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RFID醫療受關注
作者:袁蓉
來源:新民網
日期:2011-11-16 08:48:49
摘要:11月15日下午,市政協委員年末視察活動專題組來到浦東外高橋保稅園區,就“三港三區”聯動發展的推進情況進行視察。
11月15日下午,市政協委員年末視察活動專題組來到浦東外高橋保稅園區,就“三港三區”聯動發展的推進情況進行視察。
2009年,上海成立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對洋山保稅港區、外高橋保稅區和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實施統一行政管理,從體制上實現了“三港三區”的聯動發展。經過兩年的發展,綜合保稅區功能優勢已經初步體現。
據記者了解,截至2011年底,綜合保稅區預計完成銷售額96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約占全市的20%;進出口總額980億美元,其中進口額750億美元,占到全市的33%;工商稅收375億元人民幣,增長21%。上海綜合保稅區已經成為上海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外高橋保稅區目前已建成了酒類、鐘表等十大貿易平臺,5700多家企業在平臺上開展國家貿易業務,其中手表、酒類和化妝品進口貿易已經占全國的三成以上。
在暢聯物流公司,委員們對該公司研發的RFID醫療器械物聯網系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據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套系統不僅能夠解決進口產品無法追溯導致的報關困難問題,也能起到輔助銷售跟蹤、缺陷召回等作用。這套系統目前在美國已經全面鋪開使用,中國還尚未普及,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考察結束后,政協委員和來自綜合保稅區的代表就港區的發展進行了座談。委員們認為,稅收機制、匯率管理和行政效能等是制約上海綜合保稅區向更高層次邁進的“絆腳石”。
委員方懷瑾表示,三港聯動關鍵在口岸,“港與區的海關監管具體部門和政策往往都不一樣,企業在這其間很不方便,希望下一步深化貿易便利,和相關監管單位做好溝通。”而港澳委員高叔平則認為,要拉近上海和香港、新加坡等發達自由貿易地區的差距,稅收政策和外匯政策都需要做適當地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