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霆,中國云計算的踐行者
在國際會議中心的采訪室內,22歲的談天霆言語老練,談笑風生。如果不在這種特定的場景下,我們很難把他和一家已經專注在云計算領域6年之久的公司董事長掛上鉤。
如果就追溯云計算的歷史,SUN公司在1983年就提出了“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的概念。而”云計算“的概念首次是在2006年的搜索引擎大會上,由Google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提出。隨后,“云計算”便一發不可收拾,立刻成為IT業的新寵,關聯應用:物聯網、云安全、云存儲等等也迅速推出。在新的技術浪潮面前,此時的中國豈能落后?同年,談天霆成立上海天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專業的VPS供應商。
然而,各類虛擬桌面解決方案、DAAS(Desktop as a Service)有著各自不同的局限性,成本依舊是問題,部署也不靈活。此時“天霆云電腦“的想法孕育而生。據了解,天霆“云電腦”是由天霆云終端,CHP協議,云端資源組成的一種IT服務,天霆云終端僅有一個手掌大小,重量僅100克左右,功耗只有3W。客戶只需要購買一個資源池,自己分配權限,分割成不同資源狀態的虛擬桌面,分配給不同使用的用戶,而用戶只需一個顯示器、鼠標、鍵盤和云電腦, 插上網線,開機輸入賬號密碼即可使用,所有數據都是通過云存儲存儲在天霆的數據中心,而且用戶可以根據自己需要來選擇安裝不同的操作系統和軟件。這樣,在成本上,用戶不需要支付購買服務器、服務端的軟件、交付協議等;在部署上,也靈活多變。
虛擬桌面解決方案,計算、數據都是由內網服務器承擔。從云計算角度,”云”代表了計算、數據等資源,分布在天霆的數據中心,終端只是承擔了顯示和交互的智能。雖然”云電腦“能有效降低成本、增加部署靈活性,但又帶來了穩定性的隱患。對于這個難題,據談天霆介紹,天霆云+端服務模式的實現主要通過自創的CHP的技術,完成數據中心與天霆云終端之間的交互,同時平衡性能和低帶寬之間的難題,優化網絡,達到高延時WAN連接。
目前天霆公司已通過云電腦在各行各業部署了2萬個桌面,其中數量最多的是教育行業,談天霆表示,“選擇教育行業重要的一點是,為了改變我國教育資源不平衡,讓更多的學生能夠享受到多媒體教學的便捷。在今年6月,我們準備在上海發布云電腦,正式推向市場。
對于“云電腦”的未來發展,談天霆有著自己的想法,“未來的趨勢是集中數據統一化,我們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訪問統一數據的桌面,無論在哪個終端設備上都可以看到全部數據。在未來的兩年,我們會將云電腦推向個人,只要我國的帶寬足夠便宜,相信云電腦會有很大的發展。”
云計算,同之前的新產品、新技術的誕生不同,“云計算”源于網絡,顛覆了以終端計算為核心的運作模式,很難用具象的產品來描述。而作為中國云計算的先行者,天霆已經將自己完整的產品方案推向市場。打開他們的官方網站,網頁的簡介上赫然標注“天霆云計算,代替PC,絕非妄言!”,前路漫漫,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