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移動支付,現代支付體系新亮點

作者:肖揚
來源:金融時報
日期:2011-12-12 08:46:54
摘要:在近日于北京召開的“2011中國移動支付產業年會”上,來自工信部、人民銀行,以及銀行、運營商、第三方支付企業等業界專家,就移動支付產業政策、標準、市場、技術、服務等多角度做了深入探討,為應用推廣及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關鍵詞:RFID移動支付

  當今,移動支付業務已經從遠程到近場支付,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余額查詢、信用卡還款、手機固話充值、水電煤繳費、網上商城購物等支付都可以選擇用手機遠程操作。在移動電子商務的推動下,移動支付業務得到了快速發展,巨大的市場商機,更吸引著銀行、電信運營商、第三方支付企業等紛紛涉足移動支付領域,使之不斷探索創新之路。在近日于北京召開的“2011中國移動支付產業年會”上,來自工信部、人民銀行,以及銀行、運營商、第三方支付企業等業界專家,就移動支付產業政策、標準、市場、技術、服務等多角度做了深入探討,為應用推廣及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電子支付奠定堅實基礎

  金融服務體系日趨完善

  隨著3G時代的到來,移動支付業務的提速帶動了整個電子支付市場的發展。去年,全世界手機用戶已超過20億戶。由于手機通信具有不可替代的方便性,使之成為電子支付服務創新最重要的產品之一。

  “移動智能終端代替現金、支票等的支付方式,將成為新的革命性的服務。”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國家信息化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陳靜在年會上表示,銀行卡的快速發展為網上銀行、移動銀行、移動支付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截至2010年底,我國銀行卡發卡總量已超過24.6億張,聯網商戶200萬戶以上,銀聯卡已在超過111個國家使用,一卡在手走遍天下正在變成現實。目前,我國幾大商業銀行均建立了電話銀行、企業銀行、自助銀行、手機銀行等先進的支付手段,形成了功能完善的服務體系,可為客戶提供網上支付、轉賬、貸款、代收代繳等公共事業費用、理財、基金買賣等一攬子金融服務,提升了我國經濟水平發展。

  電子商務市場促進了電子支付的發展。據人民銀行統計,2010年手機支付的客戶數是9028萬。截至今年6月,國內手機銀行用戶超過了7000萬,其中,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手機銀行用戶超過了700萬,比2010年末增加了1080.1%,增長了約10倍。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600036,股吧)手機銀行累計交易同比增加了574.2%。從這些驚人的數據來看,可謂是突飛猛進的發展。

  陳靜還認為,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發展勢頭迅猛。電子商務要求完善、安全、方便的小額支付及相關的金融中介服務。而小額支付的特點是量大,對安全性要求高,為此,第三方支付機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已成為現代支付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重要的補充。人民銀行已頒布了相關的監管制度,今年5月開始對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支付企業頒發牌照,這對于規范市場、推動和保障第三方支付的市場有著重要意義。今后,我國銀行卡在2015年前將完成向IC卡的轉移,在進一步增強防偽、防欺詐的同時,切實增強功能,為社會提供金融服務能力。

  國家金卡辦主任、工信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張琪表示,從目前統計來看,現在9.5億的手機用戶,5.5億用戶的互聯網市場,再加上八成以上的手機消費者希望把公交卡、銀行卡都集成到手機上,在這種情況下,擁有50%以上的移動手機集成了錢包的功能,選擇手機和RFID作為基礎開展移動支付,能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所以手機移動支付的來源就是出于這些考慮。金卡工程開拓了移動支付的應用,應該說今后的支付手段涉及方方面面。

  三足鼎立搶市場先機

  多形式融合應用凸顯

  據艾瑞資訊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11年,我國移動電子商務平均增長率高達300%,2010年網上支付規模更是突破萬億元大關,網購用戶增長率達到48.6%。截至目前,移動電子商務的滲透率占到移動互聯網的35%,其發展勢頭十分迅猛。為積極開拓移動支付業務,搶占市場先機,國內銀行業、第三方支付企業以及各大運營商紛紛布局支付領域,將移動支付作為增值業務發展重點。

