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移動支付的開放合作
  由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信息產業商會、中國電子貿促會聯合主辦的“2012中國國際物聯網博覽會”于2012年6月5日在北京展覽館隆重開幕。中國銀聯執行副總裁柴洪峰介紹了移動支付業務發展,目前基本與國際同步,他認為,移動支付的發展離不開開放合作平臺,同時標準的制定和落地都需要產業鏈各方的合作,銀聯與國內智能卡,芯片廠商共推國家標準。以下是演講內容:
  謝謝張主任,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好,感謝金卡工程工程辦公室等主辦單位搭建了這樣一個平臺,促進業內的交流與溝通。
  對移動支付的產業來說是個剛剛起步的行業,行業跨度大,產業鏈長是移動支付的特點。我們通過在國家金卡辦相應的人民銀行、工信部以及相應的銀行和通信運營商的配合下進行了試點的經驗證明,推動移動支付前行必須開放合作,互惠互利實現資源共享,降低產業發展成本才能使移動支付進入快速的良性的軌道,只有在開放合作的基礎說開展積極有序的競爭,才能整體提升國家的創新能力。才有利于我國移動支付產業形成標準統一、產業協調服務融合的局面,才能實現將移動支付業務做大做強。
  因此今天向大家報告的題目“和合共生,共享成長”。近年來國內移動支付產業起步很迅速,目前是在起步階段,但是總體而言基本保持了和國際的業態的同步。國內的移動支付產業總體發展的情況有下面的幾個特點。
  第一、宏觀環境較好,基礎設施初步具備。首先智能手機作為市場上最熱門 的電子消費產品,出貨量持續高速增長,預計2012年出貨量將達到5410萬部,同時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市場規模超過了390億元,同比增長117%。移動電子商務規模達到了130億元,占比超過33%。各類移動電子商務客戶端大規模涌現,包括移動購物客戶端、移動支付客戶端等,核心設施的基本完備為行業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技術環境。
  第二、政策監管明朗化,首先國內現場支付技術標準進一步明確,以13.56為基礎的移動非接國家標準正在審批發布中,人民銀行也開展了相關的準備工作,有望在2012年提出我國移動支付金融標準體系框架。國內非金融支付機構的地位合法化,共有101非金融支付機構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其中26家獲得了移動支付許可證,相關的標準體系的建立和政策的許可,將為移動支付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第三、市場日趨活躍,產品種類豐富,移動支付的特點決定了產業鏈各環節正在探索合作共贏道路。拓展移動支付應用在合作的基礎上各方紛紛退出創新的產品,如銀聯的手機支付、手機錢包等,產品的功能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豐富,用戶體驗持續提升。
  標準的產業化需要開放合作的機制,標準的落地實施需要產業鏈各生產企業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標準的研制的過程需要整個產業的認同,國內標準化工作的方面,銀聯以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參與各級標準的編制的工作,國內標準體系建設中,人民銀行和工信部等部門的推動下,聯合智能卡、芯片生產的廠商共同組成了國家標準工作組,共同推進移動支付標準化和規范化的進程。銀聯還和產業鏈各生產企業專家一道制訂了金融行業標準,涵蓋了進廠支付和遠程支付的業務模式,對聯網通用可信服務管理,支付安全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化的要求。
  在銀聯企業的標準的修訂的方面,我們始終堅持以移動支付產業聯盟為依托,匯集各方力量共同完善移動支付技術標準。
  國際標準的角度,移動支付業務要想走出去必須開展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合作與聯動,銀聯堅持走出去的戰略,利用在國際金融支付行業中日益上升的地位和與眾多國外機構建立的密切的聯系,銀聯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和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的制定,力爭在國際標準中體現中國的國家利益。不久前銀聯已經申請加入了ISO的移動支付國際標準工作組,與國際上的專家共同討論基礎的框架,金融應用的管理等內容。
  此外,作為股東成員參與EMAQ的工作也愛積極的推動中,我們一方面將國內已經形成的移動支付的標準向相關的組織推薦,增強國內移動支付業務標準參與方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另外學習國外先進的做法和模式,補充和完善國內現有的移動支付的標準。銀聯還積極參與和跟蹤國際相關的組織,如安全數字卡聯盟、支付卡產業安全標準委員會等組織,跟蹤學習國際移動支付領域先進思想,加快我國移動支付技術標準與國際標準的聯動。
  在市場合作的層面,通訊業和金融業是移動支付領域中緊密合作的伙伴,兩個行業攜手發展是實現共贏有利于全局的保障,兩者的深度的合作不僅能夠實現服務內容和支付通道的共享,也意味著專業分工,優勢互補的合理產業形態的確立。
  合作的開放的TSM生態環境是移動支付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前提。行業合作是移動支付業務發展的催化劑。同傳統的金融支付業務相似,移動支付的業務要想做大,必須要重視受理和支付雙邊市場的建設,受理是基礎,移動支付是支撐,商務資源是支付業務的源泉,移動支付必須要消費者提供數量足夠多的商品和服務。
  移動支付這個快車承載著很多的應用,社會和民眾也寄托了很多的希望,未來移動支付將依托移動終端的隨身的特點,融合更多涉及民生的行業的應用,如鐵路公交、社保交大,購買基金、購買彩票,航空機票賦予移動支付更多的價值,形成多應用帶動多發卡,多發卡促進多應用的良性循環。
  近期在人民銀行的具體的指導下,銀聯在TSM生態環境的構建上做了一些研究。一個完整的移動支付業務系統主體架構包括交易支付和可信服務管理兩個部分,在移動支付的業務的框架中TSM主要的作用是卡片和應用的管理,服務與支付,但并不參與交易支付的過程。從TSM在移動支付業務中的地位和功能來看,本質就是為SP提供應用管理功能,為終端用戶提供卡片載體功能的基礎的平臺,管理是針對卡片載體和應用而言。
  TSM的市場的運營存在多種方式,各參與主體可根據需要選擇適合的模式,市場的拓展方選擇不同功能的TSM,其次市場的拓展方還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獨立自主運營、聯合運營等多種運營方式。同時,無論市場采用何種方面建設和運營,核心服務管理都不會改變TSM生態環境本質的特征,一端連接服務內容,一端連接終端客戶,負責安全可信的方式傳輸到移動終端的卡片載體上,TSM是客戶和服務間的橋梁,因此我們相信金融行業在TSM生態環境的監管的方面將會按照生態環境的統一健康協調發展,在整個支付產業,無論是標準的制定,TSM生態環境的構建,行業的合作的建立還是商圈的共享開放,最終的目標是為了向客戶提供無縫的移動支付服務,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到移動支付新興的支付方式上來,無論是服務內容還是商圈內容,封閉的環境只會將用戶割裂,導致潛在的用戶的流失,這對移動產業各方都將是巨大的損失,因此需要靠各方開放合作,共同努力把移動支付產業做到聯網通用,增強用戶的黏合度,我們相信只有在移動支付產業發展過程中秉承開放合作的理念,在人民銀行、工信部、行業協會以及在座的各位的支持下,通過產業各方在工作中的工作與付出,中國的移動支付必然能夠成為全世界電子商務領域中的一大亮點,必定能夠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我們期待能與業界同仁一起見證中國移動支付產業的繁榮。
  最后對中國信息產業商會,中國貿促會電子信息行業分會,等為移動支付產業各方提供這樣的交流的平臺,要表示感謝,謝謝大家!
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中國移動及研究院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