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頻譜是稀缺的國家戰略資源
和土地、礦產、河流、森林一樣 ,無線電頻譜也是一種重要而有限的自然資源,屬于國家所有。作為各種無線電技術應用的基礎和前提,無線電頻譜資源在構建信息社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五十條規定:“無線電頻譜資源屬于國家所有”。這一條款從法律的角度明確了無線電頻譜作為國家資源的屬性。
然而,隨著我國無線電事業的迅猛發展,無線電頻譜資源緊張的狀況日益突出。目前,我國已辦理電臺執照的無線電臺站288.88萬個。各種無線電技術和業務的廣泛應用,使國民經濟各行業和各領域對頻譜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對頻譜資源提出了新的需求;國防建設的用頻需求也在快速增長。這就需要無線電管理部門統籌規劃,科學配置無線電頻譜資源,使之創造最大的社會經濟價值。
小到手機、交通卡、遙控鑰匙,大到飛機、輪船、高鐵、地鐵、飛船、衛星、各種無線電應用都離不開無線電頻譜資源,就像建造高樓大廈離不開土地資源一樣。如同車輛在馬路上行駛、飛機在航線上飛行一樣,各種無線電業務在不同的頻率上“各行其道”。無線電管理機構通過對這些“道路”進行科學規劃和管理,確保無線電波秩序的安全有序,為各類無線電業務的正常運行保駕護航。
我國無線電管理機構對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管理是依據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來實施的。國家對無線電頻譜實行“統一規劃、合理開發、科學管理、有償使用”。
現階段,我國無線電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管資源、管臺站、管秩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防建設、服務黨政機關,突出做好重點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
正是有了無線電管理機構的保駕護航和盡職盡責的“空中電波衛士”,我們才能更好地享受無線電帶來的方便。當然,營造和諧、綠色、安全的電磁環境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