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運營企業紛紛創新模式應對物聯網運營挑戰
當前,一些地方電信運營企業已經開始物聯網的試點運營,經過試點的經驗總結出物聯網業務運營與傳統電信業務運營,在通信模式、終端形態、運營體系等三方面存在差異,這對運營商的流程和服務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需要運營商在組織體系、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
通信模式:以小流量數據業務為主
物聯網業務的通信模式相比現網傳統業務具有數據業務為主、小流量的特征,同時在信息傳輸上以使用反向信道為主,且具有明顯的機器自動化控制等特性,具體業務如智能抄表業務等。
使用反向信道的定向物聯網信息傳遞。筆者多年致力于物聯網業務的拓展,認為現階段大多數物聯網應用,無論是信息采集、分析和更進一步的控制,其物聯網消息傳遞都是定向至物聯網應用平臺(如傳感網信息處理中心)。因此,物聯網消息傳遞的流量主要發生在傳感或控制終端與管理平臺之間交互的信息,而且主要以終端上行至平臺的流量為主。
小流量和高可靠的物聯網信息傳輸。大部分應用(除視頻監控外)一次數據發送均在1KBytes以下,每次發送數據時間很短。部分物聯網應用對實時性的要求較高,例如指標監控類應用;要求平臺發送控制指令到終端要有較好的實時性。
具有機器自動化控制行為。機器通信,程序自動化控制,會在短時間內大量呼叫網絡;反復重試行為也不斷制造大量呼叫。比如大量出租車集中在同一區域接入網絡,某一停電區域來電后,大量抄表終端同時接入網絡等。
當前,在物聯網應用中,網絡通信服務和物聯網應用的融合度不足。首先在通信運營商側只關注通信碼號標志,在物聯網應用側關注的物碼號標志(如ANCC號、EPC號等),目前二類服務的融合碼號支撐還屬空白。
終端形態:模卡一體化
物聯網的終端形態從現網普通的H2H應用SIM卡擴展到模卡一體化和嵌入式SIM卡等特殊應用領域,如汽車信息化、健康醫療等,因此在物聯網環境下已經提出眾多的對終端形態的挑戰。
H2H通信目前采用現場寫卡流程已經能實現,可達到即開即通;而在M2M應用中,特別是內嵌式SIM卡應用,基于H2H通信的開卡流程(如現場寫卡流程)無法滿足物聯網應用的需求。而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傳統商品中內嵌相關傳感器和通信模塊,與該商品的原有產品進行深度結合來提供新型物聯網服務以提高商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溢價。比如汽車、智能表具、監控設備等,這些物聯網終端的工作環境(溫度、濕度、振動和晃動等)比傳統終端更加復雜和惡劣。為了保證移動通信連接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越來越多的商品采用嵌入式SIM卡來取代傳統插拔式SIM卡,將嵌入式SIM卡芯片直接焊接在終端的電路板上(或直接封裝入通信模塊)。
另外,由于當前傳感器的功能單一,采集點眾多,物聯網應用要降低遠程通信網接入成本需要研制多接入的傳感網和通信網接入網關,規避一個傳感器內嵌一個嵌入式SIM卡。該類終端還帶來了遠程配置和終端軟件升級等數據業務的要求。這類終端需求在農業大棚、公共事業抄表應用中凸現等。
運營體系:產業鏈條大大拉長
商業模式:物聯網業務的商業模式將傳統電信運營的B2B或B2C為主的模式,拓展至B2B2C或B2B2B2C模式,將物聯網應用提供商、電信運營商與終端最終使用者間的產業鏈條大大拉長,遠程管控物聯網終端和開關卡等功能的實現需要產業鏈條上各角色(主體)間的信息協同、共享和產業鏈上各角色間的關聯。
運營模式:考慮上述物聯網業務的通信模式、終端形態和商業模式,相比現網通信傳統業務需要為物聯網業務度身設計符合物聯網業務特征的運營模式,尤其在物聯網終端申裝流程中新增了待測試、待激活、待開通和批量管控運營管控能力,如車輛前裝業務等;在物聯網終端的服務過程中增加了基于信息廣播組播模式的遠程配置和終端軟件升級等數據業務服務流程。
計費模式:由于物聯網運營需要支撐B2B2C或B2B2B2C模式,物聯網業務除了提供現網業務的按時長、按流量計費外,還應提供按服務計費、按次計費、內容計費、SI兩級計費等靈活多樣的前向計費模式;積極培養和發展后向收費模式以滿足手機支付、屏幕廣告下載以及滿足虛擬運營商服務計費等業務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