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電池的RFID標簽可用于車輛自動識別
2011年9月12日,美國舊金山——2011年秋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IDF2011)將于9月13-15日舉行。此前一天的技術前瞻日,英特爾展示了各種計算技術在災難管理領域所發揮的作用。英特爾生態技術戰略負責人(eco-technology strategist)Keri Carkeek主持了相關研討會,聚焦于災難管理各個階段的技術需求。
參加此次研討會的人都是實戰經驗豐富的專家,包括:
Perry Olson,英特爾公司IT風險與安全管理專家
Michael Bowers,Mercy Corps戰略響應與全球緊急救援高級總監
Frank Schott,NetHope高級全球項目總監
Bob Marshall,Earth Networks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Carkeek首先介紹了災難管理、相關的常用術語以及災難管理的不同階段,并且簡要介紹了災難管理如何受益于諸多計算創新。在IDF技術展區開幕之前,Carkeek和各位專家、演講嘉賓用一天的時間探討了災難響應的各個階段:減災、備災和反應。
過去的一年災難頻發
技術展區包括了災難管理方面的十幾項展示,從報警和反應,到疏散和交通管理等。下面簡要介紹技術前瞻日的各研究項目內容:
減災
在災難中丟失數據的企業中,60%會在6個月內倒閉1。此次展示的研究項目聚焦于“業務連續性”以及如何通過提前計劃而提高應對災難的彈性。
備災期間的極端事件模擬
虛擬環境常用于電子游戲,但英特爾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一種新的軟件架構。當這種軟件架構與云計算模式結合使用時,應用程序能夠給用戶帶來超越當前條件限制的體驗。英特爾的“分布式場景圖”(Distributed Scene Graph)是一種基于云的充分三維虛擬化應用,能夠讓數千個人參與到災難模擬場景中。利用沉浸式的、真實的演習方法,這個虛擬化體驗可幫助社區民眾了解有可能發生的大規模事件是什么樣的。雖然游戲本身只能模擬災難發生時的一小部分事件(例如有限的通信和交通崩潰),這個框架可以擴展,增加許多不同的模擬引擎。大規模互聯網游戲的使用,能夠通過互聯網實現廣泛的參與性,而其成本只相當于現有培訓模式的很少部分。專家可以觀察并研究參與者在模擬環境中,處于安全區時的自然反應,然后開發更好的決策和社區培訓工具。
用于災難報警與反應的持續性偵測
在這個領域,參觀者可以接觸幾個具體的例子,親身體驗低成本、實時傳感器在災難管理中所發揮的重大作用。
實時交通管理:帶電池的RFID標簽可用于車輛自動識別;放置在車輛中可幫助顯示交通狀況。本功能可用于城鎮規劃和交通疏堵管理,人們可以研究它提供的重要數據,從而為疏散路線和疏散規劃提供支持。該平臺的獨特之處在于其高安全性和加密保護。
化學物質與顆粒物檢測:這個無線傳感器平臺用于檢測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和顆粒物,以便建立安全方面的應用。根據檢測到的關鍵信息,人們可以啟動異常狀況調查。例如,水汽和顆粒物檢測板可用于檢測化學物質泄露,如機場安全漏洞,以及建筑物著火等各種情況。。
火球(Fireball):向第一批緊急救援人提供及時而精確的信息至關重要。這個傳感器可以收集火災現場的信息,讓救援者在派人進入災難現場之前評估實際情況。這個機柜可以適應火災等極端狀況,同時讓平臺能夠發送溫度、揮發性物質以及空氣質量等信息。這個低成本Fireball傳感器可以檢測最熱的地點以及火災的化學成分,并把原始數據發送給第一批緊急救援車。救援車再發出信息到消防隊員的智能手機上,以及后方辦公室。
水質:水質量傳感器可以持續檢測水化學條件的16個參數。這個低成本平臺擁有易于使用的用戶界面,讓用戶可以清晰地了解所有16個參數并輕松地評估實際情況。
石油鉆機結構穩定性傳感器:使用加速計、陀螺儀、磁力計和重力計,設計、開發出一個易于安裝的小型傳感器,它可以跟蹤結構的移動情況以監測其穩定性。在海上石油鉆塔結構的應用,是英特爾所發現的對該測試平臺要求最苛刻的應用。
備災
官方經濟學家估計,2008年美國經濟的三分之一——大約4萬億美元與天氣狀況息息相關。全球有超過25億人從事農業相關活動,天氣是決定其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在這個領域進行的研究,技術核心是無所不在的偵測和高性能建模,以便為災難做好準備。例如,提前幾分鐘預測龍卷風,就可能會拯救很多人的生命。
通過大眾提供的信息進行疏散交通管理:車載傳感器支持實時建模以幫助疏散人群。
永遠在線的的災難報警移動設備:始終聯網的移動設備可以在低功耗狀態下保持與云的連接。這項技術可以通過設備傳遞信息,包括災難報警和最新信息,甚至在設備處于休眠狀態下也可以。對于用于災難報警的移動設備,它們必須具備這些功能。
地球網絡(Earth Networks):Earth Networks提供與氣相關、最先進的暴風雨預測,提醒全球各地的消費者、企業和政府機構。Earth Networks為決策和安保提供高級的環境情報。
反應
災難發生后,人們需要立即了解實際情況,并判定哪里需要什么資源支持,而受災地區的地理空間圖像對此至關重要。研究人員演示了一種開源平臺,可收集和共享人群提供的信息幫助指揮者對災難做出反應。
常規網絡無法使用時提供連接:災區通常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可靠網絡連接的可用性,這是因為災難會損壞傳統的網絡和電力基礎設施。這給營救和恢復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延緩了災難反應的速度,并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提供替代解決方案。英特爾的平臺在各種危機環境中進行了測試。在沒有或缺乏互聯網接入和電力的情況下,它可以快捷地部署以提供類似互聯網的服務。這個移動接入點采用低功耗英特爾®凌動™處理器,并且支持web服務器、電子郵件服務器和容遲聯網等各種服務。這個平臺支持各種電源,例如演示中使用的是光伏電池,但也可以輕松地配置使用發電爐或其它電源。為了與互聯網連接,這個平臺可以輕松地配置以支持間歇性GSM網絡、衛星或WiMAX以及人們攜帶的“數據騾子”。在瑞典北部進行的實驗中,英特爾甚至使用了直升機。
面向遠程醫療服務提供商的高質量可靠視頻:這款處理器可以在WiFi和3G等多個信道之間無縫切換,獲得并保持可用的最強、最可靠的信號。從而提供無縫的在線視頻。它也可以用于專家之間的視頻交流,這些專家可能無法親身前往急需專家幫助的偏遠或受災地區。例如用于進行高度專業化的遠程手術。
用于應急交通管理的機載雷達:該演示展示了應急反應中心的操作員如何在颶風襲擊城市的夜晚監控疏散路線。在演示中,暴風雨造成警用直升機無法起飛,但來自云層之上的雷達機的數據可以傳輸至采用英特爾®至強™處理器的服務器。在幾秒鐘內,先進的雷達算法就可以確定區域內所有車輛的精確位置、速度和行使方向。
面向受損電網的能源管理:該演示展示了將來在拉閘限電的情況下如何管理能源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