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準亞太NFC市場 開南大學發表NFC TSM系統
在歐美,透過智慧手機進行NFC付費以及作為交通票卡已經漸漸普及,不過在臺灣則礙于缺乏一套完整的安全授信機制,僅限于特定服務使用。而開南大學關注到這個市場機會,由前交通部長蔡堆博士主導的行動商務營運中心以及法國的SIM卡供應大廠OBERTHUR歐貝特系統合作,費時一年成立繼法國、英國后,在亞太區布建的首座符合國際安全規范的TSM安全授信服務管理系統。
透過這套TSM安全授信服務管理系統,具備NFC卷標以及NFCSWPSIM卡或是NFCSWPSD卡的手機都能成為多卡合一的載具,從門禁、小額付費、信用卡、交通票卡等等,都只要一機再手。開南大學除了發表這款TSM系統外,也同時發表第一款通過NCC安全性認證的手機Kfone(凱風)還有NFCSWPSIM、NFCSWPSD卡以及NFCSD卡、iPhoneicaisse等配件。
先從為何需要這套TSM安全授信系統說起,由于安全性考慮,即便現在已經有各式的手法可以讓智慧手機搭配NFC技術,但是光只有手機搭配NFC的危險性仍相當高,尤其牽涉到金流方面,無論是作為小額付費、交通票卡甚至電子錢包,還需要再透過其它方式提升安全性。
這時候,具備第二重安全保護的TSM系統就顯得很重要,為了達成TSM認證的動作,目前的方式是搭配具備NFCSWP安全組件技術的SIM卡或是記憶卡達成,透過這種NFCSWP的SIM卡或記憶卡,就可透過遠程的系統對手機的安全性作多重的認證機制。
舉例來說,如果把已經搭載信用卡以及小額付費功能的手機弄丟,這時候消費者無論是通報信用卡公司、或是開南大學,就可藉由TSM系統將手機上的NFC功能終止,并且由于具備SWP技術,即便對方更換SIM卡或是其它的SD卡,都無法使用原本手機主人開通的服務。
而開南大學本身屬于學術研究單位,由他們提供TSM系統的好處是他們僅單純作為服務的提供單位,并不涉及金流,并且也屬于消費者以及金流單位之外的第三方單位,相較由營利單位或是金融組織推動TSM服務,開南大學相對更具公信力。
為了滿足TSM服務,開南大學也推出名為Kfone的Android手機,這款使用Tegra2芯片的Android2.3手機搭載NFC的功能,并且具備晨星半導體提供的NFC控制芯片。對于想沿用現有手機的使用者,也提供包括NFCSWPSIM、NFCSWPSD兩種安全驗證卡,以及針對沒有NFC的手機提供搭載NFC的microSD卡與iPhone用的iCaisse背夾。
NFCSWPSIM卡顧名思義就是一張具備NFCSWP技術的SIM卡,可用在已經具備NFC技術但可能無法擴充microSD卡的手機內,缺點是萬一更換門號,必須要重新申請一張;另外NFSSWPSD則是一張具備NFCSWP的microSD卡,只要插在手機內,就能作為TPM安全認證管控之用。
當然目前一些手機還沒有NFC,所以也有一張內建NFC天線的NFCSWPSD卡以及針對無法使用microSD卡擴充的iCaisse背夾,前者可插在具備microSD卡槽的手機內,而后在手機背蓋黏貼一張不需與SD卡連接的強波貼片就能使用;iCaisse則是一個可插入前者的iPhone背夾,本身就已經整合強波天線。
至于開南大學這整套系統能有哪些延伸應用呢?由于在安全性上已經通過國際標準規范,對于金流應用已經不是問題,搭配可云端下載的app擴充,NFC可模擬成多種票卡使用,例如交通票卡、信用卡、iCash等等。目前包括統一集團、中國信托、國泰世華、悠游卡、臺灣智慧卡、高雄捷運等,都已經響應開南大學的計劃。
當然除了金流應用之外,NFC本身也有相當多的功能,今天在會場就展示了一些應用案例,例如作為電子開關控制家電。
一些基本的應用像是可以用來查詢火車預計的到站時間跟班次。
或是作為電子門禁卡,取代電子鑰匙使用。說到這邊也許有人會質疑作為電子門禁卡的安全性,開南大學的技術人員強調,除了NFC本身的安全認證性之外,還可在系統設置一套密碼作為除了NFC以外的二重加密使用,也就是設了密碼后,手機刷到門鎖后,還要輸入密碼才能開門。
那可能有人會問,萬一手機沒電了怎么辦?現場的工作人員解釋,這套NFC系統會保留最后一次使用過的NFC功能,如果沒有安全性的考慮例如信用卡支付一類,像是電子門禁、交通票卡、小額付費等功能都還是可以使用的,而由于手機沒電的關系,也無法切換成其它電子票卡的功能,當然如果設定第二重的安全密碼,由于手機沒電了,還是無法使用最后一次用過的功能。
另外在開南大學內,除了可把NFC手機當成電子學生證以外,也針對外籍生設計一套導覽系統,只要將手機刷到Tag上面,手機就會播放對應的影音短片介紹這棟大樓。這也可以延伸到如博物館、展會以及公園導覽等應用,當然也能當作影音廣告下載的媒介。
由于整套的服務還需要與各所屬機關分別通過各自的安全驗證程序,目前預計今年底可以提供交通票卡的基本服務,明年初TSM系統正式上路后可以進行小額付費,并預計明年四月取得金管會核可后,就能提供信用卡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