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新四化中“信息化”帶來的投資機會
新四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2007年起“信息化”首次出現在“四化”中,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在2012年的十八大報告中信息化排名第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現階段,出口拉動型經濟發展已經步入瓶頸,結構轉型迫在眉睫,信息化在這個過程中起著加速器的作用。信息化基礎設施包括:電信基礎設施,包括3G、4G、光通信等;天基基礎設施,例如衛星通信導航;物聯網,包括RFID,控制軟件等;云計算,包括IDC和CDN等;以及其他行業的應用平臺,例如銀行的網銀,移動支付等。
信息化促進其他“三化”高速發展
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可以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管理水平,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在城鎮化方面,新型城鎮化更強調城市內在質量的全面提升,信息化是解決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智慧城市、數字鄉鎮等信息化新理念,為城鎮布局的優化完善乃至城鎮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帶動支撐。醫療衛生、教育等民生領域信息化設施的建設是縮小城鄉差距最經濟有效的手段之一。農業現代化方面,農產品監測預警、遙感監測等應用信息系統可助力生產環境監控、生產過程監測、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農業電子商務網站等可以連接小農戶和大市場,促進農業服務體系現代化。
信息化改變人類生活方式
在改變人類生活方式、促進民生方面,信息技術不斷進步,重構和顛覆了傳統產品模式;信息產品不斷創新,重構和顛覆了傳統消費模式;信息消費不斷升級,重構和顛覆了企業商業模式。
信息化開創新的社會管理模式
信息化是實現“智慧城市”最重要的途徑,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實現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的提升;打通“信息孤島”,將政府管理由“多頭管理”轉變為跨部門、跨平臺的“行政-環境-居民”信息統籌管理,實現智能醫療、智能交通、政務管理、安防。國防的發展也離不開信息化的參與,我國地緣安全環境不容樂觀,現代戰爭是信息化戰爭,必須做到“海、陸、空、天、電”五維一體,武器裝備需要由機械化向信息化過渡,國防信息化建設提速,投資重點將是衛星導航定位等信息化設備及系統。
代表性公司
基礎網絡:中興通訊、日海通訊(002313,股吧)、三維通信(002115,股吧)、邦訊技術(300312,股吧)、鵬博士(600804,股吧)、富春通信
3D打印(信息化促工業化):中航重機(600765,股吧)、機器人(300024,股吧)、光韻達
信息化促進民生發展:北緯通信(002148,股吧)、掌趣科技(300315,股吧)、百視通(600637,股吧)、樂視網(300104,股吧)、藍色光標(300058,股吧)、萬達信息(300168,股吧)、衛寧軟件(300253,股吧)、青島海爾(600690,股吧)、
智慧城市:數字政通(300075,股吧)、廣聯達(002410,股吧)、銀江股份(300020,股吧)、星網銳捷(002396,股吧)、四維圖新(002405,股吧)、超圖軟件(300036,股吧)、海康威視(002415,股吧)、大華股份(002236,股吧)、北信源(300352,股吧)、恒寶股份(002104,股吧)、天喻信息
國防信息化(包括北斗導航):國騰電子(300101,股吧)、海格通信(002465,股吧)、中國衛星(600118,股吧)、北斗星通(002151,股吧)、華力創通(300045,股吧)、烽火電子(000561,股吧)、四創電子(600990,股吧)、高德紅外(002414,股吧)、中海達(300177,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