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術助力地溝油變生物柴油
據《新聞晨報》報道,餐桌上,我們還會不會吃到地溝油?阻止“地溝油”在餐桌上露面的防火墻今年還將“升級”。昨天,上海市食安辦最新透露,每天上海幾萬家飯店、食堂和幾百家食品廠產生約60多噸餐廚垃圾廢棄油脂(俗稱“地溝油”)。為此,上海正在構建一條地溝油處理鏈:到今年年底所有飯店都要安裝油水分離裝置;廢棄油脂收運車上將裝上電子眼,GPS統一平臺隨時監測。上海在全市范圍內全面停售散裝食用油,上海市民也拷不到“油”了,防止地溝油回流餐桌。
兩把“大鎖”防“揩油”
在本市不少飯店里,今年都出現了一件新式武器——油水分離器。
記者跟隨食安辦工作人員在紹興飯店看到,其安裝的油水分離器還裝上兩把“大鎖”,以防有人將油偷出販賣,裝置還自帶自動計量系統。
在另一家飯店的后廚房里,記者看到,這些專業的儲油桶都安裝了GPS和RFID的智能模塊,模塊可以與監控中心連接,監控中心可以隨時通過全球衛星定位追蹤和電子身份識別掌握廢棄油的去向和其他數據,并在電子屏上顯示。也就是說每個油桶都有自己的身份證,都能知道它的去向,由誰來監管。
食安辦工作人員組織對本市餐館內試點安裝的油水分離器進行產品質量檢測,確保油水分離器質量。
首批油水分離器目錄出爐
根據最新統計,到6月底,上海中型以上餐飲單位將全部安裝油水分離裝置。由專業回收隊伍回收飯店用下來產生的廢棄油脂,92.8%產生廢棄油脂的食堂、飯店安裝了油水分離器、油水分離隔離池。
昨天,食安辦透露,“油水分離器產品質量臨時控制指標”最終敲定。上海首份油水分離器目錄最新出爐,認定第一批共7家企業生產經銷的9個型號的油水分離器產品符合《上海市油水分離器產品質量臨時控制指標》,通過了環保、水務、質監局等共同測定,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和市食品協會鼓勵餐飲企業選擇使用上述油水分離器。今年12月底前,上海市所有大中型餐廚廢棄油脂產生單位,要全部安裝油水分離裝置。一旦餐飲企業到年底還未先安裝分離器或隔離池,將無法通過年度驗收,無法開門營業。
廢油收運車裝“電子眼”
收、儲、運等環節繁多、從業人員魚龍混雜,如何保證餐飲服務單位產生的“老油”去向?除了堵住源頭,18個有資質的餐廚廢棄油脂收運隊伍最新加入收油隊伍,車輛統一、人員服裝統一、標識統一、工具統一。所有收運車輛統一“包裝”——安裝頂燈、公示企業名稱,車身公示監督電話,標注“餐廚廢棄油脂專用車”字樣。為了不“漏油”,收運隊收回的收油數量與處理數量每天都進行核對。
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環衛處處長、副總工程師郭樺昨天透露,今年,上海將逐步建立餐廚廢棄油脂監測平臺,為車輛安裝GPS“電子眼”,對廢棄油從生產、處理,到運輸等環節實時監控。今年還將裝上IC卡,記錄每個環節。
對于兩家末端正規處置企業,食安辦要求他們將全部的廢棄油脂轉換成0號生物柴油。郭樺坦言,目前兩家企業都需進行技術攻關,特別是如何讓廢棄油脂變成符合要求的生物柴油。同時,上海在浙江、江蘇新招標了3家企業,以備應急處置。
隨意處置地溝油將受制裁
為了防止地溝油重回餐桌,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市工商而在相關企業支持下對流通環節822戶散裝食用油經營戶調整業態,不再銷售散裝食用油。大中型餐飲企業年內逐步推行預包裝食用油,預計年底前上海的散裝油將退市。
今年年內,綠化市容局將對原來的餐廚垃圾管理辦法進行修改,加入廢棄油脂的相關規定,新的管理辦法將“改名”為《上海市餐廚廢棄油脂管理辦法》。今后,隨意處置地溝油等違規行為將受到法律制裁。
另外,市食安辦正研究政策鼓勵廢棄油脂收集利用,徹底整頓餐廚廢棄油脂的處置產業鏈,鼓勵收儲運一體化經營,讓整個環節變得更精簡、更透明。市食安辦指出:“餐飲單位把廢棄油交給收運隊伍,如果能夠定量換到新的食用油,也能提高餐飲單位積極性。另外,食安辦組織研究煉制出來的生物柴油的價格,如果高于一般的柴油,政府也在考慮給予一定補貼。”
目前,地溝油有無檢測手段?上海糧油科學研究所參與了餐廚廢棄油脂鑒別方法國家標準的研究。本市食品藥品監督所也積極開展餐廚廢棄油脂鑒別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究,已進入實踐檢測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