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18項高科技成果添彩高交會
11月16日上午,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上海交大攜18項高科技成果亮相高交會,在展覽項目數量、自主創新、實際應用及產業化等方面均有新突破,受到主辦方、參展方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620)this.style.width=620;">
620)this.style.width=62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深圳市市長許勤等參觀了我校展覽項目,對交大的科研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副校長張文軍出席2011中國物聯網發展論壇并作主題發言。科研院副院長曹兆敏等出席高交會。
620)this.style.width=620;">
在物聯網發展論壇上,張文軍作《物聯網高科技人才培養實踐與探索》的主題發言。上海交大是唯一一所在論壇上發言的高校。張文軍在發言中介紹了物聯網產業發展與人才需求、物聯網人才培養的理念與實踐和物聯網的技術探索與應用開發,并對面向未來的物聯網發展布局進行了展望。張文軍說,隨著中國“互聯網時代”向“物聯網時代”過渡,發展物聯網已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將對各行業的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近年來,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迅猛,人才需求旺盛,缺口大。上海交大在物聯網領域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構建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縱橫交叉的物聯網人才培養體系,推進全過程、多層次、立體化物聯網人才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培養未來物聯網產業的高層次領軍人才。面向未來,張文軍表示,上海交大將致力于建設可持續發展城市為主題的國際科教園區,利用物聯網技術,挑戰超大城市發展全球難題,深化國際化辦學,匯聚全球智慧解決中國問題。
620)this.style.width=620;">
620)this.style.width=620;">
論壇結束后,張文軍來到上海交大展臺視察,邊觀看展出項目,邊聽取工作人員的匯報。隨后,張文軍來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展臺,看望了上海交大設在該展臺的“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城市”項目及其工作人員。
據介紹,今年高交會的論壇主題為“促進國際創新合作,加快發展方式轉變”。與本屆主題緊密結合,上海交大的參展項目涉及臨床醫學、先進裝備制造、海洋深潛、生物農藥、電力系統安全、信息智能化控制、機器人、醫療儀器等領域,其中1項成果曾獲得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6項成果曾獲得201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620)this.style.width=620;">
620)this.style.width=620;">
在展覽臺前,上海交大的參展項目格外引人注目,前來問詢的人絡繹不絕。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參展項目既體現與國家戰略需求對接,又充分注重產業轉化和民生應用。“玻璃基質子交換膜”、“城市電網電災防治關鍵技術與應用”、“大型、高硬球面精密磨削技術與裝備”、“灌注式熱化療腫瘤治療系統”、“海上重型起重裝備全回轉浮吊關鍵技術及應用”、“腦機交互的多模態司機疲勞檢測系統”、“微生物源綠色農藥申嗪霉素的創制和應用”、“微通道換熱器開發”、“應用及全自動制造技術”、“無人遙控潛水器系列”、“先進鎂基材料及其應用技術”、“智能助行機器人”、“相轉化水凝膠微針透皮貼片”和新一代高效“工業味精”等項目,均在同行業、同專業領域處于領先水平。
記者了解到,在18項高科技成果中,上海交大醫學院展出項目5項,約占展出項目總數的三分之一。歷年來,醫學院和醫學院科研處對高交會科技展覽高度重視。今年的參展項目包括獲得2010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王振義院士首次應用全反式維甲酸在臨床上成功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還包括“白血病細胞分化與凋亡的新機制”、“多模式部分肝移植關鍵技術研究及其臨床應用”、“口腔頜面部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的臨床治療研究”、“危重新生兒營養支持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等臨床醫學和轉化醫學方面的前沿科技成果。
620)this.style.width=620;">
我校高度重視此次高交會,科研院精心組織,黨委宣傳部、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醫學院等單位大力支持,積極配合,多方形成合力,使展出成果無論是展覽項目數量,還是高科技含量,均在兄弟高校前列,展現了我校雄厚的科研實力和一流的科研水平。參展高科技成果備受與會專家學者、企業人士的高度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