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物聯網為醫院裝上“智慧大腦”

作者:楊明潔
來源:無錫日報
日期:2012-10-18 09:12:43
摘要:“輸液有了這個新玩意兒,我家老伴晚上終于可以安心睡覺了。”昨天上午,市人民醫院老干部病區21床的孫老先生高興地說。記者注意到,吊在輸液袋旁的金屬桿上多了一個小型電子設備,這個電子設備被稱為“輸液監測器”,它是物聯網技術在醫療臨床上的一個應用項目。

  “輸液有了這個新玩意兒,我家老伴晚上終于可以安心睡覺了。”昨天上午,市人民醫院老干部病區21床的孫老先生高興地說。記者注意到,吊在輸液袋旁的金屬桿上多了一個小型電子設備,這個電子設備被稱為“輸液監測器”,它是物聯網技術在醫療臨床上的一個應用項目。現在物聯網已滲入全院人、財、物等多方位管理,猶如為醫院裝上了一個“智慧大腦”。

物聯網為醫院裝上“智慧大腦”

圖為“輸液檢測器”,對輸液速度、剩余時間等實時監測,輸液滴完了能自動報警。

  用上物聯網技術,輸液變得“聰明”起來。只見老干部病區的護士站的一臺電腦上顯示,全病區38張床位中,有3張床顯示紅色報警,表明輸液滴完了;有2張床顯示正在輸液中,下面還標明輸液時間剩余多少。據該院信息中心主任陳敏亞介紹,“輸液監測器”是通過重力傳感技術來監測病人的輸液量、輸液速度和時間等數據,并將數據傳輸到護士站的電腦終端上。護士可以對輸液速度、剩余時間等進行實時監控。當輸液時間剩余到一分鐘以內時,電腦終端會發出紅色報警信號,提醒護士及時處理。“這樣一來,減輕了病人和家屬的壓力,他們不用時刻盯著輸液瓶,我們護士也可以更方便地統籌安排護理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護士長劉燕說。據統計,人民醫院每天“產生”1200多千克的醫療垃圾,一年大概400噸。“一旦管理上出現漏洞,醫療垃圾流入市場的后果不堪設想。”陳敏亞說,物聯網技術的使用,實現了醫療垃圾在醫院內的全程監控。工作人員到了廢物間,將垃圾稱重,到存放點再次稱重,數據全部自動輸入系統,并對垃圾車的“行走”路線定位跟蹤,出現異常立刻報警,這樣一來,垃圾有沒有“缺斤少兩”,有沒有走污物路線,一目了然。

  自2010年起,人民醫院就啟動建設醫療物聯網院士工作站,在全院探索物聯網技術和醫療臨床、管理的“嫁接”應用,目前已投入資金500萬元,重點實施了病員生命體征的自動采集、ICU設備的系統管理、醫療垃圾的監控等應用項目。據悉,該院今后將探索物聯網技術從院內延伸到院外。比如目前實施的“ICU危重病人體溫監測”項目,在病人腹部貼有傳感器的標簽,每隔一分鐘就能采集并傳輸一次,一旦發現數據異常立即進行干預。今后可以讓病人攜帶至家中監測生命體征,包括體溫、血壓、氧飽和度等,并和醫生實現互通,一旦有問題即時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