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成都雙流:為天府新區裝上“智慧之芯”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四川日報
日期:2011-11-23 10:11:28
摘要:在規劃的1578平方公里天府新區版圖上,雙流縣舉足輕重——除4個鄉鎮外,所轄的800多平方公里區域全部進入規劃范圍;建設天府新區,再造產業成都,雙流重任在肩——在規劃的八大產業區中,雙流擁有兩個正在打造的千億級產業園區:雙流信息產業區和空港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光伏、風電與核電裝備和集成電路、軟件服務與物聯網。
關鍵詞:RFID物聯網

  天府新區建設擂響戰鼓,作為主力軍,成都市肩負全新歷史使命。

  新機遇,新挑戰。作為全國百強縣,雙流責無旁貸。

  在規劃的1578平方公里天府新區版圖上,雙流縣舉足輕重——除4個鄉鎮外,所轄的800多平方公里區域全部進入規劃范圍;建設天府新區,再造產業成都,雙流重任在肩——在規劃的八大產業區中,雙流擁有兩個正在打造的千億級產業園區:雙流信息產業區和空港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光伏、風電與核電裝備和集成電路、軟件服務與物聯網。

  新挑戰,新宏圖。作為天府新區核心區域,雙流時不我待。

  11月23日,以“感知成都,智慧之都”為題,“2011中國 (成都)國際物聯網峰會”在雙流拉開大幕。

  雙流是成都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技術孵化和產業化基地,也是此屆峰會的承辦方之一。

  瞄準全國一流、領跑西部的“智慧城市”目標,雙流正打造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的物聯網感知技術創新聚集地和物聯網服務業態創新示范區,力爭到2015年,雙流物聯網產業規模達500億元。

  以峰會為契機,夯實技術共享、成果轉化、人才交流和產業合作平臺,擴大對外開放與交流合作,推動世界生態田園城市建設,雙流,將為天府新區裝上 “智慧之芯”。

  使命如山 天府新區脈動雙流

  近日,省政府批復了《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總體規劃(2010-2030)》。如何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這是成都市當前最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也是作為天府新區核心區雙流亟待破解的命題。

  根據初步規劃,未來的天府新區將以國際化、世界級的定位發展高端產業,以山水田園特色謀劃城市形態,再造一個產業成都,努力建設以現代制造業為主,高端服務業聚集,宜業、宜商的現代化聚集區,現代產業、現代生活、現代都市協調發展的產業發展區。

  近年來,雙流縣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要求及成都市委、市政府“一區一主業”的產業定位,著力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產業優化升級,積極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高點,大力培育新能源、物聯網、電子信息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連續16年位居四川省“十強縣”榜首,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全國百強縣排名第20位,入選“2010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范縣市”。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要求,雙流縣已積極展開規劃修訂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包括物聯網產業基地在內的一系列重大項目也正扎實推進。此次召開的峰會正是雙流具體行動的一個切片。

  高層峰會、主題論壇、物聯網技術創新論壇、海峽兩岸物聯網技術交流合作論壇、智慧社區論壇、智能交通論壇、項目簽約、經貿洽談、成果展示、參觀體驗……峰會上一系列高層次、高水平的活動,將以加快建設區域物聯網產品制造基地和技術成果轉化中心、國家級物聯網產業示范園區為總體要求,廣聚產業要素資源,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創新產業發展模式,為天府新區建設夯實基礎。

  根基堅實 智慧雙流厚積薄發

  9月,中國物聯網發展史掀開新的一章。

  全國首個物聯網產業總部基地在成都雙流奠基。作為去年中國(成都)國際物聯網峰會上簽約的重點項目,“感知中國·成都中心”雙流物聯網產業總部基地的奠基成為成都物聯網產業發展歷程中的標志性節點。

  根據成都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雙流縣被確定為成都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技術孵化和產業化基地。

  大力推進新興產業發展,雙流有堅實的根基。

  產業根基堅實——成都是國家電子元器件制造和信息產品生產基地,也是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信息安全成果產業化和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在嵌入式軟件、中間件軟件、集成電路設計和系統集成等領域處于西部領先地位;RFID(射頻識別)產業已具備芯片設計與封裝、讀寫器產品制造和應用系統集成等研發生產能力。

