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企業首個物聯網應用項目進軍廣州
日前從東莞市物聯網產業促進會獲悉,廣州開發區建環局應用東莞市企業榮文的“物聯網智能路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改造廣州開發區西區3966套路燈,成為全市首個進軍廣州的物聯網應用項目。
滿足政府對路燈智能化需求
據介紹,作為廣州開發區發源地,西區的市政設施較為陳舊,大部分路燈是2000年前安裝建設。今年初,廣州開發區建環局應用榮文物聯網智能路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改造西區3966套路燈,3月1日起運行至今,節能超過50%,每年節電260.5萬度,折合標準煤911.75噸。
“這個項目,不僅可為政府節能減排管理提供依據,還幫助了當地政府實現管理創新和服務型政府轉型。”據榮文市場總監徐欣介紹,在廣東省大力發展節能減排和建設智慧廣東的政策大潮下,路燈節能升級改造“迫在眉睫”。但作為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單一技術節能手段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季節、緯度、路況、天氣不同,各區域所需照明時長、亮度也不同,所以需要準確控制每一盞燈的照明時間和亮度。徐欣介紹,“物聯網智能路燈”技術的應用,可以從技術節能、管理節能到智能節能,實現更精確、科學、人性化的高效運行和維護管理,滿足政府對路燈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
創新物聯網應用商業模式
事實上在進軍廣州項目之前,榮文“物聯網智能路燈”曾經攻下了國內首個隧道照明的技術難關。曾經被稱為“事故黑點”的羅村隧道,近日完成照明改造,由于使用了最新的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對故障的快速排查。據悉,這是東莞企業在國內完成的首個物聯網照明改造實際應用案例。
徐欣透露,與目前絕大多數靠政府買單的物聯網應用不同,“物聯網智能路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創新模式,政府零投資、零風險,實現了物聯網智能路燈應用,提高城市照明質量和節能水平,同時維護管理費用投入為零,完成后每月的電費大幅下降,減去支付給公司的部分,仍有不錯的收益,在合同履行完畢時,還無償獲得項目全部產權。這種合作方式,一舉多得。
據了解,目前,榮文“物聯網智能路燈”在廣州、東莞、佛山、太原、寧波等城市,已完成應用超過5萬套。每年節電3200萬度,節省維護費用500萬元,而這一切不用政府花一分錢。這為全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物聯網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參考和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