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山西”建設成果突出為“智慧”打下基礎
全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正在多個城市中涌動。在住建部1月底公布的第一批90個智慧城市試點中,山西省就有3個城市列入其中,這得益于山西作出示范效應的“數字城市”建設。
數字城市建設成果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各部門協同辦公,網上辦公。近日,在山西省綜合地理信息中心的演示大廳,筆者體驗了一回坐在家中網上“辦公”的感覺。輕點鼠標,進入山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大屏幕上展現出一幅城市三維影像圖,山川河流、林地草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等都看得一清二楚,就連黃土高原特有的溝壑也隨山勢蜿蜒迂回。將影像圖一層層放大,小到一個窨井蓋、一根路燈桿、一條隔離欄,大到樓宇亭閣、一條城市道路,都盡收眼底,并可隨意瀏覽、查閱相關屬性、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該平臺已廣泛服務于政府、企業、社會大眾,應用覆蓋達21個部門。”山西省綜合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姚國紅介紹說,“數字山西”是國家三級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牽頭組織、山西省綜合地理信息中心具體實施的。目前,依托平臺建立的城管系統、公安警務系統、地下管線等10多個應用均取得了良好實效。
環境監測對于山西來說可謂重中之重。太原市環保監測系統是建立在“數字太原”框架下的應用之一。“過去,環保部門都是通過人工統計監測數據,現在通過國控點的空氣監測數據就可輕松得到太原污染分布情況,查到相關歷史數據,并進行對比分析。這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監管能力也得到大大提升。”
在國家數字城市建設大框架下,“數字山西”的示范帶動應用在穩步推進,這為后續的智慧城市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使基礎地理信息服務從提供數據向提供在線服務轉變,實現了跨地區、跨部門資源的互聯互通和集成應用。據山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張寶玉介紹,預計到2013年底,山西地級市的數字城市建設將基本完成,并將全面啟動縣級市數字城市建設,實現從市到縣的縱向貫通。



