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重慶:無線技術融入管理 物聯網提升管理水平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中國電子報
日期:2012-09-19 08:40:32
摘要:重慶,無論是發展新型工業化,還是打造信息產業高地,信息技術都將得到最廣泛的應用,而在其中起著關鍵支撐作用的無線電頻譜資源,如何能夠充分有效地使用并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成為重慶市無線電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

  在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無論是發展新型工業化,還是打造信息產業高地,信息技術都將得到最廣泛的應用,而在其中起著關鍵支撐作用的無線電頻譜資源,如何能夠充分有效地使用并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成為重慶市無線電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日前,記者在重慶市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采訪時發現,“將最新的管理技術融入到管理實踐中,將最新的技術服務融入到管理服務中”,這一“十二五”發展目標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122”工程提升管理能力

  建設一中心、兩網絡、兩平臺,夯實無線電管理基礎,全面提升技術水平。

  “重慶經濟發展的高速度和在信息產業方面取得的不菲成就,注定了支撐其發展的無線電頻譜資源需要被更加高效地規劃和利用。”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無線電管理局局長陳翔介紹說,‘十二五’將成為重慶市無線電管理基礎設施和技術設施建設力度最大的5年。”

  “十二五”,重慶將重點部署和完成全市無線電管理“122”工程,即:一中心(無線電監測中心)、兩網絡(無線電監測網和無線電保障應急指揮網)、兩平臺(無線電設備檢測平臺和無線電管理綜合信息平臺)的建設工作。

  陳翔說,按照重慶直轄市體制格局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將在“兩江新區”建設功能齊全、設備先進,集監測、檢測、信息、人才培訓于一體的重慶市無線電監測中心,旨在讓其承擔全市無線電監測業務的統一領導、指揮、協調、管理,實現國家和重慶市無線電監測網聯網運行。同址還將建設無線電保障應急指揮中心、無線電管理綜合信息平臺和無線電設備檢測實驗室。

  推進和落實無線電五期監測網建設項目,在現有監測網基礎上逐步建成覆蓋面廣、技術先進、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可靠高效的監測網絡,初步具備動態、準確、全面的頻譜監測功能。加強對重要黨政機關、重要設施、交通樞紐等重要區域的無線電監測覆蓋,在實現聯網操作和數據庫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大力提高無線電監測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完善全市監測網控制中心和區域分中心建設。配置相關的軟硬件設施,實現全市無線電監測網內所有監測站的遙控、聯網監測、數據交換。加強電磁環境噪聲監測數據庫、信號分析系統及監測數據分析評估等系統建設,做好長期電磁環境監測數據的積累、分析挖掘工作。建設和完善萬州、涪陵、黔江區域分中心,實現區域內聯網監測、數據存儲、數據分析等功能。

  陳翔介紹說,到“十二五”末,重慶市無線電監測網固定站將達到60個,無線電監測網絡建設規劃中心城區覆蓋率達到85%,郊縣城區達到70%,在重點城區初步建成網格化監測體系。為了提升管理的效率,還將加強高機動性移動監測站點建設:配置6個具有較高越野能力的移動監測車、4個可搬移站、10套便攜測向設備,配置短波和微波(含衛星)干擾逼近查找設備,提高無線電干擾查處的快速響應能力;配置12套無線電管制設備,提高重大活動和突發事件的無線電安全保障能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重慶市無線電檢測中心的平臺已經有效運行并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此外,無線電管理信息化建設也正加快推進:建立無線電管理綜合應用平臺,整合各業務應用系統、綜合辦公系統,實現數據信息充分共享,各系統互聯互通,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實現全市無線電管理信息系統的分級處理和統籌調度,逐步提升信息化整體應用和信息共享水平,為無線電管理科學決策提供技術手段。

   “1+1+5”模式“合縱連橫”

  采取“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機制,整合多個單位各個層級的資源。

  重慶無線電管理正探索多級聯動管理模式。重慶市經信委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張學明介紹說,在此次臺站核查中,重慶采取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機制,很快就發動起多個單位各個層級的資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事實上,重慶市的無線電管理體制并不是非常順暢。過去,由于歷史和地域等因素,重慶市經信委無線電管理局與萬州、涪陵、黔江地區無線電管理機構之間工作關系有待進一步協調。萬州、涪陵、黔江雖然分別設置了區無線電管理處,但機構人員編制屬地化管理,管理體制不順,不能實現對下屬機構的垂直管理,削弱了對全市各管理節點的溝通與協調力度。為適應重慶市無線電管理工作的需要,加大無線電管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力度,理順全市無線電管理的工作關系,達到科學管理、令行禁止、統一規劃、統一安排的目的,迫切需要對全市無線電管理機構的人、財、物實行統一管理。

