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浙江 云展天翼
千帆競發爭轉型這無疑是當今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從政府到企業,幾乎都將轉變增長方式、謀求轉型升級、探尋可持續和均衡發展的新路徑作為年度的工作重點。在改革開放的浙江、在備受矚目的信息通信產業,情況更是如此。
2011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與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共同簽署“十二五”信息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浙江電信全面啟動“寬帶中國?光網城市”建設,在全省普及光纖網絡,力爭在3年時間內,光網覆蓋、寬帶速率、應用水平達到先進國家水平;并在光網絡的基礎上,推出云計算服務,打造華東地區綠色、先進的云計算服務基地。這標志著中國電信“光網戰略”服務浙江建設行動正式啟動,此舉將極大地推動浙江信息化建設進程、開啟“智慧浙江”的新里程。
二次轉型 確立“新三者”戰略定位
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革命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時至今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及新業務更是層出不窮,各種新型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環境變化更加迅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對電信企業而言既是難得的發展機遇,也是空前的巨大挑戰。所幸的是,早在7年前,中國電信就已經毅然選擇轉型,為自己的可持續發展闖出了一條新路。
在“十一五”期間,中國電信通過不斷推進深化企業轉型,市場收入持續增長,業務結構日趨合理,用戶服務明顯改善,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員工素質普遍提高,綜合實力大幅增強,企業轉型取得了巨大成績。然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加速到來,給中國電信帶來了全新的挑戰。針對中國電信存在的對移動互聯網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還比較表面、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核心能力還比較欠缺等問題,2010年底,前中國電信總經理、現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毅然提出了“二次轉型”的目標,結合我國“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相關部署,明確提出了“新三者”的戰略定位:即中國電信未來要做智能管道的主導者、綜合平臺的提供者、內容和應用的參與者。
在“新三者”戰略定位的指引下,2011年2月,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宣布啟動“寬帶中國?光網城市”戰略,響應國家“十二五”規劃關于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加快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建設的要求,五年內將在全國主要地區普及光纖寬帶高速接入;2011年8月,發布了云計算戰略,基于光網絡,推出云計算服務,構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致力于成為亞太領先的云計算基礎服務提供商。
光耀浙江 3年內全省普及光纖網絡
今年春節前,住在杭州西湖區嘉禾花苑的錢小姐給自己送了一份新年大禮,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全民光寬帶,1000萬家庭大提速”活動開始不久,她把家里的光寬帶從原來的12兆提到了50兆。錢小姐喜歡在網上看電影、電視劇,一下子看不完,就下載到電腦或iPad里慢慢看。光寬帶升到50兆后,速度果然快多了,一部電影只要十來分鐘就能下載完成。至于費用,錢小姐也覺得相當劃算,之前她已經辦了“中國電信e9高值家庭套餐”,參加這次升級活動就享受了50兆的極速上網。現在,她正后悔當初家中房子裝修時,沒把室內線都布成光纖,那樣網速就更給力了!
作為服務浙江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軍,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始終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踐行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戰略,全面落實中國電信“新三者”發展戰略,加大資源投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智慧浙江”建設。
為了推動智慧浙江的建設,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將大力推進“城市光網”與“無線城市”專項工程建設,采用光纖、3G、WiFi以及衛星通信等多種無線接入技術,打造“天地一體化”的“光網?無線”城市,實現有線無線協同、無縫立體銜接,大力提升帶寬接入能級,不斷豐富各項智慧應用。
