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物聯網步入“云計算時代”
說起云計算,很多人自然會聯想到這是IT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事情。但在克羅地亞,一位名叫馬蒂枷·科皮克(Matija Kopi)的創業者則把云計算應用的領域瞄準了農業。
科皮克創立了Farmeron公司,農場主可以使用Farmeron的網絡數據服務,收集有關養殖的信息,比如進食狀況、健康情況、繁殖情況、牛奶產量、藥物種類或者藥劑量等信息。這些大量的數據對于一般農場主來說,缺少專業的培訓或者相關的工具幫助其進行分析。比如一般擁有300頭奶牛的農場中,從業者需要每天花1個半小時采集相關數據,才能使農場運作處于高效盈利的狀態。普通的農場主沒有時間和成本從事這些工作,使得他們放棄了營收蒸蒸日上的機會。
科皮克創立Farmeron的目的便是將這些來自農場的數據,直接連接到網絡上。針對農場主既要求數據的完整,又要求符合原來的使用習慣,科皮克采取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讓這些農場主直接將他們的數據文本上傳至云服務中,而科皮克的工作則是專注的分析這些數據,以此為農場主提供詳細的分析報告。
Farmeron的盈利模式則是向農場主收取服務費。對于中小規模的農場,每頭牛的服務費從25-45美分每月不等。大型農場則根據自定義計劃付費。科皮克計劃在今年年底進軍農作物管理領域,并有意對雞類和豬類家禽提供數據分析服務,甚至還擁有青蛙養殖主需要的軟件。
資本也看好此極具潛力的市場,Farmeron從NextViewVentures、SoftTechVC、Seedcamp、和NavalRavikant等機構手中募集了140萬美元的種子基金。事實上,Farmeron并非個案,此類市場的競爭對手包括了專注于農作物數據的網絡初創公司Farmlogs、軟件廠商FarmWorks,以及JohnDeere。
當然,中國也開始了云計算服務農業的相關研究開發。比如,北京一家從事云計算應用的公司就研發了中國首款奶牛牧場云計算管理系統,目前正在向首批合作牧場提供云應用軟件、牧場數據托管、牧場數據智能分析、數據日常監管服務、信息部外包、專家智能分析等服務。牧場可以隨時隨地獲取管理軟件,免去了維護信息軟件的投入。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教授認為,奶牛牧場云計算管理系統為現代奶業發展提供了一個信息化平臺,促進了奶業產業水平的三大提升:一是通過物聯網實現牧場內部數據精確、全面、即時的采集與預警,并與各種硬件進行數據傳輸,為操作人員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支撐;二是通過云計算進行多牧場深層次數據挖掘分析,并根據不同管理需要生成報表、預警及智能分析結果,為管理者快速決策作參考;三是通過各類型移動客戶端的應用,實現智能化生產現場管理與隨時隨地獲取數據。(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責任編輯:廖小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