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移動用動態監控技術加固“移動的校舍”
【編者按】 甘肅正寧縣校車慘劇,再次刺痛公眾的神經。家校雙方期盼重視校車安全,加固“移動的校舍”,全社會無不呼吁把校車安全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各地都在規范校車出行標準之際,然而在孩子登上校車踏上回家之路,誰來保障孩子們是否按時乘車?誰來監督校車的行車狀況?誰又能保證孩子們的路途安全?在中國移動濟寧分公司,他們研發的校車無線動態監控技術正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庇護著每一個往返于家校之間的孩子。
提起“公交”和“助學”,早在2006年,山東濟寧市兗州公交就被兗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捐資助學先進單位”榮譽稱號。為減少孩子上學安全隱患,同時緩解城市道路交通壓力,兗州公交主動一直長期將實施助學公交線路納入頭等大事。
2011年11月初的一個清晨,一種外形很酷的“長鼻子”公交車首次亮相兗州城市街頭,當車身兩側的 “坐上助學公交車,孩子行程全掌握”和“孩子快樂成長的方舟,家長安全放心的搖籃”漸漸清晰地映入人們的眼簾時,市民開始對這種“長鼻子”助學公交車評頭論足;“原來助學公交車是這樣的,我們再也不用為孩子上學、放學安全問題擔憂了。”
其實在漂亮的“長鼻子”校車的背后,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還有一群默默奉獻的人們為每一個孩子的出行在保駕護航,他們就是中國移動(微博)兗州分公司精英團隊。
一、只要是惠及民生的事 做就做到最好
“我們在得知兗州公交公司的“助學公交”項目的建設想法后深有感觸,中國移動作為通信領域的技術專家,我們不僅是先進通信技術的實踐者,更是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先行者,助力建設平安校車是社會安全所需,教育發展所需,百姓民生所需,我們有能力也有義務把這件事做好,我們利用自身無線通信網絡優勢,將“平安寶貝” 校訊通業務、“無線視頻”等信息化應用進一步集成到校車中去,從而豐富和強化“助學公交車”的服務內容,為孩子們的出行之路再添一道防護墻”。濟寧移動兗州分公司經理劉作鵬向記者介紹。
兗州移動把助力平安校車建設項目正式立項之后,所有相關技術和業務部門都緊密圍繞這一項目緊鑼密鼓的動員起來,畢竟這種嘗試在地級市電信部門還是首次,兗州移動結合以往研發推廣的“校訊通”業務,在此基礎上開展了一系列的技術研發。
“做這個項目還是很有難度的,因為沒有現成的案例可循,以前我們做無線監控很多是靜態的,技術要求相對較低,無線數據傳播也相對穩定,現在把無線收發終端放在移動的校車上,還要考慮到天氣和路況信息,所以首先要保證各種數據的傳輸必須非常穩定、精確,而且這是個高度集成的工程項目,從信息采集、數據分析、端口傳輸到短信發送、監控畫面壓縮上傳等等,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到萬無一失。”濟寧移動公司重點業務部李然副經理說。
為了不影響校車的正常運營,在兗州公交公司的積極配合下,兗州移動公司的網絡技術人員在夜間來到兗州公交公司,深入熟悉校車運行的特點,專門設計出了一整套適合校車的無線動態監控的硬件設備,并且精益求精的隨車進行了上千次的實際路況演練。“你可以考考我,我閉著眼就能說出每輛校車的行車路線。”網絡測試人員小楊告訴記者:“每輛校車的路線我都騎著車子跑了幾十趟,主要是排查沿線的無線傳輸質量,這分分毫毫都關系到孩子安全,容不得半點粗心大意。”
安裝了中國移動無線動態監控的校車安全運行至今,所有硬件和軟件運行正常,這正得益于移動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和無私奉獻。
二、安全接力 從登上校車開始
