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物聯網技術全新突破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電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電梯安全、可靠運行及科學化管理,是政府、廠家、維保單位和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更是有關單位與監管機構共同的責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公布的資料顯示,近年來,電梯事故及故障仍呈高發態勢:2007年共發生電梯事故33起,占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總數的13%,其中電梯死亡事故22起,造成25人死亡,10人重傷;2008年發生電梯事故38起,2010年,我國僅有記錄的嚴重電梯事故就發生了44起,死亡43人。在安全領域赫赫有名的“海恩法則”說,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
隨著電梯使用量的增加,作為一種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特種設備,傳統的管理維護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形勢需要,面對一起起電梯事故,采用新的有效的解決方案迫在眉睫,而新的解決方案必然與新的高科技信息化技術相結合。
針對電梯行業亟待解決的各種問題,物聯網在電梯安全監管上的應用是一種全新的突破,對于解決電梯安全問題起著積極的作用。
困人故障處理
電梯安全監控系統檢測到電梯發生困人事件后,第一時間發送短信通知物業人員和維保人員,馬上響應解救困人應急預案。同時,自動啟動轎廂安撫智能語音系統,安撫被困人員,引導乘客保持冷靜,避免不當操作,告知他們救援人員正在趕來。系統亦自動撥打維保救援人員電話,可通過云平臺與轎廂被困人員建立多方通話。救援人員趕到現場,進入困人解救程序,修復電梯,形成故障報告,其處理過程中的重要節點,系統都會自動實時記錄跟蹤。
一般故障預警
根據可靠性狀態指標評估結果,判斷電梯故障類型,提供一般故障預警。電梯監控系統對電梯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的過程中,傳感器采集到的信息數據經過系統分析比對,發現電梯可能產生故障或有故障趨勢,如墊鐵門開關次數超出正常范圍、機房溫度超出范圍、出現異常噪音等,系統自動向物業單位和維保單位發出預警,提醒物業單位或維保單位對電梯提前進行檢修干預。并保留記錄存檔,以減少電梯發生較大故障的幾率。
電梯、維保、物業信息化管理
根據維保單位、物業單位的不同需求,系統提供不同的電梯檔案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形成電子化電梯檔案,從而便于管理。管理人員可根據安裝于設備前端的維保人員識別系統,實時監督維保工作情況。系統對電梯維保、年審進行信息化管理,按維保計劃提醒近期維保任務,記錄維保狀況,統計維保情況。對未按期維保的電梯進行統計,發出信息告警。
應急聯動指揮
應急聯動指揮系統針對現場突發事件,先實時與現場建立穩定聯系,包括wifi、3G、有線多種傳輸方式互為備用的可靠通信,建立遠程通信網絡,便于應急指揮中心全面了解現場事態發展狀況,便于指揮中心專家分析診斷和領導決策,系統可提供電梯故障統計、維保數據、電梯運行數據等多種歷史數據,以數據、語音、圖片、視頻和文字多種形式提供給指揮中心,給現場指揮提供有效可靠的決策數據。另外,借助快捷的網絡通信,統一指揮多方聯合救援并發揮各方面優勢。最終,系統兼容性強,可與安監局、質監局等有關部門已有指揮系統可靠兼容,實現信息共享。
移動監控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固定辦公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需要。通過筆記本電腦、ipad、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管理人員可隨時登陸電梯安全監控系統。系統為政府管理人員、物業管理負責人、維保單位、安全負責人提供移動互聯和智能辦公,實現4A服務。
公共信息平臺
以電梯物聯網監控系統為基點,建立全新的社區公共信息平臺,能提供多方面的應用服務,包括信息服務平臺、電子商務等應用。平臺由內容發布管理中心、多媒體發布服務器、多媒體終端、無線網絡平臺等多部分組成。通過此平臺,能為政府、物業等部門發布電梯安全應急、公共服務類信息和其他相關服務內容,為政府及有關單位建立一個垂直管理的信息通道,更好的服務于大眾。
政府的各種激勵和扶植政策有利地帶動了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推動了物聯網行業技術的革新、產業鏈的拓展,電梯物聯網通過提高電梯的安全運行是水平,為電梯監管單位、維保單位節約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電梯物聯網的科研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電梯物聯的應用不僅保障了廣大電梯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更有利的推動了智慧城市的建設。(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