  陳翔說:“因此,我們的計劃是到‘十二五’末,全市無線電管理工作基本形成集中統一領導與分工協作相結合,管理層次分明,管理職責明確的體系架構。即建議設立重慶市無線電管理局,除對現有的3個派出機構實行垂直管理外,另根據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在主城區和渝西片區新設立兩個無線電管理辦公室,形成重慶市市無線電管理機構的“1+1+5”模式。即:一個行政管理及執法主體(市無線電管理局)、一個技術支撐主體(市無線電監測中心)、五個區域性管理機構(主城、萬州、涪陵、黔江、渝西)。進一步完善市級機構、各區域管理機構、區縣無線電管理聯絡員三級聯動的協作機制。

  橫向到邊,是指進一步拓展和健全行業間無線電管理統籌協調工作體系。進一步健全民航、水上無線電專用頻率長效協調機制和軍地、周邊省市頻率臺站管理協作機制及數據共享;建立廣電、公安、鐵路等重點業務單位頻率臺站管理長效協調機制;探索在“兩江新區”試點無線電臺站集約化、景觀化規劃建設管理協調機制;探索建立相關市級部門在加強電磁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協作機制。建立無線電管理涉及各領域、各部門的聯系磋商機制,加強無線電管理機構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明確定位,加強溝通,建立固定和緊急預案相結合的長效磋商機制,演練資源整合與運用能力,積極配合其他行業部門工作。

  建立無線電管理區域協作機制,與周邊省市管理單位合作,針對重大活動、重點區域進行區域交叉管理,掃除“監理盲區”。積極協作,主動聯合,與重慶周邊省、市等管理單位建立良好的信息協作機制和數據傳輸平臺,建設并調試協作聯動系統,暢通信息渠道,完善信息反饋操作規程,面向國家級戰略中的“川渝經濟圈”建設、“西南地區信息化產業建設”等重點工程,國際級、國家級重點活動項目,形成完善的區域協作工作模式,確立重慶市信息產業高地的主動地位。

  此外,還將推動成立市無線電行政執法大隊(無線電監測機動大隊),實現對重大無線電事件的快速響應。建立無線電干擾申訴受理中心,統一處理全市無線電干擾申訴。

  崗位練兵打造“人才梯隊”

  創新人才培養教育體系,提高無線電管理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人才隊伍是無線電管理工作的根本。”陳翔說,“‘十二五’期間,要加強人才選拔與培養引進工作,必要時建立‘特殊技能人員綠色通道’,保障專業化、年輕化、國際化人才快速進入崗位工作。”

  創新人才培養教育體系,提高無線電管理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和專業技術干部繼續教育,研究探索多種形式的激勵機制,鼓勵無線電管理人員參加在職學習和職業培訓。在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嘗試進行人才定向培養或人才選拔機制;通過與科研院所合作,進行在崗人員專業技能提升培養,綜合運用網絡大學、專家講授、封閉訓練、實戰演練、素質拓展等形式促進管理隊伍能力提升。建立高效、高素質的無線電管理行政執法和宣傳工作隊伍。

  加強梯隊建設,促進崗位互動。積極探索和倡導實施系統內部無線電管理應用項目立項改革,鼓勵員工相互學習,以項目形式完成專業應用領域的研究和提升;鼓勵員工與研究所、高校合作,加強橫向項目聯系,參與人才培養與項目流程,切實把握信息發展趨勢,加強個人專業研究總結能力的提升,加速一線管理人員專業水平的提高。

  積極扶持和開展在崗技術研究,加強專業與實踐結合。充分利用重慶市在無線電生產、研發、工業化運用等領域的資源,加強對無線電管理從技術革新到管理方法運用等重大問題的預判和研究,在重慶市委、市政府乃至全國均重視和發展以3G、4G為核心的通信信息化資源的背景中,利用物聯網、泛在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三網融合、認知無線電管理與資源分配等技術快速發展運用的時機,充分發掘重慶市廣泛的科學研究資源、技術創新資源、高校及科研院所基礎理論資源,加強自身的技術能力建設,全面提升技術水平。(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責任編輯:廖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