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位院士為沈陽兩化融合支招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遼寧日報
日期:2012-10-22 09:20:42
摘要: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最終向智能城市化邁進……1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為沈陽市兩化融合深度發展支招,推動沈陽“制造”向沈陽“創造”飛躍。 10月18日,第九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沈陽市科技創新和兩化融合高峰論壇召開,沈陽市搭建企業與專家聯盟平臺,幫助企業深入開展兩化融合。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最終向智能城市化邁進……1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為沈陽市兩化融合深度發展支招,推動沈陽“制造”向沈陽“創造”飛躍。 10月18日,第九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沈陽市科技創新和兩化融合高峰論壇召開,沈陽市搭建企業與專家聯盟平臺,幫助企業深入開展兩化融合。
目前,沈陽市已經建立了兩化融合網,10個兩化融合服務平臺也已建成,年內將全部投入使用。與此同時,兩化融合的不斷發展也推動了新型服務形式、商業模式的出現,促進了生產型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在工業企業需求的情況下,全市的電子信息企業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軟件產業完成業務收入665億元,同比增長27.3%,位居東北地區首位。
座談中,院士專家對沈陽市兩化融合未來的深化發展提出建議。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潘云鶴說:“沈陽市已經具備了發展智能型城市的條件,應該在工業化、信息化的基礎上融入城市化的內容。 ”工程院院士、機械自動化專家段正澄提出:“兩化融合的關鍵是企業的執行力。除了一些大型的國企以外,民營企業要成為兩化融合的助推劑。 ”工程院院士、三峽工程電機系統設計師顧國彪指出:“沈陽市企業要學會通過用戶需求拉動自主創新。 ”
“十二五”期間,沈陽市將加快實現工業轉型升級,以推廣數字化設計和物聯網技術為核心,重點推進裝備制造業產品周期管理數據系統,大力發展嵌入式系統和軟件,引導骨干企業向以服務型制造為特征的現代生產體系轉變,同時發揮云計算、物聯網的橋梁紐帶作用,實現信息產業的發展與壯大。沈陽市裝備制造將向裝備創造轉型,以機床、北方重工、沈鼓等示范企業為借鑒,以華晨金杯、沈變為引導,推進一批中小微企業開展兩化融合普及應用,提升層次和水平。(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責任編輯:廖小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