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三力合一:協力與制衡
	廣東 2013-01-24(中國商業電訊)--最近,居LED照明產業鏈上游的德豪潤達與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換股再次引發業界關注和媒體熱議。部分觀點將換股與過去的“雷士風波”放在一起考察,稱此舉是吳長江借王冬雷牽制閻焱,為重返董事會謀求籌碼,甚至預言雷士照明進入“三足鼎立”的“三國時代”。 
	
	筆者認為,這種意見比較牽強附會。得出這種結論,“想當然”的主觀色彩濃厚,將換股舉動放在已經過去了的“雷士風波”中解讀,缺乏對雷士照明戰略和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深刻認識和精準把握,有些片面、靜態和孤立。 
	
	德豪潤達董事長,剛被任命為雷士照明非執行董事的王冬雷接受采訪時說:媒體把吳、閻矛盾擴大化了。 
	
	吳閻爭斗曾讓雷士照明元氣大傷。不過也讓他們意識到,和則兩利,斗則兩傷。以做好雷士照明為共識,雙方早就化干戈為玉帛了——只要為雷士好,只要能夠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就沒有必要以雷士照明和自身利益為犧牲斗個你死我活。在1月11日雷士運營商會議上,吳長江被重新任命為CEO,以及吳長江回歸董事會在走法律流程的消息,說明吳閻摒棄成見,握手言和了。 
	
	與德豪潤達換股,是一著險棋,也是一著妙棋。吳長江以犧牲個人雷士照明第一大股東的身份,換取雷士照明向LED照明轉型的戰略契機。此舉既凸現了吳長江對行業發展的準確把握,又凸現了吳長江對雷士照明的大愛:如果不是把雷士照明視作自己的孩子,又怎會對其前途如此負責? 
	
	傳統照明向LED照明轉型,已是大勢所趨。但LED照明研發生產,是雷士照明的短板,與其照明行業龍頭地位頗不相稱,如果雷士照明不能彌補這一短板,那就意味著轉型的緩慢和可能的失敗。德豪潤達在LED照明芯片上具備強大的研發生產能力,實力國內數一數二,與歐美日韓企業相比,產品性能和質量可靠性,都不遜色。但渠道是其短板,相反,雷士照明在照明領域品牌和渠道十分強大。吳長江稱,通過與德豪換股,可以實現一箭雙雕:一是王冬雷成為雷士照明股東,吳長江成為德豪潤達股東,利于統一思想,更好地實現雙方資源的整合和對接,讓雙方都把兩家企業視為己出,都當自己的企業的來支持;二是產業鏈上下游聯手,取長被短,把雷士照明的品牌和渠道優勢,把德豪潤達的技術優勢和規?;a能優勢發揮到極致,實現利益最大化。王冬雷和吳長江都希望雙方攜手合作,既推動LED快速發展,又能在這種快速發展中,把雷士照明做成LED照明的第一品牌?;谶@種雄圖偉略,基于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和精準把握,基于對雙方實力和合作的認可,王冬雷表示支持吳長江盡快回歸董事會,并對其將來的工作放權,不干涉雷士照明的經營。 
	
	歷盡波劫后,雷士照明正在加速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與德豪潤達換股合作,正在重塑一個向LED照明加速轉型的全新雷士。吳長江稱,閻焱對風險的管控和制度化管理比較在行,在雷士照明人性化的沒有血緣關系的“家文化”的基礎上,導入一些國際經驗的制度化文化,對于改善雷士的管理,規避發展風險具有相當作用。 
	
	由此看來,大家都在反省過去那場爭論,都在面向未來。吳長江、閻焱、王冬雷三人正在成為牽引雷士照明在向LED轉型的道路上風馳電掣地奔跑的“三駕馬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