  研發實力雄厚——成都是國家電子信息高技術產業基地,擁有物聯網前沿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科技優勢。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科院光電所等在光纖傳感技術、MEMS傳感技術、自組網技術、高分辨率對地觀測技術、傳感器核心芯片與RFID芯片設計、天線設計、應用軟件、中間件等領域具有較強實力;中電科技30所在物聯網信息安全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中電科技10所等在物聯網技術具有較強優勢和較大發展潛力。

  基礎配套扎實——近年來,成都市按照建設“國際先進、國內一流”通信樞紐要求,開展了骨干傳輸網、3G網絡、無線城市、互聯網網際同城直聯、數據存儲災備、高性能云計算等重大基礎工程建設,初步形成了滿足數據可靠傳輸和智能處理的基礎體系,為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礎和條件。

  應用已顯成效——成都是國家信息化試點城市、電子政務試點城市和農村綜合信息服務試點城市,較早啟動并實施了一系列信息化重大應用和示范工程,信息化應用水平處于全國前列。2010年成都發布《成都市物聯網產業規劃2010-1012》,開啟了成都構建智慧之都的大門。智慧的交通、智慧的醫療、智慧的公共安全、智慧的設施、智慧的教育科技和智慧的市民服務等一系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引領著成都這座名副其實的智慧之都。

  基地初具規模——位于雙流的成都物聯網產業園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與成都電子信息制造業核心承載基地、成都(雙流)綜合保稅區、國家新能源產業基地毗鄰。園區內有占地90畝、建筑面積近15萬平方米的物聯網科技孵化園和占地80畝、建筑面積近12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其中標準廠房已啟動建設,年底前形成入駐能力。目前,園區內已入駐企業有感知物聯網(成都)有限公司、嘉實科技、嘉納海威、雷電微晶等10余家企業。

  宏偉藍圖 五年內沖刺500億產值

  在本屆峰會上,由雙流縣研發制造的新一代感知健康艙也正式亮相。此前,作為物聯網技術應用的示范產品,感知健康艙已在雙流很多社區投入使用,讓百姓零距離感受到新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捷。

  這是雙流推進物聯網產業從研發、制造到應用的一個生動注腳。

  據雙流縣物聯網推進辦負責人介紹,成都(雙流)物聯網產業園區已簽約以嘉實科技微晶園項目為代表的高端芯片制造,以大唐電信為代表的服務與系統集成,以感知中國集團為代表的示范項目產業化基地等12家企業,涉及協議總投資70余億元。同時,已完成智能醫療、飲水安全、食品安全、智能交通、機場第二貨運站周界防護系統等物聯網示范工程建設。

  目前,成都物聯網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不斷完善感知健康艙機型,成立了成都物聯網診所有限公司,積極開展健康艙市場化運營探索;成都千嘉物聯網研究院成功實施燃氣管理、智能水務示范工程,加強管網檢測標準研究,計量檢測中心和工程實驗室大樓主體竣工;成都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充分發揮中科院科研優勢,當前正與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上海微系統所、中科院計算所、光電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物聯網項目合作關系,已開展了健康三基網底工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能見度測量儀研發與產業化等相關項目科研及產業化準備工作。

  在峰會上,雙流縣將發布《雙流縣物聯網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雙流縣物聯網產業發展將以整個物聯網產業鏈的兩端為核心,在前沿領域和創新性業務領域進行積極嘗試,充分體現“扎實制造、創新服務”的特色,通過物聯網產業同新能源、航空物流、生物制藥等本地特色優勢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努力將雙流打造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的物聯網感知技術創新聚集地(包括核心芯片、標識與定位跟蹤、傳感器、傳感網絡等)和物聯網服務業態創新示范區(包括云計算服務、應用及運營服務、融合服務等)。

  據透露,雙流縣的發展目標是力爭到2015年,雙流物聯網產業規模達500億元,培育物聯網企業200家,從業人員達10萬人,產業面積1000萬平方米,打造“一個園區、兩大集群四項體系”:一個園區就是要把雙流物聯網產業園打造為國家級物聯網產業示范園;兩大集群就是要以物聯網產業發展為核心,積極構建物聯網感知產業集群和物聯網服務產業集群;四項體系就是要建成以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為依托的技術創新體系、以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為支撐的產業公共服務體系、以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為標志的人力資源保障體系和以中小型物聯網企業為主要目標的投融資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