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到“智慧商圈”逛一逛
如今,如果你沒有一丁點手機數碼方面的知識,到各大餐廳就餐真要成為“奧特曼”(OutMan)了,排隊有“隊信通”、點菜有“掌中寶”、結賬時請出示手機下載的電子打折券……當你走進徐家匯、五角場、大寧國際等商圈,“叮咚”聲不斷,來自電信運營商的“隨行通”如影隨形,向您推薦最新優惠信息,好比一名看不見的商品導購員。而出門不帶錢包,輕刷手機就能結賬,已然成了網絡達人新玩法……本市三大電信運營商正為各大商圈注入的愈來愈濃的“智慧元素”,讓上海這座國際購物天堂變得更加舒適、愜意、便捷。
看不見的貼身小秘書
“中午吃什么?”當許多白領在為午飯問題發愁時,在港匯廣場中工作的徐小姐卻很篤定,原來上海電信的“隨行通”平臺今天又按時向她天翼手機發送了一條徐家匯商圈的餐飲優惠打折信息。
“隨行通”業務是通過獲得手機用戶的位置變動信息(移動通信蜂窩網絡會記錄下用戶手機的到達信息和離開信息),實現在特定區域、特定時間,對特定客戶群發特定短信的電信增值服務。世博期間,“隨行通”向世博游客推送了近7000萬條氣象、交通、場館閉館等實用信息,被譽為風雨無阻的“小白菜”。
上海電信南區局有關人士介紹說:“上海電信‘隨行通’堅持為用戶考慮,最大程度照顧用戶感知:比如,一個異地號碼初次進入商圈,表明機主可能是外地來滬游客,他的手機將收到賓館住宿低價優惠信息;朝九晚五期間固定在商圈內的手機號碼,機主通常是徐家匯地區的商務白領,我們就在上午九十點鐘的樣子向他們推送午餐優惠信息,便于他們提前決策;周末時段從市內其他區域進入商圈的用戶,到時候會收到太平洋、美羅、匯金等大商廈推出的優惠活動信息。一旦他們的手機信號離開這幾個移動通信蜂窩范圍,我們就停止推送。”這位人士還介紹說,“隨行通”非常尊重用戶選擇權,一是“隨行通”一天里只能向同一號碼發送兩條短信,二是用戶可回復“N”,對短信進行屏蔽,今后也絕不會再發。據了解,“隨行通”業務自2010年上線以來,獲得用戶極大認可,各類活動用戶反響熱烈。
逛街不帶錢包帶手機
刷手機坐地鐵、刷手機到便利店買盒飯、刷手機逛南京路,甚至不久的將來到菜場買菜也刷手機……“手機支付”在申城正越來越火。上海電信有關人士介紹說,天翼手機用戶只需去相關電信營業廳更換一張“翼支付手機支付”專用的RF-UIM卡,插入天翼手機后就可享受“手機刷卡”消費購物的樂趣。目前,提供在線支付服務,類似支付寶一樣的“翼支付手機賬戶”的最高限額是2萬元;提供離線支付,類似刷公交卡一樣的“翼支付手機錢包”的最高限額是5000元。
記者在地鐵上海體育館內的一家全家便利看到,一位白領購買了一瓶飲料,然后用手機在“翼支付”專用POS機上輕輕一掃,一張標有消費金額和卡內余額,與普通小票無異的收銀小票呈現在他面前。剛開始使用手機支付業務時,營業員還不太熟悉操作這專用POS機。但現在,在徐家匯商圈內的牛奶棚、華氏大藥房等地,營業員都已經能夠輕松操作。目前,太平洋、梅隴鎮、六百、匯金、大悅城、港匯、一茶一坐、全家、良友、華氏大藥房、牛奶棚等800多家商家共計安裝了1.5萬臺翼支付專用POS機。
電信運營商進軍手機支付領域,離不開與銀行攜手。中國移動上海公司日前與浦發銀行簽約,共同推出全國首張集電子現金小額支付功能、借記卡理財功能和信用卡消費功能的“三卡合一”銀行卡——“中國移動。浦發借貸合一聯名卡”,年底之前有望面世。上海聯通在成功發行“世博商業卡”之后,也已宣布聯手交行和銀聯,推出以手機SIM卡實現銀行支付功能的“太平洋聯通聯名IC借記卡”。
還會有更多“智慧”
徐匯區日前頒布了《智慧徐家匯商圈2011-2013年行動計劃綱要》,向我們描繪了在不遠的將來看得見的購物場景:
在某商廈新品發布區,顧客一邊欣賞著新款時裝,一邊用手機拍下一旁的二維碼,與這款時裝有關的品牌故事、面料名稱、價格信息……在對“二維碼”進行解讀以后,手機上一一顯示的內容讓顧客一目了然。
徐家匯商圈被搬到網上,成為一個類似于3D網絡游戲的網上商城,消費者輕點鼠標,就能網上“逛街”,還能當場下單。上海電信南區局有關人士說:“如果一對戀人沒空一起逛街,他們可以像游戲中的角色扮演一樣,來一番虛擬逛街。”《智慧徐家匯商圈2011-2013年行動計劃綱要》中明確——到2015年,徐匯區將打造實體“徐家匯-移動徐家匯-虛擬徐家匯”三維一體的立體徐家匯商圈,全面提升徐家匯商圈的智慧水平。
各種智慧手段,還能助力“平安商圈”建設。上海電信“全球眼智能客流分析系統”,在世博期間能通過智能攝像頭自動報告園內營業廳內的進出人數和實時滯留人數,它在用于 “智慧商圈”時,除了能據此推算客流量、顧客提袋率等商業數據外,還可以與商圈內各級管理人員的手機進行對接,幫助各級管理人員通過視頻查看店鋪內的客流情況和治安情況,隨時隨地調度收銀人員、安保人員。此外,熙熙攘攘的商圈內,老人、小孩走失,背包被竊也是顧客關切的問題,此時RFID+電子圍欄技術就能幫上大忙。只要離開主人50米開外,背包內植入的RFID芯片就會自動給機主報警,同時,商廈布設的“電子圍欄”會搜索背包所在的位置,通知有關方面盡早抓捕竊包者。尋找走失的老人、小孩的原理也類似。“有了如此眾多的‘智慧’手段,今后商廈專門用于播放促銷廣告、尋人啟事的廣播臺可要下崗了。”徐家匯某商廈一位客服部門的經理笑言。
另外,困擾各大商圈的停車難問題,也會通過各種智慧手段迎刃而解。一些商圈的“停車難”,并非是因為車位不足,而是因為缺乏有效管理和引導——要么進入商圈的車輛在馬路上轉來轉去找不到車位,從而導致商圈內幾條主要馬路擁擠程度加劇,要么一些商廈地下車庫忙閑不均,效益沒有得到最大發揮。上海電信擬配合徐家匯商城集團,攜手各商廈推出各地下停車庫共享的“電子停車貨幣”,顧客可將各商廈會員卡中的消費積點轉化為停車用電子貨幣,就能共享徐家匯商圈停車資源。另據記者從中國移動上海公司獲悉,他們擬于今年推出“無線城市”門戶網站,市民可在手機上實時查看商圈內重要路口和路段的交通流量實時視頻,為選擇合理的行車線路提供直觀的路況參考信息,還能獲得彩信版行車路線。另外,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停車系統也將率先在陸家嘴、普陀中環等地建設,人們屆時可以直接用手機預訂停車位。駕車族在進出車庫時,只需“刷手機”,就能完成身份識別和支付停車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