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重慶:做大三大產業集群 3年再造一個南岸工業

作者:任重
來源:華龍網
日期:2012-09-07 09:30:30
摘要:今日,記者從南岸區、經開區獲悉,到2015年,南岸區、經開區的工業總產值將超過1600億元,這意味著,在做大醫藥、煙草等傳統優勢工業的同時,南岸區經開區將在物聯網、手機制造、機電制造等新興產業上尋找到新的增長極。按目前南岸區的工業總產值750億元計算,3年后,南岸區可再造一個南岸工業。

  今日,記者從南岸區、經開區獲悉,到2015年,南岸區、經開區的工業總產值將超過1600億元,這意味著,在做大醫藥、煙草等傳統優勢工業的同時,南岸區經開區將在物聯網、手機制造、機電制造等新興產業上尋找到新的增長極。按目前南岸區的工業總產值750億元計算,3年后,南岸區可再造一個南岸工業。

  走出一條南岸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南岸區區委副書記、區政府代區長鄭向東說,“十一五”以來,全區工業總量保持了23.2%的平均增速,2011年工業總產值超過750億元,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55.3%,工業已經成為南岸區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來自區經信委的消息,“十一五”以來,南岸區已經連續5年躋身重慶市工業十強區縣。

  然而,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惡化,消費市場需求不足,要素成本上升,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南岸區的工業經濟下行趨勢明顯。鄭向東指出,工業經濟總量偏小,產業結構不優、集群發展集中度不夠、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少、創新能力不強等因素使南岸區工業經濟發展逐步放緩。

  在醫藥、煙草等傳統工業發展逐步放緩的同時,如何找到南岸區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成為了擺在南岸人面前最現實的問題。8月22日,全市推進新型工業化大會召開,《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若干意見》出臺,這為南岸區的工業發展指出了發展道路。

  “新型工業化發展將是南岸區工業發展的新動力。”鄭向東說,南岸區的工業發展要做好調結構的工作,堅持優化發展環境、集群發展戰略、存量增量并重、科技創新驅動、綠色環保發展的原則,做大物聯網、手機產業和機電產業三大產業集群,走出一條符合南岸實際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南岸區已經有了發展的目標:到201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600億元以上,打造電子產業的“千億級園區”,手機產業力爭實現500億元產值,物聯網產業力爭實現500億元的產業規模,機電產業實現500億元產值,醫藥、化工、煙草等產業實現400億元產值。

  新型工業是南岸工業發展生力軍

  “新型工業是南岸工業發展的火車頭、加速器、主載體、生力軍。”劉寶亞說,南岸區的稅收有三分之一來自212家規模以上的企業,1178家工業企業為南岸區創造了50多億元的財富,這是生力軍。所以工業是財富的源泉。他指出,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全區一定要深化認識,牢固樹立工業立區,工業強區的意識,始終把工業發展放在經濟工作的首要位置,著力構建區域經濟工業的支撐。

  劉寶亞說,工業是推動城市化的加速器,推進城市化進程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工業化就沒有城市化。通過推進工業化形成大量的新產業,不斷地創造新工藝品,使資源資本人口向城市集中,為城市發展提供物資幫助,反過來又為不斷增加的城市人口提供就業。

  “南岸區工業從2006年到2012年6年間,實現了23.2%增值,拉動了全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把工業比作一個區域發展的火車頭十分恰當。”劉寶亞說。“工業發展水平體現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綜合基礎水平、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后勁。”

  十大建設助推打造三大產業集群

  為打造三大產業集群,南岸區將推進十大建設來作為支撐。

  第一,全區要加快建設物聯網應用示范基地建設,推進物聯網的示范應用,積極引進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運營商在南岸設立物聯網運營機構

  第二,積極推進手機制造基地建設,在“十二五”期間,引進國內外品牌手機制造企業10家以上,到2015年形成1億臺手機的產業規模,手機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達90%。

  第三,建設物聯網傳感產品制造基地,全面開展傳感器、傳感設備產業的引進、培育工作,大力發展基于傳感技術的物聯網設備產業。

  第四,建設電子信息科技孵化基地,加快推動電子信息孵化樓建設,培育200家以上電子信息“專精特新”小微企業,促進手機和物聯網產業鏈上大中小微企業協同發展。

  第五,建設電子信息產業支撐平臺,依托工信部研究院西部分院,建設3G移動終端檢測平臺和全國首家物聯網產品檢測平臺。

  第六,建設智能家電制造基地,依托美的家電等核心智能家電企業,大力開發嵌入式芯片和系統,吸引1至3家國內外知名家電制造企業到經開區投資。

  第七,建設大型精密數控機床產業化基地,在“十二五”期間,推動重慶機床集團建設成為世界機床行業一流企業。

  第八,建設電機電子產業基地,大力推進3平方公里日本電子電機基地建設,發展平板電腦、數據中心、數碼相機等電子類產品,力爭通過3—5年時間,形成高端電子電機產業聚集區。

  第九,智能工業建設,深入推進“兩化融合”,推動裝備制造業的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提升。

  第十,綠色低碳工業建設,鼓勵企業應用節能降耗新技術,新工藝,確保各項指標達到創模工作要求。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