準備材料,并且已經向央行提出申請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此項業務。”發行紐斯達卡的上海紐斯達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戶經理陳先生告訴記者。而其它例如發行共享一卡通的上海共享商業增值網絡服務有限公司、發行東方文化卡的上海東方匯融文化商務公司、發行大眾商務卡的上海大眾交通商務有限公司、發行春秋商旅卡的春秋航空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均告訴記者已經向央行提出了申請。
第一批發牌從去年年底傳出風聲到最后塵埃落定,用了將近5個月時間,如今離大限才2個月時間,這些企業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如愿以償獲得牌照嗎?“目前央行已經對我們公司作了制度、反洗錢和支付安全方面的檢查,基本都通過了,9月前應該能順利拿到牌照。”發行新華一城卡的上海新華傳媒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偉告訴記者。紐斯達卡的陳先生認為,第一批發牌緩慢,可能因為發牌過程中在不斷調整政策導向和政策細節方面的問題,而現在,有了第一批發牌的經驗,接下去應該會加快速度,所以,如果是一家材料準備充分、具備一定實力的企業,在大限之日之前拿到牌照的概率很大。
而對于結果,各企業均表示無論是否能拿到牌照,都將會根據國家相關的政策法令來執行。
可能還有兩批牌照發放
即使沒有獲得牌照,預付卡企業也不會“突然死亡”,因為他們還能“仰仗他人鼻息”而繼續生存下去。
“比如A公司已經獲得了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的許可,而B公司卻沒有通過審批,那么A公司就有機會收購掉B公司,而B公司也樂于在別人的屋檐下繼續發展自己的業務,和別人共分一杯羹。”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表示。
張萌認為,獲取牌照是所有今后想走發行預付卡這條路的企業必須取得一個“準生證”,如果由于時間關系或者自身存在的問題,最后沒有獲得牌照,那么預付卡行業將會出現一個“大魚吃小魚”的局面。
張萌告訴記者,從準備材料到提交材料以及到央行審核、檢查、公示,到最后發牌,最快也需要一個多月時間,所以現在要提出申請的企業應該都提出申請了,否則可能就會來不及。據張萌預測,到9月1日大限之前,可能還會有2批牌照出爐。
黃牛觀望氣氛濃厚
對于企業來說,他們關心的是自己能否取得牌照,立足于預付卡市場;而消費者關心的是,自己手中的卡能否通過各種渠道消費掉,而不是變成一張廢卡。
在此前的采訪中得知,預付卡企業人士告訴記者,只要是在9月1日之前發行的卡,在有效期內依然能使用,對于9月1日之后的預付卡使用情況,還沒有明確的細則出臺。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大多數黃牛目前還是在一如既往地收卡,無論是發行量大的卡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卡。
而對于這些發行預付卡企業的走向,這些黃牛也大多處于觀望中,“目前還是照常收卡,但9月1日之后,如果有的卡不能再發行或者不能用了,我就不會再收,關鍵還是要看國家政策。”一位黃牛告訴記者。另一位黃牛則一點都不擔心,他表示如果9月1日政策禁止某些卡再發行,或者部分卡不能再用了也有對策處理這些卡。至于會出何對策,該黃牛表示要視政策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