  中國移動自2005年開始在廈門、重慶等地進行近場通信移動支付試點試驗,2010年3月,中國移動與上海浦發銀行(600000,股吧)“聯姻”,意味著中國的移動支付業務將加速推進;2010年11月,中國移動與浦發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在手機支付領域開展一系列重要合作,并在戰略合作協議簽署之后的7個月時間,推出了手機支付產品;2010年,中國移動由RF-SIM全卡方案向近場通信全終端方案轉變,此時SIM卡用戶已經到了20萬。今年7月,中國移動成立了支付公司,名為“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2007年開始,中國聯通(600050,股吧)與銀聯、銀行等合作,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城市進行移動支付試驗,在河北、湖北等省份校園已經進行移動支付試點。中國聯通以NFC SWP方案為主,同時在某些應用中采用雙界面卡或RF-SIM全卡方案。今年4月,中國聯通成立了支付公司——聯通沃易付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電信針對移動支付起步較晚,以NFC SWP方案為目標,2010年2月上海電信首先推出翼支付產品,開始在內蒙古、浙江、北京等17個省市試點移動支付業務;今年3月,中國電信成立了相關支付業務的支付公司。

  人民銀行研究局金融市場處處長虞力表示,手機銀行主要是兩種運營模式:一種是以銀行為主導的手機銀行模式,目前國內基本上實現的是以銀行為主導的手機銀行模式;另一種模式是以移動運營商為主體的手機支付模式,移動運營商憑借移動通訊技術、市場網絡和客戶信息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開展相應的手機銀行業務,特別是在移動支付方面,商業銀行是其開展移動支付業務的資金結算后臺。

  對銀行而言,手機銀行把通信優勢和銀行服務功能結合起來,能夠極大地降低成本,包括銀行網點構建和維持傳遞渠道的成本,以及為用戶服務的成本。對客戶而言,利用手機隨身攜帶和隨時操作的特點,既解決了方便性的問題,也解決了及時性問題。對移動運營商而言,既提升了增值服務,也拓寬了業務領域。

  “無論是從線上到線下,可以預見的是,移動支付將進入加快發展期,傳統的產業鏈將面臨更多新的挑戰。”工信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張琪認為,由于移動支付產業鏈架構已經形成,可能會出現以銀行、運營商、第三方支付廠商各自為主體的三足鼎立局面,用戶數和市場規模將迅速增長,而且會呈現手機錢包等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融合的應用。

  移動支付發展面臨挑戰

  農村市場服務需求迫切

  近幾年來,通過探索和布局,我國移動支付產業已經初具規模,但由于移動支付是一個新型業務,目前還存在沒有形成統一標準、廣大農村市場普及率較低等問題,使得移動支付產業在迎來巨大發展機會的同時還面臨著諸多挑戰。

  在工信部通信發展司政策標準處處長謝雨琦看來,“如果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芯片、卡、手機終端的供應商較少,這會導致POS機、卡片以及手機終端的成本較高,直接影響移動支付產業鏈的發展和壯大;同時,由于標準不統一,受理機具就難以共用共享,消費者希望便捷支付的愿望也難以實現;此外,由于移動支付安全問題、消費觀念等因素,使得移動支付產業在迎來巨大發展機會的同時面臨著諸多挑戰。”她呼吁,移動支付是一個多行業發展的融合產物,需要相關產業鏈各方的積極配合。

  為推動移動支付產業健康、迅速發展,謝雨琦表示今后工信部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第一,做好移動支付標準進程;第二,引導產業鏈各環節探索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第三,促進移動支付機具的共用共享。

  根據世界扶貧協商小組和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的聯合研究結果,全球至今仍有147個國家的30億人口未能接受到銀行服務,按照目前手機銀行的建設速度和使用率,其中3.6億低收入人群到2012年將使用手機銀行服務。

  一直以來,如何加強對“三農”的金融服務是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注的問題。我國的廣大農村、山區、牧場、漁場以及偏遠地區迫切需要金融創新服務,而移動支付必將成為最佳的選擇。“手機銀行可以解決農村銀行網點少、金融服務不足等問題。低成本可以使發展中國家的貧困人口有能力享有正式的金融服務。”虞力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從國際發達經驗來看,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和偏遠地區人口是使用手機銀行的一個主要群體。她說:“推動農村金融體制的改革,完善農村金融服務,積極推進手機銀行在中國的發展和普及,一直是人民銀行近年來主要研究的方向,手機銀行在農村是一個新的金融服務,農村市場實際上十分廣闊,因此要大力向農村地區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