11月21日早上 時 分,在企業上班的郭先生像往常一樣準時收到一條“……您的孩子已于7點30分上車,安全到達學校”的短信。郭先生說,兒子在兗州第一實驗小學讀3年級,每天都是獨自乘坐校車上學,而每次收到短信,知道孩子已經平安到達學校,他就可以安心上班了。
郭先生收到的這條短信,正是兗州移動開發的動態校車監控技術的一項基本功能。每個孩子在登上校車的時,都會像乘坐普通公交一樣,在校車上刷一下手中的通勤卡,孩子的身份信息輸入校車接收設備的同時,內置在校車上的信息收集設備立即使用中國移動的無線TD網絡發送一條短信到孩子家長的手機上,而當孩子離開校車刷次卡,何時下車的短信同樣會發送到家長手機上,這樣的短信內容對與每一位家長來說,無異于是一顆確保孩子行程安全的“定心丸”。
通過濟寧移動平安校車短信通知的應用,孩子的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學生上下車時間、地點、乘坐車號和行走路線等情況。教師和家長只要打開手機即可準確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這樣就彌補了學生不在學校還未到家期間,學校家長都問及不到,管理真空時間上的一些擔憂。
從兗州移動的校車動態無線監控項目中受益的不僅僅是學生,兗州教育局的***主任說“家長在工作的時候想著孩子,掐著時間怕自己忘記接孩子的時間。有些家長因為要接孩子,放棄一些高待遇的工作。現在孩子的家長收到這樣的平安短信,家長可以安心的工作,家長也不需要擔心孩子上學放學路途的安全問題。”
三、看的見安全 動動手指就能實現
“一看電視說哪兒的校車出事了,我就好幾天睡不好覺。以前心總是提溜著,現在可省心了,不僅能收到短信,還能看見兒子在車上做什么”。 家住******小區的***滿意的告訴記者。
收到短信只是知道了孩子的行程,孩子在校車上家長也能看的見。
采訪中,記者登上“大鼻子”校車和孩子們一起行駛在兗州城區,在安裝了移動公司無線監控技術的校車上切實的感受了一把什么是隨時隨刻的安全,堅固的校車里裝有***個高清晰攝像頭,可以拍攝車內所有乘員,“這些攝像頭可以把實時的監控畫面傳送到普通電腦和手機上,而且家長可以遙控設置攝像頭角度,觀察自己的孩子在做什么。”駕駛員向記者介紹。
記者隨即打開手機,登入****系統之后,校車內的情景一覽無余,如果記者作為身邊孩子的其中的一位家長,心情一定會非常好,因為孩子似乎就在身邊,這樣踏實的感覺確實讓人舒心。
兗州15中的****校長對記者說:“以前中國移動的“校訊通”已經做到了全天候在線監控,不過那是在校園里,校訊通可是我們的好幫手,我們利用“校訊通”向家長開放校門和校園視頻, 家長在手機和網上在線就可以觀看校園情況,校訊通不僅能幫助家長及時掌握學生到、離校等信息,老師還能后臺管理系統統計學生考勤情況。現在移動公司的無線監控又裝到了校車上,學校內外都可以為家長提供孩子的視頻信息了,這樣的技術是最務實的,也是百姓市民最需要的。”
四、在校車上實現遠程動態監控只是個起點
記者看到,孩子上學、放學時,學校門口是最繁忙的,電動自行車、汽車、三輪車等交通工具往往能將校門圍個水泄不通。學生在車流中穿梭,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交通安全隱患。如果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上學需要家長接送的局面,那么校園周邊環境會變得更加和諧,同時為校園周邊的交通安全構建良好基礎。
而普通校車上路行駛,同樣會引發家長的顧慮,只有安裝了中國移動的動態監控系統的校車才可以無縫隙覆蓋孩子的出行的各個環節,那么校車的外部社會環境是否也需要這樣一種技術,從校車啟動開始,就開始給予校車一種行駛“特權”呢?
記者在兗州移動公司獲悉,他們正和兗州市教育、交通、道路管理部門積極協商,爭取運用先進的無線傳輸的技術把校車運行狀況提升到政府職能部門直接實時監控的層次,比如在交警監控中心,實現動態視頻監控校車運行,和校車進一步達成實時互動,根據市區的交通、天氣狀況為駕駛員規劃路線,實現對運行中的校車進行引導、救援等功能,并且通過監控,觀察校車是否超載、超速等,從而為校車的安全行駛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