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圖24小時RFID圖書館明年開放
日前,天津圖書館復康路館三樓自助借還書系統正式啟用,這意味著天津圖書館向智能化圖書館轉變又邁進了一大步。自從2008年天津圖書館改擴建項目列為本市的20項民心工程以來,天圖的變化日新月異。改造后的天津圖書館不僅大樓外檐簡約大氣,館內大廳煥然一新,館內的高科技設備也令記者大開眼界。未來的天津圖書館將有三大新變化——不僅變身三個館,還將于明年起免收工本費、借閱費。此外,24小時圖書館也即將啟用,夜晚去圖書館借書換書也將成為夜生活的一種新選擇。
自助借還書系統借閱流程
借閱證放置在掃面區域
屏幕隨即顯示借閱信息
根據提示將所選書籍放置在感應區
系統通過RFID自動感應出書籍,屏幕中顯示出所借書籍的詳細信息
選擇確認鍵
系統打印借閱憑證條
變化一
“三館一體”各有分工
預計明年5月份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館開放后,本市將形成總建筑面積為12.7萬平方米,計劃藏書量可達1200萬冊的‘三館一體’的天津圖書館集團模式。其中,文化中心館將成為天津圖書館總館和管理服務中心,并以社科類讀書為主,滿足市民普及性和休閑性閱讀的需求。復康路館將重點放到科技類圖書,一方面提供大眾化的科技文獻服務,另一方面開展專業化科技文獻深加工服務;海河教育園館則將作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心,以社會科學、文藝類讀物為主,為園區師生課外閱讀及當地居民提供服務。屆時,讀者在任何一個館都可以辦理一張RFID讀者證,而且三個圖書館均可以使用。
變化二
明年起取消工本費借閱費
天津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明年1月1日起,復康路館將實現自助借還書系統全覆蓋,同時將RFID借閱證逐步代替原有老證,并取消以往的工本費和每年的借閱費。
變化三
自助借還書系統全覆蓋
新改造的圖書館還更多體現了人性化服務,納入高科技系統,為讀者及專業人群提供更多的信息、資料等相關服務。昨日,天津圖書館復康路館三樓自助借還書系統正式啟用。明年1月1日起,復康路館將實現自助借還書系統全覆蓋。圖書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圖書RFID讀者證,是一種物聯網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簽產品,這張圖書證內的芯片記錄著一切和讀者有關的詳細信息,讀者可能通過機器掃描,來實現自助借還圖書。
讀者張先生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使用圖書館自動借還書系統借閱圖書。張先生首先將借閱證放置在掃面區域,屏幕隨即顯示張先生的借閱信息。根據提示,將所選書籍放置在感應區,系統通過RFID自動感應出書籍,屏幕中顯示出所借書籍的詳細信息,選擇確認鍵,系統打印借閱憑證條,這樣整個借閱過程就完成了。目前,這套自動借還圖書系統在天圖復康路館共有18臺,今后圖書館的借還服務將全部使用這套設備。
事實上,天圖服務的提升還不僅如此,據借閱處劉群主任介紹,圖書館二樓將會改建成為休閑式閱讀區,將桌椅全部替換成沙發。據工作人員介紹,一樓的自助還書機也在加緊調試安裝中,由于周六、日將會有大量讀者來圖書館還書,圖書館常常出現排“長龍”的現象,使用這套設備后這一現象將會成為歷史。自助還書機,直接連接傳送帶,圖書通過12個分揀口將實現自動分揀。
明年1月1日起,RFID借閱卡可以使用后,圖書館大門外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也將隨之啟用。24小時圖書館,由書架、電腦操作臺、取放書口組成。使用方法及外觀與自動售貨機類似,書架上每本圖書下方都會有相應的貨位號,驗證讀者身份后,只需要輸入這些號碼,機器就會自動將所需要的圖書傳遞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