在光網城市方面,2011年年初,中國電信啟動了“寬帶中國?光網城市”工程,全面改造“最后一公里”,在未來兩三年內逐步實現寬帶接入光纖全覆蓋,接入帶寬也將從目前主流的2~4M提升到50~100M,提升幅度高達25倍。目前,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已經完成了1萬個小區光纖接入改造,光纖覆蓋能力達到400萬戶,光纖用戶近100萬,全省城區20M接入速率占比達到75%。
在無線城市方面,目前全省電信CDMA 3G網絡的覆蓋率已達96.6%,無線寬帶服務點已經達到10萬個。力爭2015年前將浙江鄉鎮及以上區域建設成主城區100%覆蓋、接入帶寬可達9.6M以上。
今年1月10日浙江推出“全民光寬帶,1000萬家庭大提速”活動,針對光纖用戶,可即時體驗20M帶寬,更推出了50M、100M極速光寬帶;非光纖用戶,可限時給予響應。
“光網戰略”的實施,將為政府、企業和公眾獲取信息、工商業發展和城市運營都帶來極大的便利,通過光纖到小區和光纖到家庭,足不出戶就可以暢游三網融合的信息世界,不但可以觀看不同的高清電視,高速下載電影,還可真正實現同步影像和數據實時傳遞,獲取工作、娛樂、生活、學習、商務、安全的一體化信息服務。通過光纖到樓和光纖到辦公室,可以加快推進平安城市、數字城管、應急聯動、電子政務、電子報稅、移動監管執法等信息化建設,為教育、治安、醫療、公共安全、能源管理等方面帶來高效、智能的應用。
云展天翼 依托光網實施云戰略
浙江大學在未來的五年中將建一個基于“云”的智慧校園,正在建設中的紫金港校區西區將成為試驗田。去年7月,浙江大學與中國電信浙江公司簽署了“智慧校園”戰略合作協議。“智慧校園”戰略協議,提出了紫金港校區西區合作的框架思路,拓展在移動通信領域的統一均等服務,并將基于物聯網及移動互聯網新技術,建設浙江大學統一的移動辦公平臺、信息發布平臺、校園一卡通平臺等智慧校園應用。
中國電信總經理楊杰曾指出,進軍云計算領域是中國電信基于“新三者”戰略定位作出的必然選擇。在“光網戰略”全面啟動的同時,為了更好地執行中國電信集團深化轉型升級的“新三者”戰略部署,并且在移動互聯網市場保持更強的競爭力,進一步滿足客戶的移動互聯應用需求,中國電信浙江公司還同期發布了“云戰略”規劃,這標志著中國電信集團“天翼云計算戰略”在浙江的正式落地。
具體而言,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將在光網絡的基礎上推出云計算服務,計劃投資20億元,建設容量為10萬臺主機的華東最重要的云計算IDC數據中心等大型云服務項目,打造華東地區綠色、先進的云計算服務基地,為政府和企業客戶推出云主機、云辦公、云平臺等多項服務;為家庭和個人客戶推出云社區、云分享、云加速等多項服務。
云主機,可為用戶提供一臺真實存在卻不在身旁的強大服務器,而這個服務器,可以存儲海量數據;有了云辦公,用戶無須自己構建網絡和機房,只需自己提供顯示終端和操作,即可享用以往的全套裝備,同時光速支持斷點無縫連接;云平臺,則開放PaaS平臺和分成機制拉動應用商的合作。在云社區,用戶可通過ITV、手機輕松完成水電費的繳納和訂餐訂電影票等操作;有了云分享,用戶可通過云端存儲,即刻分享相片、音樂和視頻,隨傳隨到;云加速,則可以使高清視頻、極速游戲、會員服務與云CDN一并構成寬帶智能提速管道。
云計算被公認為能夠改變人類信息生活的革命性技術,所有的計算機硬件、軟件、數據處理都可以成為一種遠程信息服務,通過光網絡,這種服務變得隨手可取、無處不在。可以預見,基于高速的光纖網絡和云計算應用,人們的生活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物聯應用
點亮“智慧浙江”
一座城市的含金量,在于可持性發展空間;一座城市的現代化進程,離不開信息技術的發展。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緊緊圍繞行業應用需求,通過應用驅動和技術研發創新引領的互動式發展,促進物聯網應用深入發展,積極接應政府物聯網發展規劃,為助推“智慧浙江”建設,推出了包括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金融、智能醫療、智能校園、智能監控、智能家居、M2M平臺等在內的一系列物聯網應用產品。
比如,基于中國電信全球眼業務平臺,利用中國電信無處不達的寬帶和3G網絡的“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實現對城市安全的統一監控、統一存儲和統一管理;“天翼巡防”助建一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得到全面運用。輕輕點擊一下鼠標,就能在監控屏幕上看到現實街道上車流、人流的情況甚至路過的每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就能知道農貿市場上的治安情況,轄區警員的出警,巡邏軌跡,甚至是哪里發生了搶奪案,哪里發生了交通事故;學校里冒出個新玩意“翼機通”,學生在校園中可以不帶錢包,不帶各式各樣的卡和券,只要有一部校園信息機,就能去食堂、圖書館,簡單說就是多卡合一、手機兼具了“萬能鑰匙”和“萬能錢包”的功能;拿天翼手機在公共自行車讀卡器上一刷,就可以借還車,不用再多帶一張借車卡;社區就業服務工作人員只要帶上裝有新系統的天翼3G手機,就可以上門為居民辦理失業登記等業務。在居民家中核對所需提交的原始證件,收取所需材料,即可現場為失業人員辦理查詢失業金發放、保險繳納等各項事宜;客運車輛安裝“客運e通”車載無線視頻監控,對車輛進行智能調度和定位管理,還有利于后臺發送文字或語言信息至各車輛,實現車隊信息化管理……
物聯網起步不久,成長之路還很漫長。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將抓住傳感網與通信網融合的歷史機遇,積極利用物聯網與中國電信所擅長的技術專業領域間的關系,發揮自身在高帶寬有線寬帶互聯網、3G移動互聯網、下一代網絡(IPV6)以及“ICT+移動通信”融合業務等方面的優勢,切入物聯網產業鏈,以物聯網產品服務行業信息化,與各行業在物聯網領域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共同擁抱物聯網的美好明天,共創“智慧浙江”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