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近營銷:NFC vs. 藍牙&Wi-Fi
當下,近場通訊(NFC)技術越來越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NFC標簽就被植入產品或海報和簽名中,這些標簽能在NFC設備上打開一個移動瀏覽器,進行數據傳輸。用戶只需將智能手機靠近標簽就能啟動通訊、進行無線傳輸。
也許NFC技術最普遍用于移動支付,如谷歌錢包——能通過一個手機應用進行無線支付。但是NFC技術也逐漸開始作為鄰近營銷的工具出現在城市巴士站、地鐵站臺、購物中心收銀臺等地,商家用其傳遞廣告信息。利用該技術,商家可以在一個鄰近營銷的環境中用更便捷的方式傳遞信息給消費者。
當下,藍牙和Wi-Fi是傳遞鄰近營銷信息最基本的平臺,但一些分析員認為NFC將會是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有些人甚至認為NFC最終會取代其它鄰近營銷的通訊方式、成為主流。
然而,目前NFC的發展仍面臨著一些阻礙:
■要想使用NFC標簽接受信息,用戶還需要下載一個應用程序,而目前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都已經配備了藍牙和Wi-Fi功能。
■另一個潛在的阻礙是NFC廣告需要消費者主動參與。首先,消費者需要看到海報或相關標志,然后他們需要決定是否要用設備接收上邊的信息。許多消費者在公共場所的時候,設備上已經收到太多的廣告信息了,因此他們不太會再去留意NFC廣告。
■另外,由于NFC傳送信息的距離有限,消費者不止需要留意到廣告,還需靠近NFC標簽以便讀取信息。那么,他們到底會不會花費這些精力去讀取廣告信息就不得而知了。
相反,以藍牙和Wi-Fi為基礎的鄰近營銷使用的技術則已經是近乎所有手機通訊的標準,商家可以使用這些技術直接傳遞可選擇信息到消費者手機上。消費者不需要啟動傳輸,藍牙或Wi-Fi會直接傳送信息到所有距信息源300英尺以內的消費者。
藍牙是個廣為應用的無線數據分享工具,幾乎預先安裝在所有的智能手機中;而消費者現在都普遍在公共場所使用Wi-Fi。消費者對這兩種技術都十分熟悉,他們普遍認為可以安全地從藍牙和Wi-Fi接收信息,而不需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泄露個人信息。這種熟悉感讓藍牙和Wi-Fi在鄰近營銷中具有明顯優勢。
這樣的話,也許詢問NFC是否會超越藍牙和Wi-Fi就不太合適了——誰說它們不能共存、互補呢?
在眾多的信息傳遞方式中——包括印刷廣告、廣播和在線廣告,藍牙和Wi-Fi在鄰近營銷中非常有效,因為它們是通過一個工具(也就是智能手機)啟動通訊,因此消費者對其信賴、也愿意花費時間去留意這些內容。但是由于NFC帶來眾多便利、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商家沒理由不將它也考慮進去。畢竟,最終的目的是檢測潛在的投資回報率并做出正確的決定。
【責任編輯:廖小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